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大上市

2020-03-27

中国名牌 2020年1期
关键词:飞鹤斗鱼新东方

新东方在线在线教育品牌的里程碑

2019年3月28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旗下在线教育服务供应商新东方在线在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1797,发行价为每股10.30港元。2019年,随着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上市,新东方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同时登陆美国和中国香港两个资本市场的教育机构。

早在2000年,新东方就开始了“互联网+教育”的探索,当年成立了新东方教育在线,开展远程教育业务。2005年,新东方教育在线重组为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推出新东方在线等在线教育平台。2006年9月,新东方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中国大陆首家在美国上市的教育机构。2014年,新东方启动了“更换基因计划”,在互联网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布局和投资,如成立在线直播网站酷学网等。俞敏洪曾表示,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发展互联网教育业务的核心阵地,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未来。将新东方在线分拆出来,让其独立运营,准备走一条属于自己的IPO之路。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分拆后的新东方在线曾在国内新三板短暂挂牌。

新东方在线在香港上市离不开母品牌新东方的背书和巨大支持,新东方在线的业务发展也与新东方的发展密不可分。有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的在线教育行业,面临着规模扩张与成本控制之间的矛盾。新东方在线能够年年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成为行业里为数不多的盈利的在线教育机构,核心原因就在于其天生拥有母公司新东方所赋予的超强品牌力、研发及管理经验。

公告显示,新东方在线股份发售净筹15.672亿港元,其中约30%将投如员工招聘及培训活动。新东方在线联席CEO孙畅在香港路演时表示,新东方在线未来会在北京、武汉、西安、成都建立教师中心,大规模招聘中国最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并将其培养成为网络教师。

值得关注的是,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亲自参加了新东方在线在香港、纽约两地的路演。除了新东方在线是新东方旗下子公司之外,他个人也参与了新东方在线的第三轮融资,此举是为了表达实实在在做在线教育的决心。

俞敏洪认为,新东方在线在港交所上市,不仅使新东方拥有了比较丰富的资金来促进在线业务迅速腾飞,使新东方品牌IP能够尽快进入在线的各类业务为孩子们服务,同时也为新东方品牌IP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对在线相关的内容、技术、系统、平台进行整合和并购,为新东方品牌IP布局全面的教育体系起到关键作用。未来,新东方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资本、资源的力量,继续以教育产品和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科技为驱动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价值,推动中国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孙畅表示,新东方在线能于港交所主板上市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对于新东方的发展来说,新东方在线的上市同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体现了新东方在互联网教育领域十几年深耕细作的成果。它是影响新东方今后发展方向的重要战略部署,也为新东方未来引领和推动行业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

新東方同时登陆美国和中国两地资本市场意味新东方将拥有海外、国内两种优势,开启资本化的全新阶段。国际化资源与本土化资源的有效配合,也将为推动新东方和中国教育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拉卡拉第三方支付第一股

2019年4月25日,拉卡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以下简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为300773,发行价格为每股33.28元。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在上市致辞中表示:“拉卡拉是我倾注心血最多的公司,我希望把拉卡拉打造成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

孙陶然指出,拉卡拉做一家受人尊重的公司要有3个标准,第一是在拉卡拉所在的领域数一数二,第二是希望每年有30%左右的复合增长,第三是要成为一家受员工尊重、受同行尊重、受社会尊重的公司。

作为国内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此次拉卡拉上市可谓是“第三方支付第一股”,其的上市之路备受关注。创办于2005年的拉卡拉多年来深耕线下收单业务,专注于为企业用户提供收单服务和向个人用户提供个人支付服务,此外拉卡拉还以丰富的第三方支付运营经验,向客户提供第三方支付衍生服务,在2015年度首次扭亏为盈,此后公司业绩出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拉卡拉营收突破50亿元,同比暴增103.91%,实现归母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27.7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技术的崛起,扫码支付风靡市场,所以很多人看衰传统支付,以为像拉卡拉这样拥有POS机终端的支付企业生存空间堪忧。然而,拉卡拉用实际行动说明,POS机等传统支付企业只要抓住行业广阔的市场前景,拥抱技术和创新,一样可以在支付大潮中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在扫码支付等新兴支付方式大行其道时,拉卡拉大胆革新,针对传统支付行业收款效率低、收款渠道单一等诸多痛点,在收款方面,推出智能POS机,不仅可以实现对银行卡的一机受理,并且对扫码支付、挥卡付、NFC支付、手环支付等所有新兴和高科技支付打包受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商户收单的效率,满足了消费者多元化的支付需求。

