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舒筋活络” 力促农民增收

2020-03-27刘爱斌唐礼林柏钰铃江苏省宝应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宝应县农户农民

刘爱斌 唐礼林 柏钰铃/江苏省宝应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十三五”以来,宝应县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全面落实各项惠农和帮扶政策,全县农业生产、农民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是把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良机,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前提基础,以有效发挥政府作用为重要保障,大幅强化政府对农民增收的倾斜性支持力度。

重塑农村的吸引力和活力。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农村留住人才的基本条件。宝应县通过“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共计铺设道路267.18公里,惠及全县14个镇(区),将原有的土路铺设成水泥路,改变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并通过美丽乡村、田园乡村、康居乡村、优美乡村以及公共维护服务等建设,将破损的道路重新修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完善,原本杂乱无序的状况得到改善。二是吸引能人志士返乡回流。宝应县正在积极尝试以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更多公务人员回到农村老家挂职任职,积极打造服务平台,依托安宜镇、开发区等发展集聚区和优势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督促人社部门组建农村就业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标准高、服务优、作用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引进专业服务管理人才,鼓励更多有为青年加入农村党组织建设中,吸引更多能人回乡发展,从而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宝应县计划在全县256个村(居)挂牌设立“创业指导站”和“职业指导工作室”。

强化农民自我创业增收功能。针对存在的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和观念落后、职业技能差、产业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和劳动力结构单一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法规和制度,努力做好农民增收工作,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一是创新培训模式。采取“以需定培和以培供需相结合”的做法,做到农村劳动力需要学会哪些技能和知识 ,或者什么样的职业和技术需要哪些方面的农村劳动力,就设置什么样的专业,就发什么样的专业技能证书。二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县级财政可安排专门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组织利用好各种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中介服务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并由农民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 以提高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训效果, 改变目前农村劳务人才培训不足的状况, 为农民运用科技增收提供较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支持。

宝应县射阳湖镇荷园 姜 华/摄

突出“志智双扶”精准扶贫。一是做好扶贫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纸、微信等公共媒体,开展典型宣传活动,引导和激励低收入农户重拾信心、激发斗志、提升能力,变“政府要我脱贫、要我奔小康”到“我要脱贫、我要奔小康”。二是做好教育扶贫。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宝应县财政计划安排扶持资金400万元,对有创业意愿、有创业项目的低收入农户提供贷款、贴息,鼓励支持低收入农户发展高效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淘宝及其他服务产业项目,同时宝应县委农工办积极与相关部门、企业联系,采集一批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特殊对象户劳动力就近稳定就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帮助劳动能力弱的对象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充分依靠农民的内生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宝应县扶贫办与县教育局共同拟定低收入农户学杂费减免实施细则,全额免除低收入农户子女学前至高中阶段学杂等费用,对因学致贫的农户,加大教育扶持力度,阻断贫困家庭代际相传。三是全面推行“三保五助”。宝应县进一步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因户施策,制定出台以“三保五助”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围绕“保基本生活、保危房改造、保基本医疗、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助创业意愿实现、助巩固脱贫成果、助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等重点领域、重要环节,有力、有序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依靠市场主体、围绕市场需求发展生产,立足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不断发挥区域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实现差别化、品牌化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二是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要夯实产业基础,拓展农业多重功能,充分挖掘农业农村资源的价值优势,确定适宜的发展模式,发挥宝应县“四水”特色、培育特色产业群,结合宝应县有利环境,依托较成熟的产业带动周边企业、农庄、生态园等同步发展,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现代农业理念,联合财政局、人社局、农机局等部门联动从人财物各方面给予支持,加强探索,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更加成熟和完善。三是坚持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增强数字化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各环节融合与应用,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订单农业等业务,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

着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一是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解决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全面到位、村组织出面负责和解决土地流转和土地流转不规范问题,明确农民土地财产权利,严禁行政违法调整。贯彻好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的实质,确认生的不增、死的不减原则,不再搞重新分配。二是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尽快研究制定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重点环节等。加强对改革后建立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实行“多予少取”,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股权设置后,采取“量化到人,固化到户”的管理模式,以户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出具股权证书,作为其占有集体资产股份、参与决策管理、享有收益的有效凭证。三是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根据土地流转必须规范化、程序化要求, 制定相关法规,做到有法可依。管理工作坚持公开、公正、透明、依法监管原则。土地转让收益,不论农民选择何种发展道路,产权都应明确落实到人,切实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以利农民增收。四是构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府在继续稳定增加支农信贷资金扶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合作性经营组织性质,定位于向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发展,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在农民土地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实行农民房产抵押,探索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进一步提供宽松、优惠的贷款条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拓宽信贷资金支农渠道。□

猜你喜欢

宝应县农户农民
宝应县推行“加减乘除”工作法
《静物》(速写)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村居民大病保险实施现状调查研究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