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素怀:让乡村孩子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2020-03-27孙雨萱

教育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班级孩子教育

孙雨萱

20年前,李素怀刚刚从吉林省公主岭师范学校毕业,便进入了母校——公主岭秦家屯第二中学。当时,这所乡村学校还在老校区,资源匮乏,环境恶劣,教室都是土房,冬天漏风,各班自己动手补了一遍又一遍,得紧靠着炉子才能稍微暖和一些,老师和学生的手总被冻得皲裂;夏天下雨,教室里一片淅淅沥沥,师生只能挤在不漏雨的角落里隔着雨幕上课。

十余年来,学校情况逐渐好转,一批批学生来了又走,作为乡村教师,李素怀也从懵懂无措变得从容不迫。这一路,她走得并不轻松,步履却愈发坚定。

与自己和解

2000年,李素怀回到母校工作,在科任教师的岗位上度过了8个年头。回想那时的状态,李素怀总结说:“工作平稳,但没什么挑战性,也缺乏热情。”

2009年,是李素怀教师生涯的转折点。这一年,她第一次做班主任,便遇上了让全校头疼的“问题班”——学生不爱学习,不服管教,随时准备动拳头。不知从何处管起的李素怀向学校“前辈”请教,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树立严师形象,严格管理班级,严肃处理问题。李素怀听取了教诲,在学生面前连笑都不敢露一个,努力让学生害怕自己。结果却适得其反:面对批评,犯错的学生大多抵触反感;为了让他们认错,李素怀不得不加大处理力度……如此往复,师生逐渐陷入了“互相伤害”的怪圈。

“我当时感觉孤立无援,明明是为了学生,但方法总用不对,没有人肯定你的工作、给你指导,学生也会怨恨你,在学校每时每刻都是撕扯和痛苦。”李素怀用两个词描述那时的状态:“自我否定”“近乎绝望”。不知道多少次,她无人倾诉,只能跑到学校后的小树林默默流泪。甚至有一次上课时,两个男生突然推搡了起来,她不想劝说也没去阻止,竟然当众哭了起来。“现在想想很丢人,但我当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觉得很无力。”

那段时间,李素怀整天板着脸,一下班就瘫在沙发上,动都不想动。有时丈夫和女儿在房间说笑,她一进门,两人就都不敢吭声了,生怕不小心惹恼了她。最严重的时候,李素怀会突然心慌,全身发冷,动弹不得,去医院一检查——轻度抑郁症。经过前后三次抗抑郁治疗,李素怀确实感觉轻松了不少,但自己的心结却并没有打开。

彼时,她对自己的教学和管理能力充满怀疑,也一度打算放弃。但当她一个人独处时,总觉得不甘心,她控制不住地设想自己面对学生时,要怎样表现。一次在心理医生的催眠治疗中,她看到了自己最渴望的未来:手捧鲜花,身披绶带,接受学生感激崇敬的注视。“我内心渴望做班主任,却又没有勇气。其实我已经有了主意,但需要别人推我一把。”

为求得支持,从未出过远门的李素怀跨过大半个中国,向教育专家李镇西请教。提起这段经历她有些不好意思:“和李老师交流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抱怨,但那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李镇西静静听她讲完,告诉了她一句话:“你的胸襟可以更开阔一些。”当时的李素怀非常不理解,也觉得没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回去后,李素怀的班主任工作依旧不太顺利,当时,她用来记录生活的博客上最常出现的话是:“今天又生气了。”一位关注她的网友忍不住给她寄了一本书——《一个都不能少》,这本书彻底改变了她,书中主人公对乡村教育的执着和对生命的尊重让她动容。忆起李镇西对她的劝导,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经历。

“作为乡村教师,我们当然应该把对教育的坚持当作信仰,但有时候要讲究方法。”李素怀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看自己和世界,反思自己是否曾在不经意间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她发现自己从前只知道抱怨学生“不省心”,却没想到学生被看作“问题”孩子,分到 “问题”班级,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公平的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敏感易怒,心理不平衡,就想找茬“报复”,遇上不懂学生心理的老师,结果很可能两败俱伤。“本来是要解决问题,但最后就是双方硬杠,仿佛谁强硬谁就能赢。”

意识到问题所在,李素怀努力学习如何有效沟通,理性解决问题,正确表达关心和爱护。渐渐地,她不再把抱怨挂在嘴边,也不再自以为是地对学生说“为了你好”。她和曾经的自己和解,并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好好处理情绪,而不是诉诸愤怒和拳头。

“我经常和学生说,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并不是为了彼此,而是因为我们本身对生命的热爱,我热爱教师职业,相信自己可以创造美好,所以我用心教你们;你们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虚心听教。”李素怀说,老师和学生都需要修炼,学会和自己和解,才能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

一路奔波,学做老师

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李素怀开始了漫长学习之路。最初她的学习的渠道是阅读教育类书籍,有其他老师送的,也有她自己买的。长年累月,她家的地板上都堆满了书。

看得越多,李素怀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她希望能走出闭塞的小圈子,去更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寻求解决乡村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的方法。相关教育课程的学费动辄四五千,她那时工资不高,好不容易劝服家人同意她外出上课,交了学费后,就要在吃住上节省一些。

“我那时候年轻,也不在乎什么吃住条件,怎么省钱怎么来。”李素怀满不在乎地说。她曾经参加一次为期一周的培训,每天啃面包喝水,为了省住宿费,就睡在培训单位办公室的沙发上。因为不符合规定,晚上她既要一个人挨着漫漫长夜的寂寥与恐惧,又要躲避巡查的保安。