艾瑞咨询发布的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分析显示,线上流量增长开始出现下滑,线下消费的规模和交易额则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且未来智能支付终端将从传统的支付工具演变为集支付功能、数据收集、运营管理、增值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商户服务平台。

针对这一趋势,拉卡拉已先行一步,在提供支付业务的基础上,很早就开始布局增值运营服务,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开发出适合商户日常经营所需的各种服务,从帮助商家收单成功向帮助商家做生意过渡。

为响应国家对便民服务和公共领域的支付需求,拉卡拉实现了对港珠澳大桥上20多个收费站的覆盖,并作为收费终端,支持扫码、刷卡(包括信用卡和借记卡)、云闪付等所有主流支付方式,为大桥上过往车辆通关的速度和稳定献上了一份有力保障。

孙陶然表示,拉卡拉要打造的是一个共生生态系统,新的业务和增长点一直在培育中,目标是把拉卡拉打造成为一流的综合性金融科技集团。

如今,第三方支付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支付企业需要把关注点放在科技创新和提高服务水平上,才能在行业内持续渗透,获得长久发展。拉卡拉作为收单端的头部企业,未来还将与账户端、转接端一起,共同构筑底层统一、用户导向的业务共生体系。

瑞幸咖啡全球最快IPO纪录创造者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每股17美元,共募集资金6.95亿美元。

2017年10月31日成立,2018年1月1日试运营,2018年5月8日正式运营,2019年5月17日正式上市,瑞幸咖啡不仅刷新全球最快IPO纪录,亦正式成为登陆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新零售咖啡第一股。IPO首日瑞幸咖啡一度大涨50%,不过随后涨幅回落,收盘报 20.38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9.88%,市值为47.4亿美元(约328亿元人民币)。

抓住风口,烧钱扩张,迅速上市……瑞幸咖啡在资本市场上发展的速度令人瞠目结舌。瑞幸咖啡由神州优车集团原COO钱治亚创建,主要通过旗舰店、悠享店、快取店和外卖厨房店的差异化门店布局,以及堂食、自提和外送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在国内咖啡市场掀起巨浪。

IPO之前,瑞幸咖啡除去获得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神州租车董事局主席陆正耀个人的天使轮投资之外,还分别在2018年7月、12月和2019年4月获得三轮共计5.5亿美元融资。三轮投资方主要包括BlackRock、愉悦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君联资本等。

瑞幸咖啡CEO钱治亚表示:“IPO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瑞幸咖啡今后会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门店拓展以及品牌建设和市场培育方面进行持续的大规模投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坚持高速扩张战略并坚守品质。”

纳斯达克亚太区董事长Bob McCooey表示:“瑞幸咖啡的业务核心注入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其新零售模式能够打破传统咖啡店的现状。我们很高兴看到其加入纳斯达克家族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行列。”

瑞幸咖啡招股书披露:2018年公司净收入为8.4亿元,净亏损为16.2亿元;2019年截至3月31日一季度净收入为4.8亿元,净亏损为5.5亿元。15个月内,瑞幸咖啡累计用户数1687万、销量 9000万杯,复购率54%,获客成本已经从最初的103.5元降至2019年一季度的16.9元。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看似仍然巨亏的数字背后,实际收入同比大幅增加,瑞幸亏损率(亏损/营收)开始收窄。这说明瑞幸此前采取的系列营销虽然有争议,却相对高效,品牌口碑開始发挥效力。而在获客成本走低的背景下,复购率能达到54%,这对于进入市场仅1年时间的瑞幸来说,新用户的黏性可以说达到预期,甚至是超预期的。

此外,截至2019年一季度,瑞幸咖啡快取店(自提门店)达到了2163家,占总门店数2370家的91.3%,打破了外界认为瑞幸仅仅是“外送咖啡”的认知。

如果将瑞幸咖啡的成功仅视为营销的胜利,则低估了它的实力。它的营销确实非常出色,从告知方式到与用户连接的方式屡出新招,广告也铺天盖地。但这只是术,它真正的实力在于创始团队对一个行业的成本重置能力和对消费者的洞察力。

