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20-03-28郭皓升
摘要:玉米是关系中国粮食安全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国家收储政策的变化,导致中國玉米产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玉米去库存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文章通过多方面分析中国玉米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中国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执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过去的十几年,是中国农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之一。中国的粮食产量从2003年的4.30亿吨增加到了2016年的6.16亿吨。2016年中国GDP约74万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10.7万亿元,占比近14%,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农业的快速发展,既支撑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保证了人民在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改善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农业也面临着持续不断的挑战和压力,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主要农产品的产量、进口以及库存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人工成本、储存成本以及土地成本的快速攀升,构成了农业供给侧的基本特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形成共识,是我国农业政策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改革的主攻方向。
目前,玉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4。2016年中国玉米总产量达到2.19亿吨,玉米播种面积3 675.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3.11%,单产5.97吨/公顷。然而,中国自2008年对玉米实施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内玉米市场价格扭曲,玉米价格长期处于价格高位。反观国际玉米价格,受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和多种因素影响,需求疲软,一路震荡走低。正是受此影响,国内玉米价格逐渐高于国际玉米价格,并且价差有拉大的趋势。在国际粮食供应过剩环境下,政府需要解决天量的玉米库存。尤其是在我国东三省等核心产区,安全储粮反而成了一个问题,与每年的新粮收储存在极大的摩擦。政府收购价格鼓励了国内生产,但同时刺激进口大量增加,除了造成大量库存,玉米临储政策使得国内市场对价格不再敏感。
2015年底,我国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上中央强调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中央首次在国内最高级别的“三农”会议上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就是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在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国玉米产业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 中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
1.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玉米单产水平不高。即便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四十一年,中国玉米主产区的主流模式依然是小农经济,是“包产到户”。在早期,这种模式对于调动农村、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正由于玉米耕种规模过小,导致很多农户没有意愿采用新技术,粗放经营越来越严重,许多新技术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国育种技术创新缓慢、种子产业落后,产业集中偏低,“多、小、散,弱、乱”的局面长期存在,严重制约中国玉米单产提高。
2. 国际竞争力不强,综合效率不高。众所周知,我国玉米的主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我国玉米种植总面积的85%以及产量的90%就集中在这个玉米种植带上。
目前,玉米是中国三大谷物中(稻谷、小麦、玉米)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不过,在1978年之前,玉米并不是最重要的口粮。此后30年,除了饲料和工业加工需求外,其他的玉米需求并不大,玉米需求数量也较为稳定。但是最近10年,随着我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攀升,饲料需求尤其是深加工需求出现快速增长,导致我国玉米需求持续增长。根据统计数据,我国饲用玉米需求的数量从2000年的8 000万吨大幅增长到2012年的1.23亿吨,10年增长了3.6%。另一方面,我国玉米深加工消耗量也出现井喷,从2000年的1 280万吨大幅增长到2012年的5 800万吨,年均增长15%。到2012年,我国玉米加工消耗已接近玉米产量的30%。
近年来,随着中国玉米产量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两个异常的现象,一是更多的国产玉米进入了仓库,二是更多的进口国外玉米。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玉米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综合效率不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内玉米需求增长比生产增长更为强劲,中国玉米贸易格局发生了逆转。2010年,中国玉米进口量达到157万吨,首次超过出口量,成为玉米净进口国家。从玉米的出口量持续减少到净进口量不断攀升,玉米供需压力加大的趋势也是非常明显,从而造成进口粮食入市,国内粮食入库的尴尬情况。随着玉米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际市场对国内玉米产业的影响不断加深。据估计,2016年因玉米价格下降给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农民带来的收入损失约566亿元。
3. 收储政策导致玉米库存激增。21世纪以来,中国玉米价格震荡下行,伴随着玉米产量的持续增加,出现了卖粮难的局面。为了避免“谷贱伤农”,中国自2008年开始实行临时收储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证粮食供应及粮食安全。临储收购政策的执行,使得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明显且稳定,玉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玉米产量也随之增加。2012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出现9连增,玉米产量更是首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
