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3-28陈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一氧化碳后遗症高压氧

陈晋

(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贵州 清镇 551400)

0 引言

一氧化碳中毒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此病是由于患者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气体所导致[1]。一氧化碳中毒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现象,同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眩晕等症状,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其各种反射会消失,同时伴有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的症状,这时患者极易死亡[2]。对于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需要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本文主要研究早期呼吸机替代高压氧治疗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 例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7 年12 月至2019年3 月,采用随机选号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 组,其中接受高压氧治疗的34 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早期呼吸机治疗的34 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为15-71 岁,平均(43.08±5.57)岁;男20 例、女14 例;患者中毒时间为1-6 h,平均(3.46±0.32)h。观察组:年龄为16-72 岁,平均(43.96±5.68)岁;男21 例、女13 例;患者中毒时间为1-7 h,平均(3.92±0.38)h。2 组患者资料比较,P>0.05,可作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治疗方法为: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提供合适的高压氧舱舱型,并根据患者的面部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面罩;在治疗时,将压力设为2.0-3.0 ATA,进行加压治疗20 min,当患者的病情稳定后,给予患者持续的吸氧1 h,然后休息10 min,减压治疗20 min,在治疗的前3 d,每天对患者治疗1-3 次,然后对患者每天治疗1 次;在对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的同时,为了预防脑水肿的出现,可以给予患者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维生素C 注射液和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以促进患者脑细胞的代谢。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呼吸机治疗,治疗措施为:给予患者快速的建立人工通道,给予患者实施气管插管,选择双水平呼吸机,根据患者的病情计算机械通气每分钟的通气量,并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调整吸入氧的浓度,以防止患者过量吸入氧气而出现中毒现象;将氧分压的压力设为60 mmHg,潮气量设为8-12 mL/kg,每分钟通气量设为6-8 L/min,呼吸频率设为12-16 次/min,呼吸压力设为15-20 cmH2O,起始的呼吸浓度设为100%,根据患者的病情逐渐降低至50%,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7%、肾功能正常、酸解和水电解质平衡时,撤机。

1.3 观察指标。统计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后遗症发生率、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

1.4 数据处理。应用SPSS 21.0 软件行统计学处理,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数表示,行χ2检验,计量数据,并以(±s)表示,行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表3 两组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

3 讨论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天然气的使用率不断增加,导致我国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3]。一氧化碳中毒后,会导致患者血红蛋白的产生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患者机体的组织出现缺氧症状,患者的心、脑、肝、肾等器官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容易出现脑水肿心脏病等严重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4]。

以往临床上主要对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此种治疗措施可以促进细胞的有氧代谢,促进有害气体的排除,进而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高压氧治疗往往不能有效控制氧气的流量,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早期呼吸机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控制氧流量,对控制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减少对患者的二次创伤,提高治疗效果[5-8]。

本文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疾病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后遗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为(18.26±1.74)min、住院时间为(6.72±0.59)d,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危重症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接受早期呼吸机治疗,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治疗效果良好,值得被推广、应用[9-11]。

猜你喜欢

一氧化碳后遗症高压氧
春天的“后遗症”
吸氧真能减压缓解脑疲劳吗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高压氧治疗31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