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对1990—2017年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2020-03-26董奋义李梦婷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存量贡献率安徽省

董奋义, 李梦婷

(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450002)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但将其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1]。后来,LUCAS[2]把经济增长的源泉内生化,将人力资本引入到经济增长理论中,并将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于人力资本的增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单纯依靠加大物质资本的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经济理论已无法充分解释目前的经济增长现象,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徐杰等[3]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中国1980—2006年的人力资本存量,并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昌先宇[4]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并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研究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ANGUS等[5]通过构建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揭示了长期影响经济增长的2种要素: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梁润等[6]将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中对劳动力人数的考量转为对人力资本总量的考量,利用最新的人力资本研究结果重新测算了中国1983—2011年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胡艳等[7]利用1998—2015年安徽、江苏2省的相关统计数据,对2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问题进行了对比研究等。

虽然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但由于中国缺少资本存量方面的官方统计数据,加上农业数据获取的困难性,导致大多采用从业人数作为人力资本来估算农业经济增长。如郭丽等[8]在测算甘肃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时,采用了农业从业人数作为人力投入指标;陈振等[9]则采用了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作为农业人力资本测算了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业生产效率等。人力资本是由数量与质量2个方面构成,从业人数仅能代表人力资本数量,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人力资本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越发重要,因此核算“质量指标”——农业人力资本存量就成为了重点问题。

安徽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近年来,安徽省强化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持续精准发力,推动了全省农业经济快速、稳定、高效的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永续盘存法中4个关键性指标的选取进行梳理,对物质资本折旧和人力资本投资2方面进行改进,并分别对安徽省1990—2017年农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核算;再将人力资本内生化,利用包含人力资本变量的生产函数模型测算该期间农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三者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探究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目前安徽省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以期为研究安徽省农业资本核算与经济增长,理清其农业生产各要素的贡献情况,正确认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1 模型与方法

1.1 人力资本生产函数模型

MANKIW等[10]在LUCAS的内生增长理论下构建了一个包涵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模型,表达式为:

Y=AKαHβLγ

(1)

式中:Y表示产出;A表示技术进步;K表示物质资本存量;H表示人力资本存量;L表示劳动力投入;α,β,γ则分别表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

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对式(1)两边同时除以L并取对数,得到:

ln(Y/L)=lnA+αln(K/L)+βln(H/L)

(2)

式中:Y/L代表人均产出;K/L代表人均物质资本;H/L代表人均人力资本。

对式(2)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α和β,并根据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得到劳动力的产出弹性γ,从而可求出各个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计算方法如下[11]:

对式(1)作对数变化,得到:

lnY=lnA+αlnK+βlnH+γlnL

(3)

y=a+αk+βl+γh

(4)

再采用几何平均法对各投入要素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进行计算,即以间隔期最后一年的水平同基期水平对比来计算平均年增长速度,具体公式如下。

(5)

(6)

(7)

(8)

式中:Yt,Kt,Ht,Lt分别是产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当期值;Y0,K0,H0,L0分别是其基期值。

设Ea代表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Ek,Eh和El分别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出以下公式。

(9)

(10)

(11)

(12)

1.2 永续盘存法

永续盘存法(Perpetual Inventory Method,PIM)是GOLDSMITH[12]于1951年开创,用来核算资本存量的方法。它是以生产的耐用品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实质是将不同时期的资本流量逐年调整、折算,以累加成意义一致的资本存量[13],公式如下。

Kt=It/pt+(1-δt)Kt-1

(13)

式中:Kt代表第t期的资本存量;It代表第t期按当期价格计算的投资额;pt代表代表第t期的投资价格指数;δt代表第t期的折旧率。

由式(13)可以看出,利用永续盘存法来估算资本存量,主要涉及4个关键变量:当年投资额I的选取、基期资本存量的估算、投资价格指数p的选取以及折旧率δ的确定。

2 变量选取与数据收集

2.1 农业产出变量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研究的准确和方便,本研究选用统计口径意义上的农业概念,主要指农、林、牧、渔业。农业产出变量选用以1990年为不变价的农业总产值,1990—2017年农业总产值数据和GDP指数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1991—2018》。