大钲资本创始人黎辉认为,瑞幸咖啡首先从效率上改变了传统的餐饮连锁;其次改变了餐饮连锁的成本结构,节省了大量成本;最后,很好的运营团队把这个商业模式顺利落地。

瑞幸咖啡这匹咖啡品牌界的黑马用仅仅一年半的时间,从默默无闻、零起步的创业公司发展为纳斯达克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亚洲公司。它向所有人诠释了与众不同的咖啡新零售模式,也打破了传统的咖啡格局,实现了消费升级、产品升级与创意营销的融合。

翰森制药港股上市市值最大的医药股

2019年6月14日,翰森制药正式登陆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其以每股16.30港元开盘,计划募资约为78.61亿港元。截至开盘当日16时,股价为每股19.50港元,总市值达到1112.65亿港元,超过了药明康德(2019年6月14日其总市值为1053.06亿港元)成为港股市值最大的医药股。

翰森制药募集资金的45%用于研发项目、扩充研发团队及技术投资;25%用于生产体系,建设新生产线,升级现有生产设施并提高其自动化水平;20%用于加强销售及学术推广;剩余10%用作其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翰森制药是注册地在开曼群岛的一家境外公司,其经营实体为江苏豪森药业集团(以下简称:豪森药业),翰森制药通过间接方式持有豪森药业100%股权。豪森药业官网资料显示,豪森药业成立于1995年,致力于中枢神经系统、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和心血管六大领域并取得长足发展,是中国排名前列的研发驱动型制药公司,也是中国制药公司中研发团队规模较大的公司之一,公司在上海和连云港建有两个研发中心,拥有研发人员1200多名,拥有多个国家级研发称号,包括国家级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国家重点实验室。2018年,豪森药业获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20强榜单第2名。豪森药业在研产品有近百种,其中包括6种已经进入临床II期试验或更晚期阶段的1.1类新分子实体创新药。

豪森药业计划于2020年前推出近30种药物,其中包括15种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重点在研药物(包括4种1.1类创新药及8种具有首仿潜力的仿制药)。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肿瘤、抗感染、糖尿病等四大领域的产品处于领先地位,也关注消化道、心血管治疗领域。在上述六大治疗领域的2018年中国药品总销售额中,豪森药业占有62.1%的市场份额。

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16、2017、2018年,翰森制药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33亿元、61.86亿元和77.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76亿元、15.95亿元和19.03亿元。三年间,翰森制药的毛利率均保持在92%以上,分别为92.69%、92.64%和92.19%。

而翰森制药与A股的白马医药股恒瑞医药牵连颇深。其招股说明书显示,翰森制药第一大股东为Stellar Infinity,持股75.66%,而Stellar Infinity是Sunrise Investment的全资子公司,由家族信托Sunrise信托受益人孙远和对信托有影响力的钟慧娟共同持有,孙远是钟慧娟、孙飘扬的女儿,也是翰森制药董事会执行董事。钟慧娟是豪森药业现任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翰森制药控股股东,是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的妻子。

业内人士认为,市值到达千亿港元且研发管线齐全、企业经营良好的翰森制药上市,或会重构港股生物医药板块的格局。

中信出版首家新三板国有出版公司再登A股

中信出版集团作为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国有出版公司,于2019年7月5日成功登陆A股市场,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为300788,发行价为14.85元/股。

早在2015年挂牌新三板时,时任中信出版集团总裁的王斌就曾表示:“我们面临一个转型时期,集团将全力从一家传统的出版社转型为一家内容创意传播公司,以品牌愿景、创意能力、内容与技术融合的手段,在相互隔膜的读者群里做真诚的呼唤者,在这个信息洪盛庞杂的世界里做思想的领路人,在这个行业做慨然从容的先锋者。”

中信出版集团作为一家由单体社发展而来的出版集团,在新世纪的近二十年间以其独特的业务模式和自我进化的勇气不断裂变,以经管类书籍为起点逐步扩张到大众出版的多个品类,成为国内大众畅销书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并塑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矩阵。

中信出版集团上市的样本价值和产业意义远不止于此。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如此評价中信出版集团:“中信出版集团是在改革开放中诞生的,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和出版宗旨,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一方面引进国际先进科研成果和管理经验,服务国家建设;另一方面,跻身国际主流出版商行业,对外输出版权,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其组织方式以及进化节奏重塑了出版机构的商业逻辑,成为出版行业改革发展的标杆企业。”

