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的途径探索
2020-03-28王雪
摘要:我國历史源远流长,拥有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学校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将其与美育教育充分结合,找准切入点,探索有效的实践途径,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
关键字:美育教育;传统文化;实践途径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指向,是国家文化方针政策的重要抓手,更是美育教育的核心内容。新时代美育肩负的责任已超越了艺术知识学习和技艺传授,也承载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想要在美育教育工作中真正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时代的发展规律,探索有效的途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的完美结合。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课程中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在中学阶段,在美育教育中加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美与教育的充分结合,因此教育者要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搜集素材、整合资源,编写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教材,并通过课堂实现和开展美育教育。
首先,需要挖掘出传统文化中适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内容,摒弃不适合学生身心和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更加科学和辩证地让两者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韩流”等文化逐渐占据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导致中学生对本土文化越来越不重视。因此美育教育必须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其次,要充分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诠释工作。我国很多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始于千年之前甚至更加久远,在语言上与我们现在的语言文化上有较大的差异,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有必要对关键内容进行解释,降低学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隔阂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优秀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工艺,包括皮影戏、年画、剪纸等,提高学生对于传统工艺的保护欲望。教师也可以利用本地的优秀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民间优秀的艺术作品展览等,让学生在真实地情境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美育教育除了要传授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有重要的实践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某一幅绘画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手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过程,这样学生可以主动地学习,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学生更能体会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尽可能地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发展特点相结合,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与其相结合,充分展现现代教学的魅力,从而赋予传统文化新的魅力。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培养教师工作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灵魂的塑造者,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传承文化基因、落实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思维方式,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也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强大支撑。美育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需要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美育教育工作中对培养学生起到的促进作用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要督促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提升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要立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样才能保证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教育的充分结合,同时也能使教师认真研究并改进目前的美育教育工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与教育方法的不足之处,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美育实践活动中
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又是学生除了家庭以外所处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选取合理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有关美育的教育活动中,是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学校美育工作的持续开展,依托的是丰富的美育课程,这些美育活动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选择,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育状况,选择科学合理的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教育素材,建立艺术基地、发展艺术社团、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等活动,以美育人,以美感人。例如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欣赏色彩鲜艳的京剧脸谱,了解不同脸谱代表的含义,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美育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又可以提升美育教育工作的质量,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从而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美育教育是需要长期促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的,教师需要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美育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美育的过程中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并付诸行动。
沈阳师范大学 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