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小学生都学点民乐
2020-03-25杨玛娅
杨玛娅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正在改变单一的“以识谱为目的,以唱歌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将器乐教学引入课堂作为一项特色来打造。
特色是传承中的创新。我校是一所合并学校,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合并前原古灶学校民乐队的训练在整个区处于领先的水平,这是我校发展的“富矿”。于是,我校决定把民乐作为引入课堂的重点乐器。设置《儿童民乐》校本课程,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搞普及,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让全体学生会演奏一种民间乐器,让一批学生形成较突出的特长。经过将近四年的努力,学校的这个发展构想已初见端倪,同学至六年级,人人初步掌握笛子或葫芦丝的吹奏基本要领,会演奏简单的乐曲;民乐团在省、市、区、街道文艺汇演中屡屡获奖,得到社会及专家的赞赏与认可,比较拔尖的一批小团员受到优质初中的青睐。下面就谈谈我校器乐教学的做法和体会。
一、普及与特长并举
(一)讓每个学生都掌握一种民乐器
我校自2009年成立以来,就着手开发民乐教育的校本课程,根据现有条件,先把民族乐器笛子及葫芦丝引入音乐课堂,让全体学生都获得民乐的普及教育。
我们确定了民乐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一是以民乐为载体,弘扬民族精神,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民乐文化,培养学生对民乐的欣赏和表现能力。二是让乐韵浸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艺术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使生活在高速城市化环境的孩子更高雅,更能干,更大气,更出色。三是通过六年学习,使中心学生人人知晓民乐一二,人人能演奏民乐一二,人人能欣赏民乐一二。
民乐校本课程每周一节,与音乐课结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设民乐欣赏、乐器、乐理知识讲座及民族音乐家介绍。二、五、六年级学习笛子演奏技巧,一、三、四年级学习葫芦丝演奏技巧。学校还将每周二的午读时间设立为全校的练习器乐时间,为学生的器乐学习提供了保障。
(二)使一批学生获得特长发展
我们觉得,乐团建设精品化,才能培养出具有特长水平的学生。于是,强化了以下方面:
1.乐队扩容成乐团。由当初的40人发展到今天120多人,使更多有兴趣的学生能参加提高性培训。
2.增加乐器的种类。多方筹措资金,购买了古筝、扬琴、阮、琵琶、二胡、笙、西洋鼓等一批乐器。现乐团乐器达40门之多,演奏时音色更丰富优美。
3.组建校外培训基地。我们与佛山民乐团体紧密合作,建立起校外培训基地,让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全过程、多方位地对团员因材施训,促进团员差异发展。实践表明,佛山民乐团体培训基地的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训练方案,大大提高了培训质量,使参加民乐团的学生各得其所,整体提高。
二、教学与管理并重
我们加强民乐教育的精细管理,做到五到位。
第一,领导到位。学校构建起“一个小组、二条线、两大块”的层级管理系统。“一个小组”是成立以校长牵头的特色教育领导小组,实施顶层宏观管理;“二条线”是由教导处、总务处具体落实,构成强势的中层执行力量;“两大块”是民乐队、普通教学班相互协调,合作实施,形成基层的微观操作控制。由于管理系统化,使民乐教育工作有规划、有章程、有制度,规范高效。
第二,认识到位。要使民乐训练长盛不衰,各方必须取得共识,相互支持。我校的学生来自五个村,家长大多是本地村民或异地务工人员,没有太高的文化,更没有加强孩子民乐学习的意识,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学民乐是偏门,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开始的时候,不少家长既不重视也不支持。不少师生也是心存疑虑。为统一认识,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生会议,利用板报和橱窗出版有关的宣传材料,让师生了解学校加强民乐培训的意义和宗旨。经过宣传教育,形成了广泛认同的校园氛围,相关老师在必要时,都自觉为民乐团的训练开绿灯。与此同时,特色教育领导成员深入家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告家长书和开展家长问卷等,做好细致的动员工作。还通过家长会、家谊会宣讲学校特色教育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争取家长的理解,在物力、人力、财力上支持孩子参与。经过艰苦的宣传发动,大多数家长都成了民乐教育的支持者,为孩子的训练舍得出钱出力。
第三,师资到位。民乐校本课程要实施,师资是关键。为此,“一组两线”音乐教研组制定出民乐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要求所有音乐教师尽快掌握吹奏笛子和葫芦丝的基本功,以满足教学需要。音乐教师一开始只能先学后教,现炒现卖,与学生教学相长。通过一段时间的校本培训,现在音乐老师都具备了演奏笛子和葫芦丝的艺术专长,在民乐校本课程实施中得心应手。
更可喜的是,音乐老师对民乐教学还做到边教边研,积累了很多第一手资料,通过整理和加工,编写出一套通俗易懂、贴近教学、贴近学生实际的民乐系列教案,从一至六年级,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走进民乐器的世界。
第四,措施到位。其一,把民乐教育纳入育人体系。为推进民乐校本课程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民乐教育氛围,学校确立了中心小学德育信条 :育心、立美、启智、怡情。育心: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民乐艺术的熏陶,为学生打开一扇心灵的窗户,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立美: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审美的情趣、提升鉴赏美的能力、树立创造美的志向。启智:用智慧启迪智慧,培养手灵活、脑灵活、思维灵活的中心学子,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怡情:书香校园的熏陶、乐韵课程的感染,带来学生学习情趣的高昂、身心的愉悦。
