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研究
2020-03-27闫琼薛媚
闫琼 薛媚
摘要: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同时是增强党建活力,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方式。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剖析问题产生原因,从完善班级相关制度、建立运行机制、加强沟通力度等方面提出解决思路,从而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培育新時代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关键词:三位一体 协同工作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17-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1]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改革,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人数持续增加,构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加强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2],是高职院校适应新时代党建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同时是学校党建、团建、班级建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最佳途径,如何促进三者有机协调,发挥三者合力作用,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概念
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是以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为主导,班委会为执行机构,三者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在班级内部形成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通力协作的团结进步体系。这种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班级工作发展实际,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和统筹性相结合,确保三者协同工作效果最大化,最终达到“1+1+1>3”的效果。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协同工作机制,对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水平,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党支部是班级建设中的政治核心,肩负着学生思想引领的重任,其主要职责是将党的重大理论、时政方针等政策及时传达给基层,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组织学生党员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等,起到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从整体上为团支部、班委会工作的开展把握方向,提供思想理论指导。
团支部是班级建设中的主导力量,负责对广大团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是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发展团员、推荐优秀团员入党等,是党组织的后备军,同时团支部还要紧密配合、协助班委会进行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
班委会在班级建设中扮演着执行机构的角色,具体负责班级日常事务,如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开展评奖评优工作等,重心在服务学生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带领班级成员,建设优秀班集体,同时,班委会还要与党支部、团支部相互配合,加强班级建设力度。
三个组织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党支部的工作重心在学生思想建设上,是班级的政治核心,起统筹协调和引领学生思想成长的作用;团支部工作重心在学生各项活动的组织,活跃班级氛围;班委会重心工作在搞好班级建设、服务同学上,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高职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困境
(一)班级制度不完善,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之间的协调性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党支部在班级中的认可度不高,二是团支部建设缺乏活力,三是班委会在班级管理中占主导地位。首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监督机制不到位,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一些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不高,在班级事务中没有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且参与度不够,导致党支部在班级中的认可程度不高,存在感低。其次,高职院校团支部建设较薄弱,团支部是负责对广大团员进行教育管理的组织,是班级建设的主导力量。然而受之前班级模式影响,学生普遍对班委有心理上的认同感,而团支部是慢慢建立起来的,班级成员对团支部不甚了解,导致团支部的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很少能在班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后,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班委会负责大部分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班级活跃度很高,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三者工作协调度不高。
(二)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职责不明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中,相较于班委会,党支部的活动较少,普通同学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且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班级成员对党支部了解不多,未能发挥其政治核心和思想引导作用。此外,团支部建设缺乏活力,在班级干部中,班长往往是一把手,团支书起辅助作用,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威望不高,未能调动起广大学生成员参与的积极性,许多同学对团组织的认识相对不足,致使团支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班委会是班级建设的执行机构,负责大部分班级事务,且在实际工作中承担了一部分团支部的工作,班团之间职责不明确。
(三)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交流沟通的机制不完善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由于大一年级党员人数寥寥无几,基本到了大二下学期或大三党员才慢慢发展成熟,学生党支部基本都是建立在学院、年级、专业之中,很少建立在班上。只有少部分院校党支部建在班级上,且负责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指导工作的老师往往不是同一个人,这导致三者的沟通有限,党支部无法很好地指导团支部和班委的工作,发挥学生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此外,在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个组织之间相互独立,工作模式不同,只负责各自工作模块,相互之间缺乏进一步的交流和协调机制,沟通渠道不完善。
四、高职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路径
(一)完善班级相关制度,厘清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者关系
一个组织,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做保障。因此,要推动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就必须制定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制度由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三者共同商讨拟定、共同遵守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提升班级管理效果。具体来说,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协商部署,各司其职,做好班级内部工作;统一执行落实,对于学院布置的任务及安排,三者合力完成;统一监督考核,每一学年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统一述职,接受班级成员监督评议;统一竞争评比,为争创乐学向上的优秀班集体而奋斗。
党支部在班级当中应该起到政治核心作用,统筹规划班级工作,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学生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班级党员切实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增强与团支部、班委会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在班级中的认可度。团支部是班级建设的主导力量,负责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密切与班级成员的联系,让团支部在班级中落地生根,增强建设力度。而班委会负责大部分的日常事务,在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明晰职责,不能过分主导,三者应通力协作,更好地服务班集体。
(二)明确分工,建立系统性、整体化的运行机制
“三位一体”模式下,三大组织职责分工更加精细化和明确化,运行机制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具体包括:
1.科学的决策机制
良好的班集体建设,基本条件之一是拥有科学的决策机制,确保班级事务决策高效,分工到人。一般来说,为提高工作效率,使班级决策更加公正公开公平,班级重大事务决策,要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經过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的联合会议商议决策,共同商讨,共同决策,最后共同遵守,而且要将决策过程和结果向班级成员公开,保证决策的公开化和透明化。
2.良好的执行机制
在系统性整体化的运行机制下,务必有良好的执行机制做支撑。经过联席会议通过的重大决策,三大组织必须带头遵守执行决策的每一项内容,再发挥各自优势,使决策快速高效地实施。
3.完善的监督机制
完善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决策高效落实的前提条件,在“三位一体”的班级建设过程中,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最贴近学生的三大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要保持工作的透明化,三个组织成员每学年都要定期向全班成员述职,自觉接受全班同学的监督,认真听取班级成员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工作,相互监督、相互配合,共同助推优秀班集体建设。
4.建立高效的合作机制
合作是共赢的前提。在“三位一体”的班级建设中,学生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之间要有良好的合作意识,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精诚团结,在班级事务中发挥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班级事务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沟通力度,做到“五个同步”
要推动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协调工作,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十分重要,要始终保持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其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功能,团支部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班委会通过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起到增强班级建设力度的作用。三者相互沟通,配合作用,推动优秀班集体建设。同时,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渠道、方法加强和推进三者之间的联系,如定期开展班级事务研讨会,共同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团支部和班委会干部互相任职,交叉流动等,推进班团一体化,做到“计划同定、活动同办、工作同商、难题同解”[3],提升班集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此外,要通过“五个同步”进一步规范三者工作程序。第一,规划工作同步,让优秀团员兼任班委会成员,加强班委成员和团支部成员间的交叉流动。第二,实施工作同步,班级重大事务的决策,要经过三者联席会议商议决定,并同步实施执行,提高各自的执行力。第三,培训工作同步,要定期对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成员进行业务工作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第四,考核表彰同步,每年对三个组织进行定期考核,评选和表彰先进组织。第五,平台建设同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9(2).
[2]王沪宁.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N].人民日报,2019-1-16(1).
[3]李磊,吉宏伟.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11).
责任编辑: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