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本土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2020-03-27薛晶晶

教育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襄阳史料核心

薛晶晶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奠基石,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重要“风向标”。近几年,围绕着“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系”等问题,很多专家和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研讨,教育部相继召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第二次至第五次工作会议,进行了历史学科教育的顶层设计。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进入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

依托综合实践,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學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史料,研究历史问题,从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根源,建立民族自身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不同历史文化的开放思想,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但是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仍然有许多学生将学习历史等同于记忆历史,导致历史学科本身应该具有的特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经过多年的跟踪研究,笔者认为可以优化并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能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转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借助清明节、青年节、国耻日的契机,湖北省襄阳市各县市区中小学都会结合本土资源开展一系列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例如襄阳市第四中学的八十华里远足、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的清明节烈士塔扫墓活动等,已然成为学生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的典范。下面笔者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探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聚焦认知空白,深度挖掘身边的历史

历史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人、了解人、了解人所在的社会。这要求历史研究者研究民众生活的方式,了解民众的衣食住行,更真实、多元地表现历史发展的历程。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一课。考试说明对本单元应试的要求高,深入学习探究本单元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在本单元授课过程中,教师可将抗日战争与襄阳地方抗日史相结合,更好地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教材上的文字和图片介绍有限,学生认知空白较大,因而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调研、自主实践,深度挖掘史料,帮助学生弥补大量的知识空白,加深历史认识,提升历史素养。

由于学生接触综合实践课程的时间较短,因此笔者在学生开展活动前做了以下引导准备工作: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抗日战争中的具体史实或小切口作为视角,了解抗日战争。例如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南京大屠杀、洛川会议、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的发表等。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对襄阳地方抗战史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培养“家国情怀”这一历史核心素养。运用历史比较法分析抗日战争历史全貌和典型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历史核心素养。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选题,使活动成果更为丰富多彩。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

根据活动任务,学生确定的选题主要有:了解襄阳抗战历史、襄阳本土英雄故事搜集、襄阳革命烈士纪念碑介绍、扫墓活动等。

关注内化途径,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资源和学习方式有很多,挖掘什么样的资源,应从历史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需要入手,史料阅读、调查走访、实地考察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笔者在学生确定选题之后,将他们分成五个小组,引导他们制定计划,完成以下任务:通过采访抗战老人、社区成员、家庭成员以及与选题相关的专业人士等方式搜集有关襄阳本土抗战的史料,口述史料、实物史料、文字史料等皆可;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探究襄阳本土抗战史;五个小组将搜集的文字、照片等资料,归类制作成图文结合的演示文稿或调查报告,在全班面前分享。最终,第二小组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和第五小组的《不朽的勋章——探访抗战老人》获得大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优胜小组称号。

侧重应用方式,强调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引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求真求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社会能力,这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所在。

高中生有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学科知识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单纯地背诵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学习,在体验应用中学习,帮助学生完成由了解历史现象,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运用历史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和研究历史问题,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史料和书面表达等能力,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与习惯。

此外,在历史课堂上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信念,树立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心。

综合实践活动不只是课程活动或课外作业,它为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找到了一个最佳契合点。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搜集、整理、辨别、处理史料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枯燥的历史变得具体而有趣,学生深入社会的能力与信心增强,历史核心素养提高。

综合实践活动绝不是某些老师所说的“可以忽略的事情”,而是我们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必须认真完成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如何把培养历史核心素养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倘若历史课上得像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既有历史的深度,也有历史自身的魅力,还有历史方面的启发时,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素养自然会有所提升,那时,高考历史试题对学生来说也就没那么难了。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责任编辑:孙雨萱

猜你喜欢

襄阳史料核心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潮涌汉江“两新”红
大侠都爱襄阳城
神秘的包裹
《腊八危家饷粥有感》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