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睾丸鞘膜多发性纤维假瘤1 例报告

2020-03-27柳建明邓军洪欧阳斌黄亮亮谢景轩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假瘤鞘膜附睾

柳建明 邓军洪 石 华 欧阳斌 黄亮亮 谢景轩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男性专科(广东广州 510180)

睾丸鞘膜多发性纤维假瘤是一种多发性炎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较为少见,我院2018 年7 月收治1 例,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3 岁,发现阴囊内肿物3 年入院。病初,偶然发现阴囊内有一硬结,绿豆大小,此后逐渐增大增多,病程中无畏寒发热,无午后潮热,无咳嗽咳痰, 无消瘦,无阴囊疼痛及麻木感,无尿痛及肉眼血尿。 查体:左侧阴囊底部、附睾周围可触及数个大小不等的肿块,绿豆到花生米大小,质地坚硬, 表面光滑,无触痛,结节与睾丸能够分开。 结核抗体及PPD 试验均阴性。 超声示:双侧睾丸、右侧附睾大小形态正常,左侧睾丸鞘膜腔内多个异常回声团, 较大者约直径1.5cm, 内为低-等回声,分布欠均质,与左侧附睾分界不清,无明显血流信号。 CT 示:左侧睾丸鞘膜增厚并多发结节,较大者约1.4cm×1.0cm,边界清,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仍持续强化,考虑为睾丸鞘膜多发纤维假瘤。 术前检查精液未见明显异常。

术中所见(图1):鞘膜脏层可见二十余个大小不等的球状肿块,色灰白,有些肿块呈串珠状排列,最大者直径约1.5cm,表面光滑,质坚硬,向鞘膜腔内突出,未侵犯睾丸附睾及鞘膜外, 切开肿块可见其内有少量脂肪,遂行连同鞘膜及结节一并切除。术后病理提示(图2):纤维组织增生伴广泛玻璃样变性,间质小血管增生,并见多灶淋巴细胞浸润,诊断为炎性纤维假瘤。

图1 可见二十余个大小不等的球状肿块,颜色灰白,有些肿块呈串珠状排列

图2 纤维组织增生伴广泛玻璃样变性、间质小血管增生并见多灶淋巴细胞浸润

术后随访情况:术后一月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无出血、血肿形成,术后半年到一年未见复发,复查精液基本正常。

二、讨论

鞘膜纤维假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 为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 不是正真的肿瘤。 常继发于外伤或炎症,多发年龄20~40 岁,病变呈弥漫性或结节性,结节可为多发或单发,大多发生于睾丸鞘膜,对男性生育无明显影响。 本例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多发,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瘤体大小不一,结节质韧,无压痛,向鞘膜腔内生长,能在睾丸表面滑动,无明显粘连。 在诊疗过程,详细的体格检查结合超声、CT 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并需要与生殖系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宜,手术方法多为保留睾丸、附睾的多发性结节和睾丸鞘膜切除术,无需行睾丸附睾切除。 该病预后好,不易复发,少数复发者可再次手术。

猜你喜欢

假瘤鞘膜附睾
寰枢椎脱位伴齿突后假瘤诊疗的研究进展
睾丸鞘膜结石一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患了睾丸鞘膜积液该如何治疗?
小肠多发钙化性纤维性假瘤误诊一例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穿刺易出现并发症的肺部炎性假瘤的影像学特征
人附睾蛋白4(HE4)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高频超声对附睾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
外环口微小切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