从此,玉米开始一枝独秀,包括整个“十二五”时期,玉米库存都保持着快速增长的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4.56%。从2011年开始,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保持在2 000元/吨以上,随后几年玉米价格更是一骑绝尘,长期稳定在2 500元/吨左右。单纯从玉米生产成本来看,空间巨大。以2014年为例,平均玉米种植成本为2 077.2元/吨,而最低临时收储价格为2 220元/吨,每吨出现了142.8元的利润空间,显然高于小麦和大豆。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玉米产量快速增长,也造成了玉米库存大量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玉米收储制度,已经不能够很好地承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功能,同时也难以适应农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已到必须改革的地步。
4. 去库存压力巨大。中国的玉米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去库存压力。2015年中国玉米产量创下历史新高,然而从国外大量进口饲料粮的现实导致中国玉米消费下滑,期末库存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年末库存消费比高达172.35%,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造成了玉米库存量巨大、国内外价格倒挂等诸多问题。截止2016年7月,中国玉米库存接近粮食总库存的一半,其中,东北地区玉米库存占到近90%。“堰塞湖式”的库存量将给中国玉米市场带来巨大下行压力。巨大的玉米国储库存,在给政府带来财政资金负担的同时,也在消耗巨大的库存费用和利息费用。如果每吨玉米按照每年库存250元的成本计算,2.6亿吨玉米就意味着要付出650亿元的库存成本。
二、 中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机遇
如何科学选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成为关键。自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玉米”成为国家高层直接点名要去库存的作物,玉米去库存成为了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成败的胜负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随着中央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理顺粮食价格机制,施行粮食补贴政策,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中国玉米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取消收储政策。中国现有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是造成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的重要原因。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必须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其中玉米收储制度存在的问题表现得最为明显。牵一发而动全身,玉米收储制度的改革意味着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016年,中国取消实行了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将会回归市场。在玉米库存高企和国内外价差较大的双重压力下,玉米价格将会下跌,逐渐回落至与国际接轨的价格,国内外价格倒挂的现象将得到明显缓解。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本质,在于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多地让市场去决定种什么、种多少,进而促进全产业链条和全产业领域结构性的调整。据农业部公布的月度供需數据显示,2016/20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数量将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目前中国国内的玉米价格已经低于国际水平。
毫无疑问,取消玉米收储政策以及实施种植补贴政策,已经给我国玉米产业以及未来玉米的价格走势带来深远的影响,这是我国农业政策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通过“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对玉米收储制度进行改革,农产品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得到优化。玉米收储改革的成功,将为稻谷、小麦等提供经验。
2. 调整种植结构。一方面要缓解收储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调整种植结构。农户调整农地种植结构理由很简单, 主要考虑是否好销售?是否能赚钱?是否收入稳定?但是,科学的种植决策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农业互联网等等技术,综合分析市场信息。即便如此,由于金融期货市场的存在,也无法保证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波动进行准确判断。根据中国玉米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到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减少5 000万亩,其中2016年共减少约3 000万亩。2017年,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将进一步下降,约减少1 000万亩。主要是适当调减玉米的非优势区,对于优势核心产区,不仅不减,还要加强产能建设,保障谷物基本自给。然而,在农村,很多农户地处偏远山区,信息闭塞,他们往往一哄而上,经常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而我国不少地区农业部门投入依旧不足,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等新技术,市场化、信息化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未来如何保证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将是稳定国内生产、价格的重要因素。
3. 执行补贴政策。中国政府通过粮食价格体制和补贴制度改革,完善了市场定价机制,缓解了下游玉米深加工和贸易企业的压力,必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食产业。2016年中央财政第一批玉米生产者补贴资金超300亿元,其中黑龙江约为116亿元,吉林约为73亿元,辽宁约为46亿元,内蒙古约为66亿元。补贴政策虽然减轻了生产者的损失,但还是存在些问题。首先是补贴标准偏低,无法弥补玉米价格下降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其次是补贴范围有限,导致区域间出现不平衡;最后是政策存在冲突,尤其是农户的补贴政策与“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之间最为明显,不利于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三、 对中国玉米产业的建议
