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旅游教学模式研究

2020-03-28熊娟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建构旅游

熊娟

本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了旅游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建构主义引入旅游教学是当前旅游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亦是旅游专业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的反映。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采取实例式、随机访问式以及支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改进旅游课程的教学效果。

引言

目前,我国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重心在于能否改变传统的旅游教学模式,在新的理论指引下建构适应当前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在旅游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其他环节都受到这一因素的制约,而其改革也将影响这个教学过程不同方面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领域日益展现出其具有的巨大优势,对旅游专业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旅游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一、建構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所提出的。他主张,学习是以掌握知识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为:知识并非是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被动获取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和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利用自己的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环境,通过必要的学习资料,采取主动建构的方式获取。建构主义理论强调3点,一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特定的学习情境,学生要在这一情境中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被动接收;二是这一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三是教师在知识建构与重建中,仅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反对在教育中让学生机械地、被动地获取死知识,提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包括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3个部分,其中学习观重点强调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帮助者与促进者,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搭建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的桥梁;学生观中指出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同化学习教育的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加工、改造或者排斥。在建构思想的不断变革中,以维查斯等人为代表的学者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理论吸收进来,主张学习是知识的建构,而最终是实践参与的结果。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旅游教学的必要性

(一)旅游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以往的旅游教学过程中,教师更侧重传授知识,往往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在这种情况下,旅游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知识应用型的,缺少了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就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不一致。要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按照成熟的教育理论对教学模式进行重构。建构主义的优势主要在于实现了教育者和学习者角色的转变,要求学习活动在教育者的引导下进行,学习者成为这一活动的主体,发挥出主动性,而且也要注重教育者在这一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应协助和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加以分析和建构,而不应一味灌输。换言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方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参加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而不仅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存在。

(二)旅游专业实践性的要求

旅游课程具有实践性较强的特征。不管是导游还是旅游管理,从业者都应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从而真正胜任这一领域的工作。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掌握自己学习的现实状况,才能真正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旅游专业的学生若没有在学习期间获得一定的实践经验,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难以胜任未来的旅游行业工作。因此,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都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旅游教学模式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忽略了学生的实践参与,相关院校和专业设置的实践课程较少。部分院校甚至会压缩实践课程的学时,更注重理论课程的教学,这不利于学生汲取必要的实践经验,阻碍了旅游专业学生培养其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三)旅游学跨学科性质的要求

旅游学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在学习过程中,跨学科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应让不同的学科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正是由于旅游的相关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我们难以使用单一的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而需要采取跨学科的方式。但就客观现实而言,我们几乎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相关学科和专业知识,因而教师也仅仅只能在某一领域具备精深的知识。因而,在旅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过程中。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旅游教学模式的重构

(一)实例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实例式教学模式的目标在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处于与实际相类似的情境中。当学生与周围环境进行互动时,他们就能产生与此有关的学习需求。教师按照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设置有关问题,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开展协作,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第一,创造学习情境。在创设学习情境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创设特定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旅游流”这部分内容时,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就告诉学生旅游流的定义和内容,并给予一定解释,有时候会举出个别实例加以说明。但这种教学方法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掌握课程中的抽象概念,更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如果教师采用实例式教学模式,就需要创造一个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与旅游流相关的影像资料,如可以表现北京-广州、北京一上海等两地居民双向旅游活动的资料,形象地表现出旅游流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相对容易地掌握“旅游流”的抽象概念并形成正确理解。

第二,找出问题所在。教师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后,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当前所掌握的知识,确定学生需要独立解决的问题。例如,在“旅游流”教学中,教师在展示影像资料后,向学生提出“这些影像共同展示了何种旅游现象?”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展开独立思考,以利于开展后续的学习活动。

第三,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应具备一定的层次性和难度,只有难度适当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要为他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线索。同时,学生要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和材料,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并彼此交流各自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对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进行评价,教师可以顺利地转到下一步的课堂教学中,而学生也产生了对正确答案的浓厚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第四,协作学习。这一环节指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通过观点的碰撞和借鉴,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较为全面和正确的结论。关于当前的学习问题。例如,教师在讲授“影响旅游流运动的因素”时,可以搜集有关图片、编辑视频等,在课堂上逐一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开展讨论。在小组讨论結束之后,教师收集全部观点,进行整体的课堂讨论,并对讨论的结果加以补充和完善。最后,教师总结有代表性的意见,形成最终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保留不同的意见,因为目前学生对知识形成的理解仅仅是暂时的和片面的,只有持续深入探索,才能形成全面性的认识。

第五,效果评价。在实例式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当前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效果,因此不需要烦琐的测试来验证,教师仅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记录学生的具体课堂表现并进行评价。

(二)随机访问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随机访问式教学的目的是给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构建一个超文本学习环境,并多次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能多方面地探索同一问题,多方面地理解问题。为了达到知识迁移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建构知识的不同意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一,划分学习领域。随机访问式教学模式主要用于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因而,教师应深入分析所要讲授的内容,划分不同的知识类型和领域。客观而言,并非全部知识都能够借助随机访问式的方式来传授,这一环节对未来教学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确定知识获取的目标。在划分学习区域后,教师应确定学生学习的具体目标。高层次知识获取的目的通常包括:了解复杂的知识和概念,将新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里。

第三,创建超文本学习环境。在明确了知识获取的目标后,教师应利用互联网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并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的背景,从而构建出超文本的学习环境,有效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并建构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呈现问题、实例和具体情境。借助网络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有利于掌握知识的问题、实例和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随机进入学习。教师把学习资料存储在网络中,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实际情况随机获取所需的信息。网络将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当前学习内容的相关情况,学生可以自由地进入学习,并开展自主探索活动,从而从多方面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拓展学习范围。

第六,小组讨论与个人意义建构。在观看随机播放的知识内容后,学生进入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或在课余时间,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交流之后,小组负责人将不同的意见汇集在一起,让所有学生分享共同的学习成果,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第七,知识迁移。随机访问式教学的目的在于实现对知识的传递,并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新的环境中。换言之,在超文本学习环境中,学生通过问题、实例和具体情境,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新的现实环境中,以解决现实问题。这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知识迁移的功能正是这一能力的表现。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将一个复杂的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分成几个步骤,就像搭建多个支架。学生每走完一步,都会更上一层楼。同时,教师应适当提高学习内容的难度。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任务的管理渐渐转移到学生自身,最终拆除支架,使学生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

第一,支架的搭建。按照目前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为学生建立与当前知识有关的概念框架,以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开展。例如,教师在讲授“旅游景点设计”时,可以针对这一学习主题建立有关的概念框架,即“旅游景点-旅游景点的类型-设计的主要原则-设计的主要手法”。

第二,进入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自己搭建的概念框架和问题情境,并开展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设计景区电子导游图,从而建立“旅游景点设计”这一概念框架,将学生引入相关的问题情境中。

第三,自主探索。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设计一个景区的多媒体演示。学生应独立阅读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料,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材料,并根据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然后,学生自行分析不同材料的效用及其与当前学习的相关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步按照教师所设定的框架层次实现知识建构。

第四,协作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交流,与他人分享自己所学知识的结论和意见。通过不断的观念交流,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渐趋于统一,从而对知识形成更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实现知识建构的目标。

第五,效果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对自己的个人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加以改进。

四、结语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知识的获取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灌输的结果。根据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我们应根据建构主义的要求改革当前的旅游教学模式,通过实例式教学模式、随机访问式教学模式以及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出符合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建构旅游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