时至今日,出版集团上市已不再是新鲜事。在中信出版集团之前,伴随着出版业转企改制和市场化进程,16家出版企业登陆A股。不仅如此,创业板要求上市公司单一主营业务,主要扶持高成长性、创新性的中小企业,这要求中信出版既要继续坚守出版主业,也要求公司必须通过持续创新在未来实现内容业务的高速增长。

但除了中信出版集团以外,国有出版集团主阵地一直都是教育出版领域。大众出版领域则几乎都是新经典、磨铁、读客等民营图书公司的天下,唯有中信出版能够在大众出版领域不断掀起风浪,在市场中建立起品牌号召力和读者认知度。其中,“中信童书”板块从零发展,2018年营收达2.30亿元,逐渐成为拥有“知学园”“如果童书”“红披风”等子品牌的中信少儿出版事业群。

“我们要用基于用户的文本逻辑来规划业务,去把握文化产业根本的规律。” 王斌说。据介绍,中信出版集团此次发行募集的9.6亿元主要用于“内容+”知识产权投资与运营平台建设项目、智慧生活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运营体系升级改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并以此作为锚点,从传统出版企业向知识服务与创意传播公司转型。王斌说:“我们没有教材,所以我们必须创新,围绕着效率和企业的逻辑去做新商业模式的选择。”而这也是王斌眼中中信出版集团此番上市的最大意义所在,即用更大的使命担当,以目标为导向,让资本服务于文化产业,认真地去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

近年来,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其他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媒介的传统认识和消费理念,也对传统出版物的生产方式、运作流程和销售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出版乃至内容行业的运行逻辑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模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出版业逐渐丧失了“定义社会议题”的能力与权力。实际上,中信出版集团已经开始了自己新的突围,其积极布局数字阅读市场,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运营商阅读产品包以及通过与电子阅读平台运营商合作推出电子书产品,以适应行业变化。另一方面,中信出版集团通过IPO募投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自身的品牌内容优势,让精品知识产权的运营向上下游延伸,加强对优质内容资源的挖掘、发现与品牌布局。

三只松鼠国民零食电商品牌第一股

2019年7月12日,三只松鼠正式登陆A股市场,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300783,发行价为每股14.68元。上市敲钟者并不是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章燎原或者股东代表,而是三只萌态可掬的松鼠人偶。

2012年,三只松鼠创始人兼CEO章燎原带领几名创业初始团队在安徽芜湖创建三只松鼠品牌。三只松鼠的品牌一推出市场,便出手不凡,成立不到一个月,便获得IDG资本1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从2012年6月的第1笔订单到2016年全渠道销售额超过50亿元,亮眼强势的表现让三只松鼠备受资本青睐。三只松鼠在2012至2015年期间完成四轮融资后,估值已超过30亿元。

2017年3月,三只松鼠第一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就在人们以为三只松鼠IPO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三只松鼠却主动提出中止审查,原因为“签字律师辞职”。在当年10月底,三只松鼠第二次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IPO申请恢复正常审核。然而当年12月8日,鉴于三只松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此次申报审核被取消。

俗话说事不过三,三只松鼠在两度IPO受挫后,转机终于来了。2018年6月25日,证监会网站显示三只松鼠进入IPO排队阶段,2019年5月16日,其IPO申请通过,拿到A股通行证。

凭借“坚果”“线上”起家的三只松鼠从未停止探索。其成功上市后首份半年报显示,目前,其已经完成从坚果品牌向全品类零食品牌的转变,线下投食店以及能够便利触达用户的联盟小店与主流电商平台、社交电商、阿里零售通平台、自营APP、团购等共同构筑起全渠道营销模式,实现对各类消费者群体的深度覆盖。

全品类、全渠道背后,三只松鼠加快从电商品牌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企业转型,通过掌握的大数据,数字化改造并赋能传统供应链,在原材料供应、食品安全检测、产品分装、储存保管、运输、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建立更完善的质量控制及管理体系,实现供应链的前置和组织的高效率,进一步提升食品行业生产效率,创造让用户可感知的价值,打造“造货+造体验”的核心能力。

