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
2020-03-27黄亮亮
黄亮亮
(江西省地矿局赣东北地质大队,江西 上饶 334000)
地质灾害主要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而且在两者双重作用的情况下,导致地表岩石和土层一定地质问题严重,人类在进行各项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若不够重视所产生的影响,过度的进行矿产资源开采,从而导致地质灾害的形成,不利于保证人类生命安全,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结构。因此,在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撑下,应该强化对地质灾害处理的重视,保证地质环境,适当的运用多种防治策略,最大化发挥其作用与优势。
1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
1.1 以预防为主
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来讲,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为了能够有效将地质灾害预防,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避免出现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该以预防为主,严格遵循这项原则,有效对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并根据灾害的等级及情况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预防方案,参考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及时做好优化,减少灾害的损失,全面发挥预防的效果。
1.2 以人为本
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经济损失并杜绝人员伤亡,并且将人员生命安全作为重点。因此,在实际开展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安全标语(如下图1 所示),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进行有效保护。而且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实时掌握灾害的等级,这样有利于制定针对性防治方案,使得地质灾害的治理效果不断提升。
1.3 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整合
由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而且防治的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要想提高防治的效果,则应该事先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整合重点防治及全面规划,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有力帮助。只有及时做好防治工作,才能够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在防治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目标及实施策略,并且需要在地质灾害防治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证,严格遵循各项原则,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图1 安全标语
2 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2.1 建设监测预警体系
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来讲,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则应该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制定针对性处理方案,尤其是针对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帮助,同时能够不断创新防治对策,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说,监测已经体系在建立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强化对各项工作的重视,这样可以完善国家预警,并适当的将多种先进技术设备融入到实际监测工作当中,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帮助,避免受地质影响而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
2.2 调查区划建设进程
要想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不仅需要建设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应该对区划建设的重视,严格对地质灾害区域周边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状况,对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进行分析,规划各项工作的同时,预测危害程度等级,为后期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而且工作人员还应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建设工作,维护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1]。
2.3 搬迁治理机制的开展
在接到灾害预警信息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到现场进行勘察,结合数据信息对灾害等级进行确定,有效发挥多种防治措施的效果,了解地质灾害的设计范围,针对威胁当地区域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情况,为了能够减少损失,则应该开展搬迁治理方案,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
2.4 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理
地质灾害防治治理不仅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应该加强对应急处理方案的重视,确保可以不断做好分析与优化,对突发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与控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有效控制突发灾害,严格遵循地质灾害防治处理流程,确保应急处理方案的效果可以有效发挥,避免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失。
2.5 强化对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视
在现有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基础上,要想有效对地质灾害问题进行处理,还应该联系以往地质灾害处理的状况,深入研究科学技术,促使科学技术可以得到持续优化,广泛的融入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中,有效控制地质灾害所产生的影响。与此同时,为了最大化发挥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在重视自身的责任,深入到灾害区域全方位勘察,对监测预警体系进行优化,制定相对较为完整的处理方案,降低多种影响因素,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帮助。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在深入研究科学技术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基础预警系统及灾害原因判定系统进行优化,并制定针对性模拟方案,保证结构的完整性,运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手段及机制,不仅可以对灾害进行有效治理,同时可以为灾后重建提供有力依据[2]。
3 地质环境的应用
3.1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地质环境有着一定的差距,技术工作人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仅凭自身工作经验,必须要强化对勘测与数据的重视,提高综合评价的可靠性,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帮助。例如,针对城市规划工作开展前,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对区域地质环境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明确灾害的频发点及危险程度,规避威胁地质环境及影响人们生活的地方,保证规划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避免受多种因素限制。
3.2 地质环境的评价
项目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勘察工作,还应该强化对地质环境评估的重视,这样能够反应当前区域情况,并针对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类型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施工作业方案,避免受不合格施工而对地质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所以,针对地质环境的评价来讲,可以从安全及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全面评价方案及防治措施,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保护生态环境。
3.3 完善地质环境的利用
在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与优势,还应运用综合评价系统进行分析,发挥其效果的同时,有效避免漏洞的出现,为技术工作人员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多有力帮助。而且在技术改革与创新的支撑下,工作人员应该从微观及宏观角度开展分析,这样可以对区域地质环境有着较为充分的了解,将其作为城市建设及农村发展主要参考依据,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3]。
3.4 监测网的有效建立
为了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有效性,必须要加强对监测与监督工作的重视,实时掌握各个区域地质动态情况,提前做好预警与预防对策,确保地质灾害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避免灾害扩大而威胁生态环境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强化对地质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视,通过监测网的运用来提高检测效果,制定较为全面的分析,掌握地质灾害法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后期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针对监测点的选择来讲,应该确保其针对性与全面性特点有效发挥,严格遵守各项工作原则,对地质灾害易发点及频发带能有效掌握,确保可以全覆盖的建设监测网,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减少问题及遗漏情况的出现,实时了解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4,5]。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矿产资源丰富,但由于受过度开采的影响,导致部分区域形成地质灾害,甚至会威胁人们的正常过生活。因此,为了能够有效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则应该事先做好考察工作,对各项问题有着充足的了解,适当的建立预警及加强对各项技术的重视,避免受失误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且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以预防为主,并将预防与治理整合,切合实际的做好处理工作,为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