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MRI 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价值分析

2020-03-2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多发性颅脑检出率

何 峰

(青阳县人民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安徽 池州 242800)

多发性脑梗死是指患者脑内出现多个缺血性梗死灶,常见于50 ~60 岁以上人群,动脉硬化、高血压是主要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瘫痪及痴呆等[1]。准确判断脑梗死大小、位置及程度,是多发性脑梗死临床干预的基础。颅脑MRI 及CT 是脑梗死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本文以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颅脑MRI 的临床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为回顾性分析,选取2016 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5 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昏迷、癫痫、严重外伤、心脏骤停与极度不配合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患者;合并精神病史的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依据中华神经科学会与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发布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为多发性脑梗死;(2)患者均同时进行了颅脑MRI 及CT 检查,且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善。85 例患者男性51 例,女性34 例;年龄48 ~81 岁,平均年龄62.4±6.5 岁;梗死时间:<24h 者40 例,24 ~72h 患者31 例,>72h 者14 例。

1.2 研究方法

1.2.1 颅脑CT 采用64 排螺旋CT 进行CT 扫描,扫描机设置如下:基线设置为听眦线,矩阵512×512,矩阵与层厚均为8mm,行连续16 层扫描,扫描期间依据具体情况调整扫描强度。

1.2.2 颅脑MRI 检查 采用1.5T MRI 进行MR 扫查,对矢状位、横断位及冠状位进行T1WI 及T2WI 成像,并对横断位进行FLAIR 及DWI 成像,扫描过程中依据具体情况调整强度,有需求的患者进行增强扫描。

1.2.3 图像分析 患者MRI 及CT 检查图像均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独立进行审阅,分析梗死灶的数量、形态、大小、位置,记录梗死灶检出时间。

1.3 评价指标

比较颅脑MRI 与CT 检出结果,包括(1)病灶检出率;(2)检出位置:颞叶、额叶、顶叶及小脑;(3)病灶特征:大小、检出时间、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发病时间病灶检出率

颅脑MRI 在发病<24h 与24 ~72h 间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P<0.05),二者在>72h 的患者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为100%(P>0.05)。颅脑MRI 与CT 总检出率分别为96.5%与65.9%,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不同发病时间病灶检出率[n(%)]

2.2 不同位置病灶检出率

颅脑MRI 在颞叶、额叶及顶叶病灶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位置病灶检出率[n(%)]

2.3 病灶特征

颅脑MRI 检出病灶数量显著多于CT,且病灶平均直径较小,发病至检查时间相对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病灶检出特征(±s)

表3 病灶检出特征(±s)

检查方法 n 病灶数量(例)病灶大小(mm) 发病至检查时间(h)MRI 85 2.4±0.6 8.2±2.4 20.6±8.4 CT 85 1.8±0.7 10.9±3.1 31.9±10.2 t - 6.000 6.349 7.884 P -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目前,脑梗死临床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为症状与体征,临床治疗方法则需要依据梗死灶特征进行选择,如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外伤性脑梗死需在合适时机进行溶栓或手术治疗,梗死灶位置、大小及是否合并出血等信息的明确是上述治疗的基础。CT 急性期脑梗死病灶在CT 图像表现为高密度灶,通过肉眼即可识别,但在超急性或急性早期病灶CT 值可与周围正常组织不存在显著差异,且较小病灶在发病早期难以显示。但CT 具有操作简便、现象速度快等优势,其在脑血管疾病中仍应用广泛[2]。

MRI 利用人体水分中氢原子,在强磁场脉冲激发后形成共振,然后将共振产生的电磁波、电磁波相关的质子密度、流动效应等参数进行处理,最终形成图像。MRI 可发现发病后1 ~2h 内病灶,在急性及超急性其梗死病灶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本次研究显示,MRI 在发病24h 内及24 ~72h 对梗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达到95.0%与96.7%,显著高于CT,在MRI 在颞叶、额叶及顶叶病灶检出率均高于CT,可检出更多的梗死病灶,且对微小病灶检出具有显著优势。MRI 对脑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清晰对比脑灰质与脑白质,对细胞毒性水肿、间质性水肿均有较高的敏感性[4];其可对任意切层进行扫描,对后颅凹位置实现清晰现象,获取更多诊断信息。上述结果提示MRI 在梗死病灶尤其是早期病灶检出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早期梗死检出的首选方法。

综上,颅脑MRI 对多发性脑梗死具备较高的检出率,其在发病早期病灶、微小病灶的检出效能显著高于CT,可作为多发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多发性颅脑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