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与MRI 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6崔晓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质肝细胞准确率

崔晓宁

(山西省运城市第二医院影像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越来越高,已经在疾病死因中居于榜首,肝癌死亡率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往往大多数来就诊的肝细胞癌患者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这也是造成肝细胞癌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1]。因此,对肝细胞癌患者越早进行诊断越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结局。而影像学检查在临床肝细胞癌诊断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明确诊断,小于2cm 的病灶容易漏诊。基于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38 例疑似肝细胞癌患者为例,对CT 和MRI 增强扫描在肝细胞癌诊断的应用效果展开探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4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138 例无CT 和MRI 扫描禁忌症的高危或疑似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 例,女46 例,年龄在45 岁~72 岁,平均年龄(65.42±6.52)岁。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有慢性肝病史、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肝脏纤维化等患者。其中确诊为肝细胞肝癌100例,胆管细胞癌8 例,肝血管瘤15 例,肝硬化伴DN 结节7 例,局灶性结节样增生3 例,肝腺瘤2 例,孤立坏死结节3 例。

1.2 方法

CT 扫描:采用飞利浦16 排螺旋CT 扫描仪,为了减少胃肠道内气体对影像结果的干扰,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检查前4 ~6 小时禁食,在空腹的基础上检查前半小内饮用500ml 左右的纯净水。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100ml,注射速度为3 ~4ml/s,分别在注射对比剂的22s、60s、180s 进行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MRI 扫描:采用德国西门子1.5T 磁共振扫描仪,体部相控阵线圈进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用高压注射器静脉注射莫迪司15ml,注射速度为3ml/s,再注入相同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分别在注射对比剂的15s、40s、70s 进行肝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扫描,3 分钟冠状位扫描,60 ~90 分钟肝胆期扫描。

CT 影像表现:大多数肝细胞癌CT 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结节或肿块,只有少部分呈等密度改变,边缘清楚或不清楚,密度均匀或不均匀,较大病灶内可见更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密度高于正常肝实质密度,等于或者低于同层主动脉的密度;门脉期部分病灶廓清,呈相对低密度,部分与肝实质密度相似;延迟期病灶密度低于肝实质密度,部分病灶可见边缘假包膜环形强化;典型者表现为“快进快出”。

MRI 影像表现:大多数肝细胞癌T1WI 表现为稍低信号,少数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T2WI 大多数病灶呈稍高信号,少数呈等信号,较大病灶内可见液化坏死信号,DWI 大多数病灶弥散受限,同反相位图像可见部分病灶内含有脂肪变性成份,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信号明显高于正常肝实质;门脉期部分病灶廓清,呈相对低信号,部分与肝实质信号相似;延迟期病灶信号低于肝实质,部分病灶可见边缘假包膜环形强化;典型者表现为“快进快出”,肝胆期呈低信号,表示病灶内无正常肝细胞结构。

1.3 观察比较

将CT 和MRI 检查的肝细胞癌癌患者的结果和相应的病理诊断符合度和符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 和MRI 检查的结果和相应患者的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和符合率比较,如表。

表 CT 和MRI 检查的结果和相应患者的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和符合率比较

我们从表1 可以看出,CT 正确诊断为83 例,准确率为83%;而MRI 正确诊断了88 例,诊断正确率为88%。CT和MRI 这两种诊断肝癌的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也可以看出在诊断肝癌的方法上,MRI 的准确率高于CT 的准确率。

3 讨论

CT 和MRI 在其工作原理上有明显的差异,所以诊断的效果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一般CT 采用的都是容积扫描,它的特点是速度比较快,患者通过屏息一次就能够完成对整个肝脏的扫描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呼吸和运动伪影所造成的漏诊;同时,该方法为了控制对比剂的注射量,通常采用自动高压注射器,通过对峰值强化检测来获得相应的数据,这样就能够显著的反应出来正常和病变之间的不同,这也为顺利检查出患者的病灶提供有利条件;CT 的双期扫描方式能够把患者病灶部位的供血特点充分的反映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检查患者病灶的准确率,同时也给肿瘤的检出又加上了一个保险。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表现不典型的特殊病例,CT 扫描当中的延迟扫描会呈现出低密度的形态,这也对其定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CT 在检测一些分化比较好的肝细胞癌、肝硬化伴多发再生结节、早期小肝癌以门静脉供血为主的患者,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由此可见,CT 扫描对不同患者的检测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2]。

MRI 扫描的优点是可以多参数、多方位成像,通过信号的不同能够清晰的显示出肿瘤组织的内部特性,DWI 可以反映肿瘤弥散受限,同反相位可见检测肿瘤内的脂肪变性,动态增强扫描可见明确肿瘤的血供,尤其是肝脏特异性对比剂莫迪司的应用,可以鉴别不典型增生结节和高分化肝细胞癌,对早期肝细胞癌的诊断有明显优势;但因为MRI 受患者呼吸的影响很大,又有绝对的禁忌症,检查费用高,所以对于一些有MRI 检查禁忌症、心肺功能不是很好、配合不佳的老年患者来说,检测的效果和图像质量不是很理想,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3]。

CT 和MRI 在诊断肝细胞癌的方面各自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也存在相应的局限性。针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CT 和MRI 增强扫描在诊断肝癌方面进行比较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CT 的诊断效果(准确率为83%)要稍逊于MRI 的诊断效果(正确率为88%),尤其对于小于1cm 的病灶,MRI 更有优势。由此可见,医护人员在对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诊断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经济情况合理的选择检查方法,这样在保证患者健康的同时也结合了患者的经济性和诊断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实质肝细胞准确率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