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发展及其策略研究
2020-03-28吕瑜婷刘红
吕瑜婷 刘红
摘 要: 本文通过测查法、访谈法探究小班幼儿模式复制能力、模式填补能力和模式扩展能力的发展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幼儿的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比较高,而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能力还有待提高;小班幼儿的模式认知能力存在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男孩的模式认知能力明显落后于女孩。结合访谈,作者发现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存在较显著的性别差异;(2)小班幼儿模式填补、扩展能力的发展迟缓于模式复制能力;(3)幼儿教师对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培养的忽视。为此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1)幼儿教师要加强关于模式知识的学习;(2)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融于一日生活中;(3)幼儿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模式教育活动。
关键词: 小班幼儿 模式认知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缘起。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模式是数学的实质[1]。模式是幼儿园数学领域的一个基本核心概念,识别模式是理解数学的基础[2]。模式认知能力是幼儿数学及科学智能的重要能力,是幼儿在学龄前阶段必须重视和发展的重要能力。模式以简约的存在、抽象的形式,揭示了事物间某种确定或稳定的关系[3]。
模式认知能力教育在幼儿园中占重要地位,幼儿可通过模式认知能力的学习,培养探索发现规律的能力。目前,模式认知能力的内涵并未被广大幼儿园教师群体熟知,模式只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一小部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概念。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大多很满意自己“模式认知能力”的培养方法,其实教师并没有认真了解过其中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水平。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结果的正确性,不停地让幼儿做重复的练习,忽视幼儿自己探索的过程。
本研究通过对苏州市A幼儿园小一班25名幼儿的模式认知能力进行测试,以及对A幼儿班小班3位班主任关于模式认知能力的主题访谈,了解教师对“模式认知能力”的理解,并测查小班幼儿的模式认知能力水平,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出具体的教育教学建议。
(二)概念界定。
模式(pattern):又被称为“式样”“形式”“樣式”。可以是有规律性的图案、花样、声音或事件等的重复出现,也可以是呈现于感官的一种重复性刺激。模式有两个根本特点: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多种元素按规律循环排列,只要符合这一原则,都可以称之为模式[4]。本研究认为模式认知能力是早期儿童数学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模式识别、模式复制、模式填补、模式扩展和模式创造等方面,小班幼儿的模式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模式复制、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三方面。
二、研究设计
笔者在借鉴杨峥峥《4—5岁儿童模式与排序能力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小班模式认知能力测查表”,包括模式复制、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三部分,每部分包括3个题目。以苏州园区湖左岸国际幼儿园25名幼儿为调查对象,其中男孩11人,女孩14人。同时,对苏州园区湖左岸国际幼儿园小班的3位幼儿教师进行了关于学前模式核心概念的相关访谈。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
1.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发展的整体水平
苏州园区湖左岸国际幼儿园小一班男孩模式认知能力的平均得分为16.091分,女孩模式认知能力的平均得分为20.929分。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全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平均分为18.8分,其中,仅有3位男孩达到班级平均分,占男孩总数的27.27%;9位女孩达到班级平均分,占女孩总数的64.29%。由此可见,该幼儿园小一班女孩的模式认知能力水平明显高于男孩。
2.小班幼儿模式复制能力基本情况
模式复制能力指的是对所提供的模式类型(例如ABAB、AABAAB)进行复制再现的能力。其中,模式复制能力测试共3个小题,每题3分,第1、2题主要考查幼儿对于ABAB模式的理解,第3题为拓展题目,考查幼儿对于ABBABB模式的理解与再现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见表2):
在测查小班幼儿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部分,其中,第1题考查小班幼儿对于“红—蓝、红—蓝、红—蓝”的颜色模式复制能力,笔者以幼儿园现成的雪花片为工具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男孩关于颜色的模式复制能力的平均分是2.364分,女孩平均得分是2.214分,因此,男孩关于颜色的ABAB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略高于女孩。