2.2 农业物质投入变量

本研究采用永续盘存法来核算安徽省1990—2017年的农业物质资本存量。当年投资额选取农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990—2002年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2003年以后的数据则采用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值乘上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补齐,并选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各年投资进行平减,将其全部化为1990年不变价。

折旧率借鉴单豪杰[14]和王维等[15]的研究,假设折旧与农业经济增速有关,将其分为固定折旧和可变折旧2个部分,表达为:

δt=δ0+aixt

(14)

式中:δt为t期的资本折旧率;δ0为固定折旧率;xt为t期的农业总产值增长率;ai为常数,表示经济增长越快,资本品的使用强度越大,折旧率则越大;i表示不同类别的资本。

在几何相对效率递减模式下,根据王益煊等[16]提供的数据将农业固定资产分为建筑、设备和其他费用3类,其对应的使用年限分别为35、10、25a,取残值率为5%,固定折旧率δ0借鉴吴方卫[17]的研究,取5.42%,从而分别求出3类资本品的a值及其折旧率。再根据结构比重加权平均,最终得到安徽省1990—2017年农业物质资本折旧率。

利用永续盘存法估算资本存量时,基期资本存量是对估算过程中影响最小的一项因素[18]。基期选择的越早,随着每年折旧的进行和逐年增加的投资,基期存量对后续资本存量的影响就越小[19]。本研究在确定安徽省农业基期资本存量时,直接采用李谷成等[20]的估算值55.40亿元,并通过价格指数将其化为1990年价格,结果为115.29亿元。

2.3 农业人力投入变量

在综合比较了几种人力资本存量测算方法后,本研究选择采用成本法中的永续盘存法对安徽省1990—2017年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与物质资本存量核算一样,此方法核算人力资本存量主要涉及4个关键变量的选取,分别是基期人力资本存量、各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折旧率以及人力资本价格指数。

这一方法巧妙地回避了数据缺乏的困难,但线性拟合与实际数值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线性拟合一般用来进行预测,不常用于对过去较长时间段的数据进行拟合。张宝欠[23]在确定初始期人力资本存量时采用各学历受教育水平的人数与其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投入的基年成本之积的和作为基期的人力资本存量。尹典[24]则借鉴焦斌龙等[25]的思路,使用改良后的物质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来估算以1978年为基期的中国初始人力资本存量。本研究也采用这一方法,认为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的影响不大,所以相邻2 a 的人力资本收入比相同,从而得到等式:

(15)

式中:H0表示1990年基期资本存量;HI1991和HI1992分别表示1991年和1992年人力资本投资额;I1991和I1992则分别表示1991年和1992年的居民收入总额;δ表示折旧率。

通过求解该方程,可得到以1990年为基期的安徽省农业人力资本存量。

(2)人力资本投资。在物质资本存量估算中,对于当年投资额采用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人力资本来说则相对复杂。

王德劲[26]将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大体分为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健康投资、劳动力迁移支出、研究与发展支出和未成年人养育费用。乔红芳等[27]认为,判断一项支出是否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关键在于区分该项支出的目的。如果一项支出能够在原有劳动力的基础上增加该劳动力的知识和技能,使得拥有更高效率的生产能力,那么就可以认定这项支出为人力资本投资。由此可以看出上述投资分类中,教育和在职培训投资直接增加了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使其生产力大幅提高;健康投资保证了劳动者的健康水平,减少因疾病导致的工作效率的下降以及工作时间的缩短,使其拥有稳定的生产效率;劳动力迁移支出改变了劳动者所处的行业和空间区域,有助于实现对现存劳动技能的充分利用。这4项支出普遍被大多数学者认为属于人力资本投资范畴,此外其余几类支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考量。

本研究基于省际农业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作为人力投资成本。各项投资成本为每年农业从业人数与当年人均支出的乘积,表达式如下:

HIit=Lit×Xit

(16)