三只松鼠能够在7年间从一个电商品牌做到上市品牌,不仅因为借助了互联网和地方政策的支持,更重要的原因是其自身的不断改革创新,用创新驱动企业快速发展。其产品也在不断升级迭代中逐渐完善,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明星产品。以三只松鼠畅销的每日坚果产品为例,从推出第一代“能量果仁”、第二代“微微一笑很坚果”、第三代“3次方”每日坚果到现款每日坚果,产品品质在屡次研发迭代中更趋完善,年销2亿袋,占据天猫平台同款产品销量的25%。在与市场一线企业合作过程中,三只松鼠牵手世界各地优质原材料供应商,率先应用低聚果糖真空浸渍技术取代果干传统生产制作工艺,较大程度地保存水果中的原果酸和肉质纤维,而且在产品中不添加任何色素、柠檬酸与甜蜜素。另一款产品草本味纸皮核桃采用6种天然草本精华浸泡,告别传统核桃的苦涩,口感清新甘甜,引领行业风潮,使得草本味成为增长最快的风味,成功赢得更广泛的低线市场,真正做到消费群体最大化。

凭借年轻化、时尚化、潮流化的包装设计,以及集风味、趣味、鲜味于一体的优质零食,三只松鼠还在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

斗鱼圆梦直播赛道

斗鱼TV(以下简称:斗鱼)是一家弹幕式直播分享网站,为用户提供视频直播和赛事直播服务。斗鱼的前身为ACFUN生放送直播,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更名为斗鱼TV。目前,斗鱼以游戏直播为主,涵盖了娱乐、综艺、体育、户外等多种直播内容。

得益于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斗鱼的融资速度也非常迅速。2016年3月15日,斗鱼获得腾讯领投的超1亿美元B轮融资,5个月后,斗鱼再次宣布完成15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凤凰资本与腾讯领投,2017年11月,斗鱼宣布完成了D轮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随后引发业内对其即将上市的猜想。2018年初,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说,有知情人士称斗鱼直播计划在2018年进行IPO,首次公开募集3至4亿美元,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将担任斗鱼首次公开募股的联席主承销商。然而,直到2019年4月底,斗鱼才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预计融资规模5亿美元。

2019年7月17日,斗鱼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OYU”,募资金额约7.75亿美元。其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斗鱼直播业务、广告与其它业务的比重分别为90.9%、9.1%。斗鱼通过在电竞上下游展开的多元化商业变现探索,收入结构已经得到一定的优化,同时斗鱼更希望抓住时下的年轻群体,比如在主题为“青春不一YOUNG”2019年度斗鱼嘉年华上举办了DOTA2水友赛、DNF主播挑战赛等多场互动赛事,吸引了英特尔、京东、苏宁等众多科技和游戏厂商入驻。不难看出,斗鱼在寻求不同的商业变现渠道,或许将突破主播礼物分成和流量广告两种变现模式,“多元的结构,稳定的收入”已成为斗鱼的新名片。

斗鱼高级副总裁苏明明表示:“目前,我们是游戏产业链里面向用户的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的游戏开发商、发行商要和我们进行相应的合作。我们希望在游戏产业链以及与游戏相关的商业模式上有所探索,增加这方面的收入,这是斗鱼未来追求的重点。”

斗鱼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提供更多优质电竞内容,继续增强技术和大数据分析能力,提升用户体验和運营效率,并加大营销力度,以提升品牌影响力、扩大用户基数。

高额的主播费用、版权成本以及带宽成本令不少直播平台出现关停潮,如熊猫直播、火猫直播以及光圈直播等。随着斗鱼的上市,中国直播行业里的头部公司已悉数完成了上市,直播行业的竞争趋于良性。另一方面,随着电竞内容占比逐渐提升,直播平台借电竞赛事推行付费观看等盈利模式将迎来“红利期”,在用户付费习惯养成后,平台的付费用户数及付费率将会有较大提升。

伴随数字化进程,直播行业的风向也逐渐发生变化,直播行业正在从以盈利为中心走向以用户为中心,从追逐短期收益走向探寻长期价值,从单向输出走向聚合共建。面对即将到来的5G商用,斗鱼也已经提前试水:与华为、中国移动合作,开启“5G+VR”高清直播。在内容方面,斗鱼如今也已开始向科技、教育、体育、娱乐、短视频等多种直播内容拓展,以此吸引用户,提升用户黏性,力求挖掘更多价值。

