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的青少年暴力犯犯罪成因探究
2020-03-27王旌宇冯健新张玉清
王旌宇 冯健新 张玉清
摘要:选取10例典型案例对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暴力犯心理成因进行质性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影响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原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具有良好的规避作用,但是青少年暴力犯家庭及学校教育影响较小;犯罪主体具有知识水平较低、情绪易怒易冲动性、认知狭隘的特性,犯罪个体受群体消极影响明显,责任分散影响下加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表现。家庭、学校、社会及个性特征综合需互相配合发挥作用调节青少年暴力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暴力犯 成因 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65-02
青少年犯罪问题关系社会稳定与国家进步,青少年暴力犯的相关研究也是犯罪学及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2017年4月,我国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从制度上重视青少年教育及法制宣传,强调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发展。
一、青少年暴力犯罪现状
随着国家制度以及各界保障措施的完善,在平安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涉及学校的刑事案件在近6年期间也逐年下降[1]。
按照《中国法律年鉴》的统计,“青少年犯罪”指人民法院在报告期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有罪判决中14周岁以上不满25周岁的罪犯”[2]。其中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罪犯为未成年罪犯,18周岁以上不满25周岁的罪犯为青年罪犯。本文按照司法范畴进行界定,将18周岁至25周岁的犯罪称为青少年犯罪,其中14周岁至18周岁为未成年犯罪,18周岁至25周岁为青年犯罪。青少年暴力犯在犯罪手段和犯罪后果上是对青少年犯罪的进一步细化,是指在犯罪方式上使用暴力手段达到犯罪目的。
二、未成年暴力犯犯罪成因研究现状
青少年暴力犯以其犯罪手段的残暴性备受关注,团伙性质突出。戴宜生在2002年的研究中预测将来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犯罪行为中,团伙性的和抢劫类型的将会是非常突出的案件类型[3]。
关于未成年暴力犯犯罪成因相关研究也较为集中。有研究指出大众传媒传播暴力信息,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4]。常红娟[5]采用实验法的研究发现,暴力接触程度、性虐待、情感忽视、反社会人格、同伴影响,以及吸毒、抽烟、家庭类型与青少年暴力犯最关系密切,具有一定预测暴力犯罪作用。常淑敏等人的研究强调家庭解体或重组对女青少年暴力犯影响较大。商乐乐认为网络游戏的暴力性会对青少年个体产生消极影响[6]。
三、未成年暴力犯犯罪原因分析
本文通过案例法,选取某法院和某监狱的未成年暴力犯进行研究分析。(见表2)
案例一和案例二犯案年纪属于18—25岁年龄段。案例二中于某犯案年纪为20岁。案例三至案例十为在监狱进行改造的未成年案例,犯罪性质严重,刑期较长。
通过对案例中的犯罪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见表3),发现青少年暴力犯罪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青少年暴力犯冲动性强,群体影响大
青少年暴力犯在性格特点上存在易怒、冲动性强的特征,在长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下,青少年暴力犯倾向使用武力或身边随处可见的攻击物品进行攻击。
青少年受其自身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倾向于选择与自身处境相似的伙伴集体作案,一方面认为可以缓解自身承受的心理恐惧,另一方面认为增大犯案成功的可能性,降低犯罪成本。
2.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规避作用弱
青少年暴力犯处于25周岁以下的年纪,小學及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青少年暴力犯除面临父母管教较少,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滞后等问题外,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还难以有效规避自身的消极倾向性,往往在小学或者初中毕业后即踏上社会。
在家庭背景方面,暴力青少年犯在得不到家庭支持的情况下更容易滋生反社会倾向,内心折射出对于理解与支持的渴望。父母的教育作用能更大程度缓解未成年暴力犯的焦虑,为其提供更坚强的支撑与更健全的保障。
3.作案环境的特异性
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场地来看,集中在旅馆、酒店、KTV和饭馆等场地。该类场地人员流动性大,缺少亲属关系的束缚,在群体成员的作用下,易在爆发冲突后造成暴力伤人的严重后果。此外,出入娱乐性场合的成员在特性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质性,由此也增大了暴力作用的可能性。
四、结语
青少年暴力犯存在自身固有的群体特点,除个体特性外,社会环境及学校教育都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其心理特性看,青少年处于自我角色统一的阶段,需要发挥外界作用,引导其适应自身角色转变,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青年阶段,个体自我观念相对成熟,但是容易在团体影响下作出暴力行为,社会及学校应针对青少年罪犯的特点,进行对应的预防体系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降低暴力犯罪的发生几率,维护社会治安与安全。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教育部召开全国校园安全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EB/OL].(2019-05-17).http://www.mps.gov.cn/n2253534/n2253535/c6505395/content.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法律年鉴[EB/OL].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S0P&sj=2018.
[3]戴宜生.改进犯罪学研究的一些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2):34-38.
[4]高婉淇.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D].海口:海南大学,2017.
[5]常红娟.男性青少年暴力攻击犯罪社会影响因素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7.
[6]商乐乐.网络游戏对乡村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6(5):118.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