式中:HI代表人力资本投资;L代表农业从业人数;X代表各项人均支出。

(3)人力资本折旧率。折旧一直是资本存量估算过程中被特殊关注的一个环节。张宝欠[23]认为人力资本在自我消耗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自我更新,因此忽略了人力资本折旧问题。但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人力资本同物质资本一样,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人口的老化以及知识的更新而形成折旧,至于折旧率的计算方法则各不相同。

侯风云等[21]假定1~44岁是人力资本的增长期,45岁之后是人力资本的绝对折旧期,到达65岁时人力资本存量降为0。所以,利用44 a 的人力资本形成年数除以21 a 的人力资本折旧年数,得到人力资本平均每年的折旧量为2.095 a ,再除以折旧年数21 a ,最终得到人力资本折旧率为9.98%。钱雪亚等[22]考虑到永续盘存法的基本原理以及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估算可比性、一致性的需要,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性和专业性知识与能力2类,根据几何效率递减模式分别确定两者的折旧率为3.66%和7.19%,再根据两者投资比例结构加权平均得到人力资本折旧率为5.14%。焦斌龙等[25]则借鉴会计学中的直线折旧法,认为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应有不同的折旧率。假设人力资本存量从接受完人力资本投资开始进行折旧,到达60岁时退出劳动力市场,此时人力资本存量折旧到0。那么,人力资本的折旧率=1/人力资本的平均寿命,而人力资本的平均寿命=60-人力资本投入使用的平均时间。

按照焦斌龙等[25]的思路,本研究分别计算了2种人力资本折旧率。首先是教育和文化娱乐类折旧率。查阅《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得到安徽省1990—2017年的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再根据小学教育6 a 、初中9 a、高中12 a 、大专及以上16 a 的设定,得到安徽省这一时期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约为7 a。由于中国居民普遍从7岁开始接受教育,完成后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开始折旧。这样一来人力资本投入的使用时间为14 a,而人力资本的平均寿命就为46 a。所以,教育和文化娱乐类人力资本折旧率为2.17%。和教育类人力资本不同,医疗保健类人力资本是贯穿于劳动力整个职业生涯的投资,并没有明确的投资完成时间[24]。假设人的身体素质从30岁开始下降,到60岁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那么医疗保健类人力资本折旧年限就为30 a,折旧率为3.33%。

(4)人力资本价格指数。在经济学的研究当中,为了避免价格波动对经济数据产生的影响,通常需要剔除价格变动因素。而在人力资本估算方面,沈利生[28]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钱雪亚等[22]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的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及类指数等基础数据,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焦斌龙等[25]则选择了GDP平减指数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考虑到人力资本投资选取的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所以本研究选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平减。

3 实证分析

3.1 产出弹性系数回归分析

通过上述的变量说明和数据处理,得到安徽省1990—2017年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将其导入Eviews软件中,并进行OLS回归,得到模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Eviews估计结果Table 1 Eviews estimation results

从表1的OLS估计结果可以看出,R2=0.989 7,说明方程拟合优度较高;且所有变量系数和模型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表明该方程中人均物质资本、人均人力资本对人均产出的解释能力很强。由此得到模型方程为:

ln(Y/L)=0.720 5+0.212 3ln(K/L)+

0.461 1ln(H/L)

(17)

由模型的估计结果可知,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系数α为0.212 3,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β为0.461 1,且在规模报酬不变即α+β+γ=1的情况下,则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γ=1-0.212 3-0.461 1=0.326 6,此时α,β,γ均大于0小于1,说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均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α=0.212 3,说明人均物质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人均产出则增加0.212 3个单位。同理,当人均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时,人均产出则分别增加0.461 1和0.326 6个单位。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分别是物质资本产出弹性的2.17和1.54倍,均高于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

3.2 资本投入要素对1990—2017年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利用式(5)~(8)可分别计算出安徽省1990—2017年间各年农业总产值、农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增长率,再结合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利用式(9)~(12)可计算出各投入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各投入要素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Table 2 Contribution rate of each input factor to Anhui’s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

