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正确率股骨头资料

莫 锋

(黑龙江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316)

股骨头坏死(femur head necrosis)是一个病理演变的过程,这种疾病最开始是在患者的股骨头的负重区开始发生,最开始是在应力作用下坏死骨骨小梁结构发生损伤,然后身体的修复机制开始对其进行修复,但是由于危险元素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清除,使得修复效果不完善,损伤持续发生,就在这种反复的情况下导致股骨头的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股骨头坏死[1]。所以在股骨头坏死早期的早期就要对其进行诊断治疗,防止病情恶化,为研究更好的临床诊断方法,本文将对82 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分析CT 在诊断早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 年11 月—2018 年11 月收治的82 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都进行了CT 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这些患者中男性45 例,女性37 例,年龄在34 岁到64 岁,平均年龄为(47.36±5.37)岁。患者的临床资料都齐全,并都是最终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早期病症。

1.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的CT 检查资料和核磁共振检查资料分开并进行标记,由我院专业的检查科的医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两种检查资料进行诊断。每份资料都由两名人员进行检查,当两者的诊断意见相同是则为相应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如果两名人员的诊断意见不同时由第三人对资料进行诊断。

CT 诊断:使用的CT 影像技术进行诊断,使用的仪器为高分辨率CT 扫描仪,扫描范围以患者的股骨头为基本点,扩散到两侧的髋骨,进行重复、持续性的扫描,扫描的层厚为3mm ~7mm 之间,层距为5mm。

核磁共振诊断:使用的仪器为0.35T 核磁共振仪,患者取仰卧位在病床上,使用仪器对患者的股骨位置进行检查,给予常规的矢状位自动旋转回波和T1 加权影像。

1.3 评价方法

诊断正确率:将患者临床资料中的最终诊断结果作为正确结果,当实验检查的结果与诊断结果相同时则表示诊断正确,如果结果不相同则表示诊断错误。诊断正确率=结果相同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比较

观察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情况,CT 检查的正确率要低于核磁共振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 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对比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这些疼痛会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和行走功能产生影响[2]。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局部性病变,只会连累个别关节,如果进行及时的治疗,并在后续的生活中注意对于股骨的保护,则可以得到很好的治愈[3]。对于病变程度十分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手术治疗,也能逐步的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CT 检查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检测方式,是现代医学中较为先进的一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在CT 检查中的内容包括平扫CT、增强CT 扫描和脑池造影CT[4]。其扫描原理是通过X 线人体的某一个部位的一定厚度层进行扫描,通过光信号和电信号的转化,在通过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较为清晰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CT 检查可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进行检查,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但是将CT 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进行对比可以发现,CT 检查的正确率要低于核磁共振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虽然CT 检查虽然对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是和核磁共振进行诊断的效果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核磁共振检查的成本较高,并且检查没有CT 检查方便,可以将CT 检查作为初步检查,在进行CT 检查后还有较为不清楚的情况再进行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较好的检查效果,也能有效的节约检查成本。

综上所述,将CT 检查的结果运用到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其检查准确性不足核磁共振检查,由于CT 检查的普及度和方便性,可以将CT检查作为初步检查,对于症状不清的患者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猜你喜欢

正确率股骨头资料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