中国飞鹤港交所历史首发市值最大乳企

2019年11月13日,中国飞鹤正式在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挂牌上市,以发行价计中国飞鹤(以下简称:飞鹤)市值超过670亿港元,其也成为港交所历史上首发市值最大的乳品企业。但其仅上市一个星期,沽空机构GMTResearch就发布了针对飞鹤的做空报告。GMT认为飞鹤自2014年以来成倍的增长存在诸多不可确定性,因而质疑其未来发展可持续性。对于GMT的做空,飞鹤立刻紧急停盘并做出了回应,于次日针对GMT的报告质疑一一回复,随后复盘,飞鹤股票大涨。

创立于1962年、起家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飞鹤以品质为根基,以研发创新为核心,是首个打造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专属产业集群的企业。其对研发创新持续投入,进行多元化业务布局,以“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的品牌宣传奠定了差异化产品形象,也成就了中国知名奶粉品牌地位。

2003年,飛鹤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乳品企业。2005年,飞鹤成功转板到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中小板市场交易。2013年,飞鹤董事长冷友斌联合摩根士丹利以每普通股7.4美元的价格,总计1.46亿美元,使飞鹤退市完成私有化。退市之时,曾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飞鹤退市意在对公司进一步整合包装之后,重新登陆资本市场。

2017年5月,飞鹤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主板上市。2017年12月,飞鹤又瞄准了大健康产业,以2800万美元成功收购美国第三大营养健康补充剂公司Vitamin World,但也因该收购事宜,暂缓港股IPO。而后于2019年7月,飞鹤带着优异的业绩再次谋求在港交所上市,这次已是飞鹤在港交所第二次递交招股材料。经过多年的筹备,如今的飞鹤对于港股IPO,很明显是有备而来。此次飞鹤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飞鹤的收入规模从37.24亿元增长至103.92亿元,3年平均复合增速为67%,净利润由4.06亿元增长至22.42亿元,3年平均复合增速更是高达135%。

从一系列数据可以看出,飞鹤赴港上市具备了足够的底气。营收和净利润同步增长的背后,飞鹤正在加速多元化和国际化布局,随之而来的是销售和经销开支的逐年激增,现金流承压,这就使得其上市融资的必要性愈发凸显。IPO自然是一条募资的好途径,也将进一步推动其多元化市场战略的发展。

产品品质是企业壮大的根本,奶粉企业更是如此。冷友斌公开表示,从宏观的层面来看,飞鹤的成功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以及黑龙江省给予的利好政策。从飞鹤的内部来看,其经验可以总结为六点:品牌能力、产品能力、渠道能力、管理能力、团队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其中,品牌力是最重要的。

婴幼儿奶粉并不是普通的快消行业,它对企业的软硬实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一个企业和品牌的成功并不仅能靠一次成功的营销就能获得,而是要靠每个阶段的一步步努力累计起来。随着飞鹤的成功上市,以其为代表的国产奶粉品牌已经拥有持续增长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和国际巨头在高端、超高端奶粉领域开展正面竞争。

阿里巴巴一场历时六年的“回家”之旅

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算是一个早就许下的约定。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考虑整体上市时,首选的上市地点是香港,但当时的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认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属于“同股不同权”,阿里巴巴不得不选择去纽交所上市,因此创造了美股最大IPO纪录。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表态:“赴美上市那天就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这个想法没有变过。”2018年4月,港交所进行了上市机制改革,即为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等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以及寻求以香港作第二上市地的中资及国际公司设立新的上市渠道。

2019年11月1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网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成为首家同时在美国和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挂牌交易代码为9988。相较于发行价176港元,阿里巴巴开盘价每股大涨了6.25%。截至上市当日收盘,阿里巴巴股价上涨了6.59%,报187.60港元,全天成交139.96亿港元,市值40121亿港元,远超腾讯3.20万亿港元,成为香港新股王。

“2019年,阿里巴巴迎来了一个重要里程碑。此次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应是阿里巴巴的‘回家之旅。”在港交所上市当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这样表示,“感谢港交所过去的创新、改革,实现了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宿愿。”

据了解,阿里巴巴业务涵盖电商、云计算、金融服务、物流、本地生活服务等,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新经济的旗舰和全球化“数字经济体”,是服务全球数以千万计企业、十多亿消费者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张勇曾透露,阿里巴巴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中小企业盈利。