续表2Continuing table 2 %

由表2可以看出,农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差异巨大。总体而言,3类生产要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是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投入。1990—2017年,农业人力资本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03.38%,远远高于农业物质资本和农业劳动力投入,表明安徽省在这27 a 间的农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积累,其次才是物质资本。

可以看出,农业物质资本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1997年,物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剧烈波动态势,1994年达到最高值55.36%;但1991年和1992年的贡献率呈现负增长。这一阶段的贡献率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94.42%,平均贡献率为16.19%,间接反映出安徽省农业发展在20世纪末期存在物质资本投资不稳定现象。第二阶段为1998—2007年,物质资本贡献率呈波动下降趋势,但幅度很小,平均贡献率达到21%。第三阶段为2008—2017年,物质资本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主要是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开始实施刺激经济计划。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性产业,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农业物质资本投入,从而促进了物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是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重视经济高质量的增长,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物质资本的贡献率虽然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

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1994年,整体呈振荡态势。第二阶段为1995—2017年,整体呈“倒U”型趋势,2000年达到最高点1.87%,随后开始下降。这一阶段同时还有一个很明显分界点即2003年。在2003年以前,劳动力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值;从2003年开始,贡献率为负值,且还在逐年下降。这是因为农业与其他产业特征不同,受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其劳动力是净流出的,农业从业人数在逐年减少。同时也说明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简单的劳动力投入已经无法拉动农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增长。

安徽省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1996年,人力资本贡献率呈振荡态势。第二阶段为1997—2013年,此阶段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整体呈“倒U型”走势,最高为2003年的112.22%,最低为1997年的80.27%,平均贡献率为95.77%。导致这一走势的主要原因是安徽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过渡阶段,人力资本的作用不断增强,人力资本投资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后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所需求的劳动力逐渐减少,以及大量青壮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数量的减少导致了质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第三阶段为2014—2017年,此阶段人力资本贡献率重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是拉动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且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慢慢趋于稳定,而稳定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提高物质资本投资的使用效率。

在对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估算时发现,农业从业人数由1990年的1 943.7万人到2017年的1 363.3万人,呈逐年递减趋势;而人力资本存量在1990年为33.81亿元,2017年为451.93亿元(1990年不变价),增长了12.37倍;其中1990年的教育类人力资本为22.92亿元,2017年则为444.32亿元,增长了18.38倍;医疗类人力资本1990年为10.89亿元,2017年则降为7.61亿元,表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利用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后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身体素质普遍提高,从而导致医疗支出的下降;同时党和国家开始关注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教育类投资,尤其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升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注重人才培养,大力推进教育兴农,旨在打造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促进了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利用永续盘存法对1990—2017年间的安徽省农业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估算,再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将人力资本存量变量引入到C—D生产函数模型中,测算了农业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投入三者对安徽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安徽省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其次是物质资本,最后是劳动力投入。其中人力资本主要由教育类投资组成,且呈大幅增长趋势;医疗类投资仅占极少部分,且有下降趋势。这一现象直观地说明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普遍提高,从而导致医疗消费支出减少;同时党和政府注意到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加强教育投资,实施科教兴国、教育兴农战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可见,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稳定的人力资本有利于提高技术进步和物质资本的产出效率。目前,安徽省农业经济发展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农业人力资本成为农业产业结构更新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因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农业从业人数逐年递减,而农业产出及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逐年升高,表明简单的劳动力投入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增长,安徽省的农业经济已基本完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渡。为此,针对安徽省农业现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

1)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为了满足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政府应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提高农村高素质人才待遇,积极培养、引导大学生对“三农”的热情,提高服务“三农”的本领,使大学毕业生下基层工作有用武之地。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而人力资本的收益离不开物质条件的配合。因此,政府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动农业发展,为人力资本的效用发挥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类院校的教育财政拨款,为其培养人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设备条件,同时紧跟农业生产的需要,及时培养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急缺人才。

3)加强农业人才培养,提高农民素质。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充分将城市的教育资源面向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开放;健全新型农业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引进高技术人才,扩大实用技术培训范围,充分发挥基层实用人才在推动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存量贡献率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20年10月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单位:万平方米,月)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2020年1月64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腐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