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硬皮肿腿蜂与中华甲虫蒲螨协同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技术研究
2020-03-26李霞
李霞
(沧州市园林绿化局,河北 沧州 061001)
沧州市主要园林和林业有害生物为蛀干类害虫,由于其隐蔽性强,天敌种类和数量很少,多年来危害较为严重,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以往采用物理、化学防治效果均不佳。为了寻找一种蛀干类害虫的有效天敌,2018年起从武汉市科发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引进川硬皮肿腿蜂与中华甲虫蒲螨2个天敌品种,主要以协同防治天牛类蛀干害虫为例开展研究。
1 供试天敌材料
川硬皮肿腿蜂(Sclerodermascichuanensis)是一种食性较宽的蛀干害虫寄生蜂,广泛应用于各种天牛类蛀干害虫:星天牛、云斑天牛、桑天牛、双条杉天牛、松褐天牛等的生物防治。
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zhonghuajia)是从多种蛀干甲虫体上发现的一个在我国广泛分布的优势蒲螨新种[1],对天牛、小蠹虫、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非常有效。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区选定
在蛀干性害虫发生较为严重,集中连片林分的沧州市双金公园、长芦公园、运河景观带、北京路景观带、永安南大道设立5个生防试验区,每个区同时设1个对照区。每个试验区选取5株标准株,每个对照区选取3株标准株,共计40株。
2.2 虫口密度调查
天敌释放前调查光肩星天牛幼虫虫口密度。对有新排粪的光肩星天牛为害树木进行劈木调查, 确定新排粪孔与光肩星天牛数量关系(见表 1)。
计算公式:
表1光肩星天牛新排粪孔与天牛数量对比
调查内容新排粪孔/个天牛数量/头比例数量2626 1∶1
2.3 释放方法
将天敌释放封口袋一角剪开,露出棉塞;再将封口袋下角剪开,用于排出雨水;将封口袋用图钉钉在树干上悬挂,离心管口向上倾斜约45°角,靠近树皮;去掉管口棉塞,天敌个体将自行爬出寻找寄主。
2.4 释放时间及释放量
2018年和2019年的4月、5月、8月、9月分别释放,两年共释放川硬皮肿腿蜂1 900管(80~100头管-1),中华甲虫蒲螨1 650管(2万头管-1)。在5个试验区,光肩星天牛等主要危害柳树、五角枫、西府海棠等,为害率达80%以上,危害严重的达30余头株-1,平均虫口密度也达15.6头株-1。释放量为川硬皮肿腿蜂80~100头管-1+中华甲虫蒲螨约2万头管-1株-1。详见表2。
表2 标准株虫口密度及放蜂量统计
2.5 观测记录
在释放天敌后每隔5天对天牛的排粪情况进行一次观测,发现排粪孔不再有新鲜粪便排出,视为被寄生致死,记录时间和数量。
2.6 防治效果评价
以每次释放10~15 d后,根据停止新粪排出的排粪孔数推算寄生率;以每次释放2个月后观测到的虫口减退率来评价当年防治效果;并分别对不同释放时间的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2年连续释放后的虫口减退率来评价最终防治效果。
计算公式:
3 结果与分析
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对天牛均有控制作用,但它们分别作用的时期不同,蒲螨对低龄幼虫寄生率高,肿腿蜂对中高龄幼虫寄生率高。由于两者作用于同一寄主时的时间相错。因此,在防治时,应根据两者的作用特点和优势,在不同时间 (龄期)进行2种天敌的先后释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表3 川硬皮肿腿蜂+中华甲虫蒲螨协同防治天牛效果
防治天牛时,春季4—5月先释放蒲螨,隔7 d再释放肿腿蜂,以错开蒲螨的寄生时间,避免蒲螨寄生肿腿蜂幼虫;8月天牛初孵幼虫时先释放蒲螨,9—10月再释放肿腿蜂,以错开不同龄期的天牛幼虫;释放后10~15 d检查效果时发现两者有共同作用的现象,协同寄生率高于单独应用。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肿腿蜂对寄主的叮咬作用,使得寄主自身抵抗力下降,从而又利用蒲螨进一步注入毒素,致死寄主。由于两者的交互作用,可以使得蒲螨也能作用于高龄寄主,从而大大提高寄生率。由表3可知,平均寄生率为52.8%,虫口减退率为54.62%,防治效果均优于农药防治,且生态无污染。因此建议,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可以同时利用两种天敌的不同寄生特点和寄生时间,防治同一种害虫,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4 提高防治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4.1 天敌释放季节和时间
肿腿蜂和蒲螨释放季节有两个条件,一是投放时应当是防治对象的幼虫发育阶段;因为肿腿蜂和蒲螨只能对钻蛀害虫的幼虫和蛹的早期阶段进行寄生,对成虫难有较高的寄生率。二是释放川硬皮肿腿蜂应当在日平均气温20 ℃以上时为好[3];释放中华甲虫蒲螨应当在日平均气温15 ℃以上时为好;温度要求是由其生态学特性决定了的。释放过早对天敌的增殖作用不好,释放过晚,害虫的幼虫偏大,寄生成功率降低,均不利于提高防治效果。且天敌释放前后应各保留7~10 d不得施用农药。
4.2 释放部位根据防治对象危害规律,确定释放部位。应将肿腿蜂或蒲螨投放在有虫株上,以减少其能量消耗,有利于尽快找到害虫。在有虫株上也应尽量放在虫孔比较集中或附近的地方为好[4]。具体情况不明确的情况下将肿腿蜂或蒲螨的位置放的低矮一些为好。中华甲虫蒲螨不要被阳光直晒,放于树干阴面。
4.3 释放量及释放策略
释放量根据树木胸径来确定,一般胸径20 cm以下的树木释放1管,胸径20 cm以上的释放2~3管。在田间虫口密度比较高的情况下,采取淹没式释放策略,以压倒性优势大量释放天敌,可以在短时间迅速控制害虫的发生为害;在连续释放几年后,应改为接种式释放,即在田间害虫刚发生或尚未发生的情况下,进行少量的局部释放,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通过淹没式释放策略和接种式释放策略相结合,连续多年投放,建立稳定的种群,达到持续防治效果,并维持生态平衡,助增本地天敌群体功效。
4.4 天气
以晴天最好,温度较高时阴天、小雨也能释放,但效果会稍微降低[4]。
4.5 其他天敌
肿腿蜂和蒲螨也有自然天敌——蚂蚁。所以,释放前应检查有无大量蚂蚁存在,如蚂蚁活动频繁应预先进行清除,保证肿腿蜂的安全。调查有无寄生钻蛀害虫的其他天敌存在,如其他寄生天敌很多时则不宜释放[3]。
5 结论
经过2年的观测研究,证实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均基本适应沧州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对光肩星天牛具有较高寄生率,野外释放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且两种同时释放,协同作用效果高于单独应用。但是,由于试验时间短,所采集到的数据偏少,川硬皮肿腿蜂和中华甲虫蒲螨在田间的扩散速度、扩散距离、定殖能力尚都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