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探究

2020-03-28黄祖昆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黄祖昆

摘要:小学阶段是人生开始正式接受系统性基础教育的阶段。除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外,也要注意打开他们的眼界,培养属于自己对外界的认知。特别是站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往往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就觉得枯燥、难懂,有害怕的情绪。在小学数学阶段引入生活化教学,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克服这种心理。生活化教学,这种将生活情景和数学教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会给在小学阶段接触数学的孩子带来很多别样的意义和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113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跃,数学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所以教师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导致数学的具体操作实践性降低。所以,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将生活化的教学思维渗透其中,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化融为一体,创建出良好的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水平。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数学知识融入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组织教学,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笔者结合课件的动画与配音以故事引入教学:“猴妈妈带着4个猴孩子住在山脚下,某天,猴妈妈上山摘了8个大小一样的红苹果,她把这8个红苹果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個孩子分到了2个红苹果;过了几天,猴妈妈再次上山又摘得4个一样大的红苹果,她把这4个红苹果平均分给4个猴孩子,每个孩子分到了1个苹果;又过了几天,猴妈妈再次上山了,可是这一次猴妈妈只摘得了1个苹果,她想把1个苹果还是平均分给4个可爱的孩子,该怎么分?每个孩子可分到几个苹果呢?”有趣的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的声音与动画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生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帮忙,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体会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当要平均分事物得不到整数结果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以看出,教师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根据知识特点设计合适的生活情境,由于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思维得到极大地调动,这时学生在愉悦的情绪驱使下,探索新知的欲望随之高涨。

二、利用生活化的语言

数学中的某些公式、概念等有时比较晦涩难懂,此时教师可以用广泛化、生活化的语言展开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如在“角的认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学习角的概念,如“直角”“锐角”“钝角”等,做到学生一提到这些名词,就能理解其含义,同时能更好地去学习和探究数学问题。教师在带领学生辨认不同的角时,需要对这些概念等进行解释,使学生理解什么样的角是直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什么样的角是锐角。理解90度的角是直角时,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在“3∶00”时所形成的角,逐步学生提高对角的认识。更好地通过生活现象去理解数学知识。在一些数学概念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例子去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如“平行”这个数学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这些几何图形的对边,使学生通过观察去理解相关的知识。也可以编写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口诀,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子。如乘法口诀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使学生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也能学习数学计算。

三、合理开发生活化素材

为了将教学生活化有效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数学的角度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进行观察,并充分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尽可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基本原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看待生活,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等相关知识后,教师要要求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独立计算教室的空间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在学生学习过“人民币”后,可以指导学生去超市进行购物,并在家长的指导下独立制定超市购物清单。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生活中的每个事物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数学观察对象,同时也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础条件之一,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让数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更有亲和力,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丰富教学形式,挖掘教学素材。

四、开展应用生活化

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生活化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带来的巨大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也避免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精神,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其数学能力。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中关于“利息”的相关知识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课后作业,要求他们去了解现有的利率,并用自己的零花钱计算如何存钱最划算,以及在储蓄过程中遇到问题怎样解决。学生积极完成课后作业,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银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年利率分别记录在表格中;也有的学生制作了一张卡片,用来收集并记录姓名、存的钱数、年数、利率及到期应得到的利息。在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过程中,学生对利息、利率有了进一步了解,同时培养了他们不乱花钱的习惯,从而达到了教学与育人的目的。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并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满足了内心的求知欲,也在实践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总之,针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适当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因素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因数学课堂过于枯燥无味所导致的学习效果差等问题。教师要善于关注细节,巧妙地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提高课堂的兴趣,建立学生的熟悉感,借此提高课堂效果。更好地使学生在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遇到生活中数学问题时也可以更好地面对。

参考文献:

[1] 于光定.探析新时期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3).

[2] 陈 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5).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关井小学   230011)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