不难看出,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其重要目标是资本全球化。通过在全球多地资本市场上市,支撑阿里巴巴多元业务在全球化的布局和拓展进程,这对于阿里企业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谋求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上市是2019年IPO的焦点。分析人士指出:阿里巴巴成功回到香港上市带来以下三点有益的启示:一是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化和全球化时代,企业要向阿里巴巴学习,坚持做大做强主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借助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快速发展壮大;二是证券交易所与金融监管部门要适应科技创新、互联网经济发展趋势和市场主体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上市制度与规则,适时适度作出调整,改革和完善交易制度与规则,更新监管理念、调整监管方式;三是国家要制定和完善有关促进互联网新经济、科技创新、数字经济、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创新发展的、具有前瞻性和包容性的战略与政策,对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等要有包容性,给予政策鼓励和扶持,积极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持续打造核心竞争力。

阿里巴巴回到香港或许只是其“回家”的中继站,未来它将在合适时机回归中国内地市场,完成“回家”全程。按照这一逻辑,阿里巴巴在纽约和香港上市之后,或许也将开启进军新加坡、伦敦、法兰克福等国际资本市场的“新长征”。这是值得期待的“阿里巴巴故事”,也是值得期待的“中国数字经济故事”。

邮储银行近十年A股最大IPO

2019年12月10日,邮储银行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代码为601658。其招股书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资产规模达到10.11万亿元,超过了10万亿元的整数关口,如此庞大资产规模让A股迎来近十年来最大的一笔IPO。

郵储银行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其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其39719个营业网点覆盖中国99%的县(市),该银行也是全球网点数量最多的银行。

邮储银行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邮政储蓄,其历史可以追溯至1919年开办的邮政储金业务。2012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9月,邮储银行在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上市。2017年8月,邮储银行宣布拟申请A股发行。

邮储银行在成功登陆A股市场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其股票价格持续稳健运行创造出诸多积极因素,也为资本市场改革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此前浙商银行、渝农商行上市首日都表现不佳,并跌破发行价。近期银行股板块整体走势也影响到一些投资者对邮储银行上市后股价走势信心。为此,邮储银行在上市之际重启“绿鞋机制”,这是近十年来A股市场首次启动此机制。在A股的历史上,在发行过程中引入了“绿鞋机制”的有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光大银行,此次邮储银行是A股历史上第四次引入“绿鞋机制”的A股发行。

“绿鞋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股票价格的持续稳定运行。换言之,在邮储银行上市后的30天内,若出现股价不高于发行价的情况,承销商将会从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以实现稳定股价的目的。此次邮储银行的“绿鞋”资金约为43亿元,将为邮储银行后市表现“保驾护航”。

此次邮储银行的上市,合计共有8家战略配售对象参与IPO发行,具体包括华夏基金、嘉实基金、汇添富基金、易方达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全国社保基金及央企产业投资基金。参与战略配售的基金对象都具有雄厚的实力,而战略配售基金的积极参与也显示出其对邮储银行的投资信心。

邮储银行成功实现A股上市,标志着国有六大行“A+H”两地上市正式收官。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国有六大行的实力与影响力非常高,且属于国内市场非常优质的上市公司。邮储银行的正式上市,意味着投资者可选择的优质上市公司又多了一家,中长期的投资价值也值得期待。

中信建投银行首席分析师杨荣认为,邮储银行应该享受到较大的估值溢价:第一是资产质量的溢价,邮储银行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合计只有1.5%左右,而且没有存量的风险敞口,逾期贷款占比只有0.65%;第二是零售端的溢价,零售贷款占比54%,零售存款占比86%,无论是资产收益率还是负债成本率都在可比同业内有优势;第三是业绩高增长,未来其预计净利润增速有望维持在15%左右,增速遥遥领先可比同业。

除此之外,邮储银行近年来分红比例逐年提高,2018年度已经达到30%。分析人士认为,随着资本金的进一步夯实,邮储银行的增长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将继续维持与同业可比且具有竞争力的分红水平。

猜你喜欢

飞鹤斗鱼新东方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新东方油墨有限公司
飞鹤加快品质创新推动品牌价值发展
业绩增速放缓飞鹤能否维持高毛利率
斗鱼
中国乳业的飞鹤样本
小斗鱼
斗鱼
乐博乐博获新东方千万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