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探索与路径研究

2020-03-27方怡君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提升

摘  要:凡益之道,与时偕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的摸索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许多有效措施,创造了许多成功做法。立足新时代,多元化、协同性、开放性的教育需求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体会新内涵,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要求给思想政治教育设定了新的路径。思想“深度”、高校“温度”、青春“靓度”、青年“态度”、教育“高度”,多层次的维度设计,将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着眼点。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新内涵  “五度”提升  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3-0016-02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向全国教育系统发出了伟大号召。结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新成效、面临的新挑战,本文立足实际,以新时代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为切入点,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挖掘思想政治工作新内涵,旨在通过多维度的工作理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关键环节,高等教育肩负着价值引领、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重要使命,其内涵式发展展现出“以质量提升为重点”、“各要素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和“依靠内部因素、内部改革促进发展”的三个向度[1]。

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高校“充分利用现有内外部资源,挖掘现有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2],而贯穿高等教育全过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障,事关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学校的办学方向,为开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新时代,该工作的前瞻性特征决定了其内涵的不断丰富: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满足需求为抓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涵盖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的发挥和最大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推进和深化等。多元化、多诉求、多载体的发展态势顺应了社会进步与时代变迁;常态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要求体现了理念提升和纵深拓展。

2   与时偕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多元化特质

赤橙黄绿青蓝紫,丰富的色彩蕴含着当代思政教育主体对象的鲜明特征:热情,活力,充满朝气;多元,独特,拒绝单一。“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中,思想观念千帆竞发,观点表达百舸争流,不同的社会群体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價值取向和思维方式。”[3]而作为同一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对表达方式、引导方法、工作载体、对话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是否科学有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否扎实有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并举、师生的发展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教育引导与实践养成是否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一系列的问题凸显了“分众时代”的基本特点,也展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起点。于小处着眼,从日常事务管理入手,一线教育工作者可以扎实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及网络新媒体建设等,贴近实际,注重对话,加强沟通,循序引导,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

此外,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也应当更加“注重主体多元化,鼓励评价方式多样化,重视评价的发展功能”[4],进而推动此项工作的制度化、多维度发展。因此,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稳步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紧扣多元化的特质,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受教育需求。

3   “五度”提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度考量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立足实际,通过五个方面的维度考量,切实把握思想“深度”,营造高校“温度”,展现青春“靓度”,引领青年“态度”,提升教育“高度”,从而为探寻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夯实基础。

3.1 把握思想“深度”,加强价值引领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视其为“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想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和“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过程[5]。深化大学生在思想方面的认同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则是其价值基点。高校应该从办学实际出发,有效开展思想动员、思想宣传、思想教育等方面工作,帮助大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最根本和最基础的层面,有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

3.2 营造高校“温度”,深化人文关怀

在服务引导和人文关怀中加强思想教育,通过谈心谈话制度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这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人文关怀重在“尊重人的个性与价值,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体现人文关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引导力的条件”[6]。关心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需求,掌握其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思想认知、价值取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才能营造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暖人“温度”。基于平等沟通、互动交流,思想引导的成效得以彰显;借由人文关怀、心理疏导,高校围绕学生、关照学生的目标方可实现。

3.3 展现青春“靓度”,丰富活动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成效性,直观地为在校师生展现了其纵深发展的可能。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的科学化”,运用其规律“实际地去从事思想政治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从而依靠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来展现大学生的青春“靓度”。在加强宣传力度、突出宣传重点的同时,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和师生们喜欢的表达方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现代技术高度融合,确保此项工作有影响、有内容、有亮点,不断累积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

3.4 引领青年“态度”,开展主题教育

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是高校开展相关工作的关键所在。以积极的态度为引领,加之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更多周边力量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之中。围绕主题教育的分类,“形势主导型”、“政策主导型”、“思况主导型”、“定位主导型”、“特色主导型”、“审美主导型”和“案例主导型”[8]等类型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多元化的实现路径;秉承“循序渐进、主题深入性原则”与“互动性原则”,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落地将有效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帮助高校获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的有利条件。

3.5 提升教育“高度”,强化知行研究

高校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和教育为大学生展示了该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头脑、各学科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充分发掘和运用、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两微一端”等工作载体的有效建设等,突出了加强课堂教学和文化阵地建设管理的意义所在,并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从加强教师队伍和专门力量建设起步,“深化理论教学改革”,“拓展课外教学内容”,“加强学科建设”和“保障条件建设”[9],不断增强的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帮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4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

4.1 着眼于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的学习教育

首先,“学”得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的学习教育,做到学深悟透。其次,“做”得更到位。坚持将深学和实做相结合,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再者,“改”得更扎实。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精神,立足实际,有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

4.2 着眼于立师德、扬师风,牢固树立以德施教的主体意识

一是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生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二是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发挥师德楷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的能力。三是坚持知明和行笃相统一。坚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的统一,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的统一。

4.3 着眼于基础性、导向性,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的工作水平

其一,知责尽责,不忘初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理想信念,履行政治责任,切实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其二,紧随导向,真抓实干。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不使工作失之于粗,流于形式,在不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积极发挥思想理论教育润物无声、熨帖心灵的作用。其三,锐意进取,比学赶超。在新形势下,妙笔绘制思政育人的新画卷,关键在于付诸行动,要拿出一锤接着一锤敲的“钉钉子”精神,争创一流,提升工作水平。

4.4 着眼于全过程、全方位,有效形成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

一要提高教育质量,做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相融合。深化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二要关注统筹协调,做到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在教育和管理的统一中完善育人机制。三要强调全面发展,做到文化育人和组织育人相配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导师生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4.5 着眼于科学化、精细化,坚持遵循思政教育的工作规律

第一,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巩固课堂主阵地,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同时结合第二课堂建设,做到博学审问,明辨笃行。第二,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注重思想实际与发展需求相结合。在服务引导中加强思想教育,为学生提供学业就业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家庭经济困难帮扶等服务,既讲道理又办实事。第三,紧抓思政工作规律,注重普遍要求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关注学生接受教育的共性与个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高质有效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

5   结语

风劲帆满图新志,思政教育正当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新路径。砥砺奋进,不忘初心,共同吹响嘹亮的集结号,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新时代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赵友元.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任务与实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20-23.

[2] 于光.提升高校软实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6):63-65.

[3] 《人民日报》评论员.细处着眼,润物无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N].人民日报,2014-4-14.

[4] 袁东敏.高等教育专业综合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基于建构主义评估方法论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16(3):45-50.

[5] 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60.

[6] 李辽宁.论社会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力[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53-55.

[7] 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20-27.

[8] 刘凯.主题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2(1):142-143.

[9] 毕晓光,舒能.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实践育人实效的探索与思考[J].思政教育,2014(1):49-50.

作者简介:方怡君,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提升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政工作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