第2题考查小班幼儿对于“正方形—圆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圆形”的形状模式复制能力,笔者以幼儿园现成的积木教具为工具进行测查,其中,提供给小班幼儿的正方形和圆形教具均为粉色。结果显示,男孩基于形状的模式复制能力的平均分是2.364分,女孩平均得分是2.714分,因此,女孩关于形状的ABAB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
基于前面两道题目ABAB模式复制经验的积累,第3题为拓展题目,主要考查小班幼儿对于“黄—绿—绿、黄—绿—绿、黄—绿—绿”ABBABB的模式复制能力,笔者以幼儿园现成的雪花片为工具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男孩基于颜色的ABBABB模式复制能力的平均分是1.819分,女孩平均得分是2.714分,因此,女孩关于颜色的ABBABB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模式复制的迁移能力女孩发展水平略高于男孩。
综上,就小班幼儿来看,男孩和女孩在ABAB基础类模式复制能力方面都达到了较好水平,并且男孩女孩差异不明显。但是ABBABB拓展类模式复制能力的测查结果表明,女孩基本上能较好地完成ABBABB模式复制的任务,男孩关于ABBABB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低于女孩。总体而言,小班幼儿模式复制能力发展水平较好,但是男孩的模式复制能力明显低于女孩。
3.小班幼儿模式填补能力基本情况
模式填补能力指的是对所提供的模式类型(例如ABAB、ABBABB)进行探索,找出模式题目中空缺部分的正确答案的能力。本次的模式填补能力测试共3个小题,每题3分。第4、5题主要考查小班幼儿能否填补ABAB模式排列中空缺部分,第6题为拓展题目,考查小班幼儿能否识别并能填补AABAAB模式排列中的空缺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见表3):
第4题通过准备胡萝卜和青菜卡片若干,向小班幼儿呈现“胡萝卜—青菜、胡萝卜—青菜、胡萝卜—青菜、(?)—青菜”,然后询问小班幼儿(?)应该填什么。测查结果显示,男孩的平均得分是1.909分,女孩的平均得分是2.786分,女孩对于ABAB模式单元中缺失元素的理解与填补能力要高于男孩。
第5题是通过准备若干西红柿和西瓜卡片,向小班幼儿呈现“西红柿—西瓜、西红柿—西瓜、(?—?)、西红柿—西瓜”,然后询问小班幼儿(?—?)应该填什么。测查结果显示,男孩的平分得分是1.364分,女孩的平均得分是1.857分,女孩对于ABAB模式中缺失的整个模式单元的理解与填补能力要高于男孩。
基于前面两道题目对于ABAB模式中缺少单个的元素与整个单元的填补经验的考查,第6题模式单元由AB变成了AAB,通过向小班幼儿呈现“红—红—绿、红—红—绿、(?—?—?)、红—红—绿”,然后询问小班幼儿(?—?—?)应该填什么。测查结果显示,男孩的平分得分是1.818分,女孩的平均得分是1.857分,女孩ABABAB模式填补能力的发展水平要略高于男孩。
综上,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女孩在ABAB基础类与拓展类的模式填补能力方面要高于男孩,但是发展水平要低于模式复制能力。说明小班男孩和女孩的模式填补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教育和提高。
4.小班幼儿模式扩展能力基本情况
模式扩展能力指的是根据前面出现的模式类型(例如ABAB),运用提供或现有的材料继续循环扩展的能力。模式扩展能力测试部分包括3个小题,每题3分。其中,第7、8题主要考查小班幼儿能否识别范例中的ABAB模式,并利用现成材料继续排列出ABAB模式的能力。第9题为拓展题目,考查小班幼儿能否识别并排出范例中ABAB模式的能力。研究结果如下(见表4):
由上表可知,A幼儿园小一班女孩的模式擴展能力明显高于男孩。
第7题通过使用幼儿园现成的办公用品、铅笔和夹子,向小班幼儿呈现“铅笔—夹子,铅笔—夹子……”让幼儿继续往下排。结果显示,女孩基本能继续排出两组关于物体名称的ABAB模式单元,并说出其中的理由;男孩平均分较低,平均分为1.636分,近一半的男孩不能继续往下排出正确的序列。
第8题以雪花片为测查工具,向小班幼儿呈现“黄雪花片—蓝雪花片,黄雪花片—蓝雪花片……”让幼儿继续往下排。结果显示,女孩的平均分略高于男孩,但是差异不明显,说明小班幼儿基于颜色的ABAB模式扩展能力整体发展水平较好。
第9题是ABBABB模式扩展的拓展题,通过运用夹子和红色雪花片进行测试,向小班幼儿展示“一个夹子两个红色雪花片,一个夹子两个红色雪花片……”后,让幼儿继续往下排。测试结果显示,女孩的平均得分是1.714分,男孩的平均得分是0.636分,大部分小班幼儿不能识别范例中呈现的ABBABB模式并将其继续排列下去。
综上,小班幼儿在ABAB与ABBABB模式的扩展能力发展方面,关于ABAB模式的扩展能力明显高于ABABAB模式,女孩发展水平高于男孩,其中,男孩对于关于颜色的ABAB模式扩展能力发展水平要高于关于事物名称的ABAB模式扩展能力,小班幼儿的模式扩展能力水平同样低于模式复制能力水平,但与模式填补能力发展水平相差不大。
(二)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小班幼儿的模式复制能力整体发展水平较好,其中女孩的水平略高于男孩。男孩和女孩的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能力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女孩的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能力明显优于男孩,与史亚娟(2003)的研究发现“3岁—4.5岁儿童的模式认知能力无显著性别差异”有所不同。小班幼儿教师在访谈中谈到,一方面,女孩在模式认知能力方面的天生智能可能本就高于男孩。另一方面,女孩的发育时间要早于男孩,一定程度上造成男孩的模式认知能力暂时还没有达到女孩的水平。
2.小班幼儿的模式填补、扩展能力的发展迟缓于模式复制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小班幼儿在模式复制的测查中,均得到了比较好的成绩,而在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测查中,部分幼儿的成绩不够理想。因此,模式复制能力对于模式填补、模式扩展能力而言较简单,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基本都能掌握ABAB、ABBABB简单的模式复制能力,但是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模式填补和模式扩展需要幼儿多次探索,发现规律,最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所需要的经验远远多于模式复制能力。