“晚上办公楼统一关灯,整栋楼黑洞洞的,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总感觉走廊里有莫名的声响,我根本躺不住,就‘猫在窗帘后边,吓得气都不敢喘,只顾着流眼泪。”她整夜盯着外面的灯火,只盼着天亮,找个安稳的地方住。等到第二天,她又忘了这回事儿,全身心投入课程,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还没找住的地方。过了三天,工作人员实在看不下去了,破例将她安排在授课老师的房间。

这样的经历不胜枚举,她的寒暑假时间,大都花在一次次培训“蹭课”中。后来,培训专家都记住了她,有培训机会都会提前通知她到场。

在外学习过程中,李素怀经历过被骗、流落街头、异乡大病,也遇到过无数好心人的帮助。“独自在外遇到困境,也會委屈害怕,但这些经历让我对生命和教育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我内心更强大了,感觉教学的压力也都不是事了。”她聊起过往,语气中满是慨叹。

渐渐地,一路奔波学习的效果逐渐显现:2011年,李素怀获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2013年,获得“吉林省教学新秀”称号;后来,她有了站在同仁面前汇报讲话的机会……

不过最令李素怀高兴的,还是自己在教学和管理上的心态变化。李素怀原本不懂处理矛盾,学生犯错顶嘴,她就摆架子批评他们,冲突由此形成。现在她不会直接批评学生,而是先思考他们犯错背后的需求,再通过沟通解决问题。李素怀笑着补充说:“我学会了怎样做一名老师。”

为孩子造梦

每次培训后,李素怀都会给学生上一节分享课,有时只是讲一讲培训中的城市见闻或旅途中一朵罕见的花,她想让学生们看到更广阔的风景。

李素怀曾经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情绪全被学生的不听话所牵引,活得“自怨自艾”。后来,她以更开阔的胸襟面对生活,有机会前往更大的世界,也切实感受到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这种差距表现在物质和资源上,也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未来。“城市孩子可以自由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思维,但很多乡村孩子却连学习的机会都不易得到。当这种差距更直观展现在乡村孩子面前时,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影响他们的成长。”

那段时间,李素怀一直在思考,除了讲授知识,还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她发现,有的学生不喜欢自我,觉得自己拥有的很少,值得别人称赞的更少。“我想让他们认同自我,增强信心,学会爱自己。”她想到了每个人独有的名字。她用流芳千古的名人故事激励学生,告诉学生做更多有价值的事情,可以让名字活在人们心中,活得比生命更久。她鼓励学生探索自己名字的内涵,通过重新解读名字,表达对未来的希冀,体会自己的独一无二。“我想让孩子们知道,名字是自己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重新诠释名字,正如每个人的人生由自己决定。”

增加学生身份认同,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重要一步。在李素怀看来,“好好学习才能去大城市”“不学习只能回家种地”这样的教育只会加重乡村学生的自卑感。他们只有接受自己的身份、了解乡村的重要性,将来面对城市孩子时,才能自信骄傲地说出自己的出身。

为此,她和学生一起在班级养鱼养田螺,带领学生将学校旁边的垃圾场一点点清理出来,开垦成农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会劳动带来的成就感;邀请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究人员到班级演讲,分享未来农村的美好景象,开阔学生眼界,增强身份认同感。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外界资源信息,李素怀一方面发起“愿望清单”活动,将学生的愿望收集起来发布在博客上,请博友自愿认领,为乡村学生了解世界提供窗口,让每个学生在愿望被认领时,感受到被关注、被重视。另一方面,邀请各行各业的能人到班级举行讲座,如大学生、艺术家、大学教授等,她希望学生能在讲座中“遇见未来的自己”,也希望他们明白通过不懈努力,未来可以很美好。

请人是件难事,尤其是邀请名人。有时,李素怀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和对方接触,但她从不轻言放弃。“作为老师,我得给孩子们做榜样,如果遇见困难就后退了,将来学生碰见困难也会胆怯的。”她笑着解释。

李素怀总有很多奇思妙想。一节晚自习课间停电,学生“咔嚓咔嚓”吃零食,她突发奇想让大家停下讲话,静静倾听咀嚼的声音,品味食物的味道;一次考试前,她和学生约定如果班级成绩有进步,就请大家吃她父亲做的糖葫芦,成绩提升后,她果然请父亲亲手为每个学生分发糖葫芦……多年之后,早已毕业的学生回母校拜访她,最常提起的还是黑暗中的咀嚼声和考试后的糖葫芦。“我希望带领学生,和他们一起体会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学生们受其影响,也学会了感受生活中的美。他们会因为李素怀一句“东北三月还不见春天”,就捧来发芽的卡通种子,和她分享“班级的春天”;会向李素怀描述班级的味道:鱼腥味、花香味和快乐的味道……提起这些,李素怀语气中满是感动。在她看来,教育是一项慢艺术,成长也没有捷径,让学生亲身体会,很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每当迎来一批新学生,李素怀都会反复问自己:“我能让学生收获什么?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初中三年,她陪着学生一起经历挫折和进步、悲伤和欢乐,她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短短的三年,学會生活,学会成长,学会热爱。“我希望我对他们的影响是积极的,这是我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班级孩子教育
班级“无课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孩子的画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