1. 加大科研力度,促进技术创新。众所周知,良种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所以,必须不断推出产量高、质量好的优良品种。目前,中国玉米单产水平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提高玉米单产水平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提倡科技创新的大形势下,农业科研工作者需要持续发展玉米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拓展种质基础,特别是适宜机械化作业和中国不同地域气候变化的新品种,加大玉米种子技术创新;在中国玉米生产重心由东南部发达地区向北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移的情况下,通过力抓技术、抓品种、抓土壤改良、抓病虫害防控,促进农机农艺结合,适应机械化作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配合,提高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是提升玉米生产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通过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籍以提升玉米的产业发展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推进优良品种的研发和升级换代,同时减少对化学投入品的过度依赖,控制农业污染和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够持续提升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从欧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现代高产高效玉米产业的重要标志就是“品种”“农艺”“栽培”和“植保”四位一体,相互之间紧密结合。因此,转变玉米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培育龙头企业非常必要。
在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中,政府明确指出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改革重点。《意见》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适应中国国情和粮情的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其中,培育壮大粮食产业主体和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列为了首要任务。对于如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意见也从政府、行业、财税等6个方面给出具体意见。通过增强大型玉米企业综合实力,可以带动国内玉米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国际大型粮商抗衡的局面,提高中国企业对于玉米进口贸易定价权,加强与国际玉米进口国的磋商和谈判力度,为实现中国向玉米贸易强国跨越,重塑中国玉米外贸的优势。
3. 加大补贴范围,加强全球监测。临储政策取消后,我国玉米价格出现波动,广大农户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 尤其是规模经营户会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针对目前玉米生产者补贴遇到的问题,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首先,适度增加生产者补贴范围和力度,将黄淮海和西北、西南等优势玉米产区纳入补贴范围,从而保证地区间平衡;其次,要逐步建立市场化收购制度,鼓励市场力量参与收购,减少政府干预,培育多元化的收购主体;最后是探索玉米期货政策。对于玉米等大宗农产品,我国可借鉴一些国家如墨西哥的“订单+期货”政策,利用郑州、大连商品交易所等期货市场规避风险。
具体而言,通过农户和收购商签订远期合约,确定玉米交割数量。如果玉米的期货市场价格低于期权执行价, 则收购商履行看跌期权。如果玉米的期货市场价格高于期权执行价,则农户履行看涨期权。这样,农户与收购商都能锁定收益。
未来,受饲料需求增长以及深加工等因素影响,中国玉米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玉米供需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全球玉米供需市场的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前瞻性的应对措施,有效防范和应对国际玉米市场价格波动对于中国玉米产业的风险,从而保障中国玉米生产和市场稳定。
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新时期的中国粮食产业指明了方向。通过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脱贫增收,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罗必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难点与方向[J].农村经济,2017,(1):1-10.
[2] 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求是,2016,(5):4-7.
[3]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2):12-17.
[4] 齐涛.中国玉米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J].西安電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1):89-92.
[5] 王济民,肖红波.我国粮食“八连增”的性质与情景[J].农业经济问题,2013,(2):22-30.
[6] 倪洪兴,徐宏源,于孔燕.我国玉米产业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4,(1):30-37.
[7] 数据分析:去库存环境下的玉米市场.饲料与畜牧, 2017,(21),5-12.
[8] 唐华俊.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4,(2):4-10.
[9] 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10.
[10] 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J].农经,2016,(5):18-21.
[11] 叶贞琴.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粮食发展新增长势——关于我国粮食“九连增”后的若干思考[J].农机科技推广,2012,(12):5-8.
[12]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104-115.
[13] 陈锡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进行三大创新[J].农村工作通讯,2016,(8):34.
[14] 江维国.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4):15-19.
[15] 毛学峰,刘靖,朱信凯.中国粮食结构与粮食安全: 基于粮食流通贸易的视角[J].管理世界,2015,(3):76-85.
作者简介:郭皓升(1982-),男,汉族,广东省潮汕市人,南京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工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财经系产业经济学硕士生,湖南省湘平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方向:产业投资、工业互联网。
收稿日期: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