3.幼儿教师对小班幼儿模式能力培养的忽视
皮亚杰研究发现(转引自周淑慧),儿童在1岁以前就已经开始感受模式的存在。一开始是对空间模式的感知,如地板上、墙面上有规律的图案,妈妈衣服上有规律的花纹等,同时,捕捉到一些习惯性的动作,如戴帽子——打开门——抱宝宝出去玩等。随着经验的丰富、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模式认知能力逐渐发展起来。
但与小班幼儿教师的访谈可知,小班幼儿教师对于模式认知能力的内涵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她们在平时一日生活教学中,关于模式认知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得比较少。甚至有个别幼儿教师认为小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未达到相应的层次水平,所以推测小班幼儿的模式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因此,该幼儿教师没有开展过关于模式认知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说明部分幼儿教师对于小班幼儿模式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知之甚少,在实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模式认知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充分重视。
四、对策和建议
基于上述关于模式认知能力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幼儿教师要加强关于模式知识的学习。
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一些幼儿教师对于小班幼儿模式认知发展的特点闻所未闻,幼儿教师对于模式知识的培训需求较大。所以,笔者建议幼儿教师充分利用线上资源,主动积极地学习关于幼儿模式发展的理论知识与案例活动,及时更新自己关于模式核心经验的教学知识;同时建议所在园所重视幼儿数学领域大概念经验的丰富与发展,推行“走出去”“引进来”,增派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的培训与会议,然后再给园所幼儿教师进行“地毯式”专项培训,还可以邀请知名园长、教研员、教授来园开展关于幼儿模式及幼儿数学认知发展能力的培训与讲座,使幼儿教师为开展关于模式方面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好知识储备。
(二)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的机会,融于一日生活中。
皮亚杰在研究中发现,幼儿的逻辑思维发展能力主要是在操作中得到发展的。所以,幼儿教师要多为幼儿提供模式填补、模式扩展方面的练习,并融于幼儿一日生活游戏中,以期幼儿能够逐步学会自我探索、发现规律。例如可以将模式扩展投入早操队列的练习中,“1—2,1—2……”的简单口号接下去,让幼儿自我探索发现,并且跟上节奏。通过“拍手—拍手—拍腿,拍手—拍手—拍腿”的律动练习,让幼儿探索律动的AABAAB模式。通过“男孩—女孩,男孩—女孩”的队列练习融入模式的知识,让幼儿在游戏玩乐中体验模式的存在等。只有教师重视幼儿模式认知能力融入一日生活,幼儿才能在无形中进行探索发现,并在无形中找出正确的答案。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学问,同样,模式活动来源于丰富的生活和多彩的世界。因此,幼儿教师要基于园情,取材于本园、本地区实际生活,为儿童提供真实、具体、形象的操作物,基于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经验,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可以利用树叶、小石子、谷粒、碗筷、鞋帽等材料开展模式的相关活动。
(三)幼儿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模式教育活动。
根据模式载体的不同,模式又包括实物模式和符号模式。实物模式的呈现方式主要是实物或動作、声音等实体的形式,如“洗脸一梳头,洗脸一梳头……”的动作模式,“叮铃铃一咚咚咚,叮铃铃一咚咚咚……”的声音模式等。符号模式主要通过字母、数字、文字等抽象的符号系统表达,如数列“2,4,6,8,10……”(科普利,1999)[5]。所以,模式认知能力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将幼儿的视觉和听觉相结合,运用实物进行模式复制、模式填补、模式扩展。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视觉进行图片、实物的模式认知教学,还可以通过幼儿的听觉,开展关于声音的模式复制、模式扩展教育教学活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动静结合,配合身体的一些简单动作,例如,在“跺脚—跺脚—拍手,跺脚—跺脚—拍手”中让幼儿发现其中的规律。还可以由简单的实物教学,拓展到简单的抽象图片教学,再扩展到简单的抽象图形教学。
参考文献:
[1]史亚娟.论模式能力及其对儿童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03(Z1).
[2]史亚娟,庞丽娟.3—5岁儿童模式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3]荆美英.培养学生识别数学模式的能力[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3).
[4]杨峥峥.4—5岁儿童模式与排序能力发展的研究——城市与农村儿童的比较[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5]Coply, J V. Mathematics in the Early Years[M]. Reston, VA:NCTM; Washington, DC:NAEYC,1999.
项目基金: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课程设计视角下幼儿学习生态圈(LEC)建构研究”(2017JK12-L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