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于靠近了你一点点

2020-03-27李小聪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20年2期
关键词:皮亚杰纸板矿泉水瓶

李小聪

今年暑假,薛烨教授给我们讲述皮亚杰,在他的口中,皮亚杰不再艰深晦涩,而是那么生动活泼。薛教授还推荐了《让·皮亚杰》这本书,于是我尝试从这本书中去认识皮亚杰,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我的心得体会。在梳理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自己的教育实践有些已经跟皮亚杰很接近了。

比如在“平衡游戏中”,活动一开始提供材料,让幼儿自主游戏。在了解儿童游戏的基础上予以引導。例如,这位小朋友在搭建的过程中说道自己想搭建一棵树,于是,老师就引导小朋友使用矿泉水瓶、纸板和积木这三种材料来搭建一棵树。

第一次搭建大树,儿童一开始想将纸板放在矿泉水瓶上,他想将纸板侧着放上去,试了几次不成功后,先把积木放在了矿泉水瓶上,但这个时候还是没想到怎么把纸板放上去。对这个问题的探索持续了六分十一秒。此时,老师主动提问介入,并示范了积木可以有横着放、竖着放、侧着放三种方式。

儿童用纸板比试了一下之后,说:纸板放在积木上会倒。这个时候,老师鼓励他挑战:你来试一下,真的会倒吗?于是幼儿尝试摆放纸板。结果倒了下来,此时,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倒了?幼儿回答:没有站稳,不够稳定。可以看到老师的引导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让幼儿可以用新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同时老师对儿童的猜想进行了挑战,鼓励儿童去检验自己的猜想。

接下来老师引导幼儿思考: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稳定?幼儿开始比试。多次比试之后,老师请幼儿来画一棵树。

第二次搭建大树,树画好之后,老师请幼儿一边看着自己的画的树,一边来搭建一棵树。此时,幼儿开始尝试将纸板放在矿泉水瓶上,出现了之前没有出现的行为,这表明通过绘画帮助儿童建构了新的思路。幼儿成功之后,教师问为什么不会倒。幼儿回答道“下面有撑着,上面有压着,所以不会倒”。儿童发现平衡跟上下两个力都有关系的。

搭建成功后,老师引导幼儿将搭建的大树和设计的大树进行比较,儿童发现设计的树的树冠要粗一些,搭建的树的树冠越到上面越细。幼儿想到了用方块积木横着垒五块的的方式、让儿童将自己的作品与自己的设计进行比对,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

儿童开始同时取两块积木来进行游戏,搭建过程中两只手同时调整纸板和木块,甚至出现了同时放三块积木的行为。儿童从之前每次都只放一块积木到现在可以一次放两块、三块积木,表明儿童对上面物体的整体性有了初步的感知。搭建过程中同时调整纸板和木块表明儿童能够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平衡。

搭建好后,请儿童来比较自己的作品跟设计之间有什么差异时,儿童较难表达,于是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搭建的树,并将两幅图画进行比较,引导儿童进一步发现问题。儿童发现搭建的作品树叶比较少,左右都是空的。图画表征的方式能够让儿童将建构作品进行平面化呈现,进而便于将两者进行比较。

为了解决树叶少的问题,幼儿开始了第四次搭建大树。但在行动之前,儿童就提出了问题:我先加这边的话,另一边要倒,如果先加另一边,这边也会倒。两个一起放,也可能要倒。儿童已经可以进行简单地提前思考,发现问题。这个时候,老师鼓励儿童挑战自己的猜想。儿童同时加同样的积木在两边,成功后,脸山露出了笑容。

接下来,儿童更加有兴趣地开始增加两边的积木数量,每次他都会同时取两块积木分别放在两边。可见儿童的“对称平衡”经验比较明显。但这个时候发现积木放不下了,于是决定重新搭建大树。

第五次搭建大树开始了,这一次搭建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把圆柱体往一边移一点,整个物体就要往一边倒呢?

儿童在操作中遇到了新的问题,有了新的发现。

而且这一次,儿童在搭建的过程中,会一边搭建,一边调整整体的位置,第一对圆柱形积木会放在比较居中的位置,当摆放第二对圆柱形积木,会把第一对圆柱形积木向外侧移动。这说明儿童关注到了物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一次搭建之后,儿童再次用图画的方式将搭建的大树进行了记录,并将这棵大树与自己的计划相比较。接下来,请儿童拆自己的作品,在拆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儿童关于平衡的经验水平,发现儿童会同时取位置相对的两个,而且儿童先取的是边上的。

于是,教师提出问题:可以先取中间吗?儿童说:中间压着的,取了就会倒。教师鼓励儿童挑战自己的猜想,儿童接受了挑战,尝试了之后发现取中间可以不倒。小朋友的表情出现了惊讶和惊喜。

老师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可以不倒。儿童说道:木头左右压着,左右不会倒。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在不断地猜想、假设,同时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操作、实验中检验自己的猜想,建构起新的经验。

又一次搭建,这一次老师提出了“改变重心”的挑战,引导儿童尝试与之前不同的重心点。儿童猜想到:这样不可以,因为会一边重,一边轻。教师鼓励幼儿来实践,尝试。

于是,幼儿开始将积木放在纸板上,一块积木、两块积木。

但他放到第三块积木时,发现居然没有倒。从儿童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已有经验再一次被挑战了。他还自言自语:刚刚放两块的时候,没有放在中间,所以会倒。

在进一步的思考中,他归因到:一块有点轻,两块不够重,三块才够重,压在上面才不会倒。操作,实验,建构了儿童关于平衡的新经验。

最后,老师请儿童再次通过图画的方式来表针第六次搭建的作品,通过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对平衡的理解有了新的经验。同时在儿童的语言表征中发现平衡是和重量、位置都有关系的。

猜你喜欢

皮亚杰纸板矿泉水瓶
趣味插秧
用矿泉水瓶制造喷泉
矿泉水瓶制作小飞机
走近皮亚杰
纸板俄罗斯方块拼图
道德教育中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探析——基于皮亚杰与科尔伯格的认知主义视野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全球纸与纸板进出口量缓慢增长
用矿泉水瓶改进内能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