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农专”学生评价手段
2020-03-25韩小燕
韩小燕
目前,各中职学校对学生在农业中的种植能力都非常重视,也加大了对其的训练与投入,但收效不大,其中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评价。在评价方式上,传统教学往往缺少民主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等;在评价主体上,又往往以教师的评价为主,缺少学生自己的评价、小组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在评价机制上,又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少过程性评价、诊断性评价。通常会直接给学生一个分数,然后对照种植的范例,让他们背诵与模仿,对分数不理想的学生进行批评与惩罚。整个过程简单、粗暴,缺少评价的艺术与策略。鉴于此,在教学中形成科学评价尤为重要。
当面点评
以《植物保护》为例,学生每次遇到的问题不一样,出现的错误也不一样,每个人的进步状况也不一样。对学情而言总是千差万别,因而评价就不能一概而论,要因人而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师在每次作业、活动、任务之后,除讲出一些基本的共性之外,还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当面点评,将教师的情感直接通过批改面对面地显露出来。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段温暖的话、一个温馨的动作都是对学生积极地、正面的、零距离的评价。这些都会在学生心里化成上进的种子,进而激励他们前行。当面点评,可以评价他们的完成态度,比如书写是否认真,与上次相比作业是否更清洁一些。教师的评价可以以谈话的方式进行,如“如果书写再漂亮一点,你的作业就可以张贴到班级的芳草地栏目了。”这比“书写不好,罚写两遍”要好得多,起码在情感上,学生更愿意在课堂上与老师互动。当面点评,还可以评价学生在这一专业上的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待这样的一句话:只有全面领会‘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才能使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切身的体会,因为他们所住的小区都有很好的植被,在跟教师交流的时候,他们会带入自己的情感因素。教师在点评的时候,可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指点,甚至于采用他们说话的方式。可见,当面点评对学生在种植专业上最适合。
多方互评
杜威说,民主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使学生成为一个聪明的参与者,而且要把具体的课堂活动引入到学生之间的互评中。除了互评,还有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对种植专业教学的评价而言,每一次不同主题的评价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次对种植专业成果的一次反馈。比如,在学生自评的时候,他们会反复地看,然后修正发现的问题,再接着对整个活动做一个整体的评价。同样以《植物保护》为例,在讲解水稻叶部病害时,教师带学生到田间去观察。接着,教师让他们将观察的报告做一个自评,然后交上来。有学生这样写道:“第一次走进稻田,原来看上去茁壮生长的水稻,却有很多病,我能认识水稻纹枯病。”接着,在互评过程中,有学生对这个作业做这样的点评:“其实还有其他症状,譬如稻瘟病、白菜软腐病,它们在水稻上生长的部位不一样,发生的时间也不一样,下次带你去看看。”在自评与互评之后,教师将观察报告交给小组长点评,小组长在仔细琢磨之后,又写上这样的建议:“最好要能通过观察,进一步推测水稻病害的发生规律。”可见,每一次的展评,学生都能从别人那儿学到东西,也能从那儿发现问题。在三次评价之后,教师让学生将报告再看一遍,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些评价的经历,因而会用不一样的目光重新审视报告,进而又会发现新的问题。这个学生就这样修改了他的报告:要想观察水稻出现了什么样的状况,显然要看它的叶、再看他的根部等。他还写上了评语:“謝谢各位的帮助,我的报告越来越完美了”。最后,教师让学生将多次评价之后的报告重新誊写,再将报告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展示出来。多方展评为的就是让学生最终品尝成功的果,也让他们体验别人作业带给他们的认知与视觉上的冲击。
过程累评
学生学习种植专业的过程就是教师对他们的种植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也就是说,评价与学习同时发生。这么早就让评价出现在学习过程中,为的就是进行过程累评,这要实现一大转变,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为过程性评价为主。还以《植物保护》为例,教师设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去区分稻瘿蚊为害造成的水稻标葱以及稻纵卷叶螟造成的卷叶之间的区别。如果这个作业总分为20分的话,展示在作业上的具体的部分只占10分;还有10分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的体验,两者相加就是最后得分。以这个作业为例,教师进行的铺垫也是多层次的。首先教师在白板上展示了有关白菜霜霉病和白菜软腐病的症状区别,以让学生为最终的作业积累思维与方法。学生每发言一次加一分,由小组长记录,这个分最后累加到总评分中。教师进行的每个环节他们都会很认真,也会在不同的环节中展示他们多元的能力。
结束语
种植能力是中职农业专业学生重要的能力与素养,也是他们享受农业、感知生活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采用适当的评价机制与评价方式,激发他们种植的潜能与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种植能力上得以改进与完善,进而激励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