育人重在体验。为激励学生积极了解器乐,我们开发了民乐系列特色争章活动,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获得特色章的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要求利用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逛逛器乐店”,认识一样喜欢的民族乐器,并采集图片或照片,向小伙伴交流介绍;中年级学生(下转第28版)(上接第27版)选定心仪的乐器,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该乐器的发展史,乐器起源的地方(或民族),所涉及的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并制作一张“乐器探究卡”;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搜集挑选乐器资料,制作“民族乐器展示”的专题展板。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我对民族乐器知多少”的知识竞赛,让学生的情感,真正融入器乐的世界。另外,我们还开展“我与民乐共成长”作文和摄影比赛。系列活动激发出每个孩子热爱民乐,学习民乐的高尚情感。
其二,建设民乐育人环境。让孩子置身校园,会被浓郁的民乐艺术教育氛围所浸润:教学楼大堂两端的廊道里悬挂着一张张珍贵的演出照片,留下了中心民乐不寻常的成长岁月、不断壮大辉煌的足迹、一个个音乐家的名言。校园右侧是“乐韵天地”,主题画中“乐”字的撇、点如飘飞的浣纱,孩子们欢聚其下,吹拉弹唱……呈现出一派欢乐景象。乐是多音字,“yuè乐”指音乐,乐曲等。蕴含着中心的学生在“适合教育”的特色文化中,享受着民乐之乐、琴韵之乐。而“lè乐”指快乐,高兴。读“lè”时,表示学生在“尊重为源,享受教育”的办学理念引领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红领巾广播中的民乐名曲午间赏析栏目,把师生带到丝竹营造出的人文意境……整个校园充满着厚重的乐韵文化氛围。
三、学习与展示并行
校本课程最终落脚点是将知识、技能内化为学生素质,而这个内化过程必须在活动中落实和提升。因此,我们把展示活动作为实施校本课程的重要载体。我校的民乐队多次迎接来自国内外,境外的参观师生,多次应邀参加各种公益表演,多次参加省、市、区大赛,夺金摘银。
一是活动展示。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较为大型的艺术节,民乐均充当主角,还为民乐乐器的演奏开设专场。艺术节的开篇节目,必定是大型的民乐合奏,各种民乐乐器齐聚一堂,场面甚是壮观。演出时,台上琴声悠扬,台下神情专注,演奏的、聆听的都是身心投入,摇头晃脑,脚踩节拍,相互呼应,充满着艺术的享受。
就是中队召开主题队会,也根据内容需要穿插民族乐器的演奏。抱一支琵琶,架一把古筝,轻拨挑弹,娓娓动听的民乐声如潺潺流水从演奏者的手中流出,扣动着队员的心弦,体味队会的主题。
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期末民乐队学员的汇报演出、艺术星评选等活动都为每个孩子创造展示机会;每班的小乐队吹拉弹唱,沙锤铃鼓一起上,人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
二是交流展示。如,2010年3月英国梅德韦氏教育代表团到我校交流,观看了民乐表演。2009年11月由香港教育局资助的《薪火相传》国民教育活动系列之《同根同心》 —香港初中及高小学生内地交流活动的200多名师生到我校,也观看民乐演出。
三是公益展示。我校民乐团在基本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参加各种公益表演,学生进社区、上广场、到电视台,展示的舞台一个比一个炫彩。在佛山市第六届残运会开幕式上的倾情表演,在“祖国在我心中”佛山民乐汇报演出暨中国民族管弦乐考级培训基地挂牌仪式上的精彩献技,均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四是竞赛展示。2010年1月我校民乐团表演的民乐合奏《龙腾盛世》荣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器乐类三等奖。2011年3月我校民乐团表演的创作曲目《风火少年狂想曲》荣获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器乐大赛金奖。我校学生在区的独奏比赛中摘金夺银。
多样化的民乐展示,让每个层面的孩子都能够体会到学习民乐的成就感。“不一样的学生,一样的精彩”,尽管每个孩子的艺术起点不一样,但都有一颗爱美的心。魅力民乐,为我校的每个孩子带来了别样的快乐童年!
以下是几篇展示场记:
场记一:2017年3月30日,我校应佛山电视台邀请,再次参加了“快乐班会”的节目录制。在录制过程中,同学们演奏了葫芦丝合奏《青花瓷》、二胡合奏《赛马》,出色的基本功、精湛的表演技术赢得了现场观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场记二:2018年5月31日下午,我校庆“六一”亲子活动暨《儿童民乐》校本课程教学成果汇报演出隆重举行。全校师生齐集广场,一至六年级的同学以班为单位,人人亮相,依次登台,分别表演了笛子合奏和葫芦丝合奏。同学们的表演全情投入,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着,灵巧地变换着不同的指法,抒情又悠扬的乐曲在会场上深情地流淌,一会儿清脆,一会儿低沉,一会儿欢快……,感染得现场的观众也随之击拍而和,掌声不断。孩子们陶醉在乐韵之中,渡过了一个难忘的节日。
场记三:2019年7月20日,我校在一楼综合阶梯室举行了2018学年度暑假艺术展演,对过去一学年学校各种艺术社团活动成果进行大检阅,近三百名学生参加了本次展演,活动吸引了三百多名家长前来观看。
本次暑期艺术展演的主题是“人人有爱好,个个有特长;人人能参与,个个能成功”。来自各个艺术社团的三十七个節目精彩纷呈,代表了学校开办两年来年打造艺术特色品牌的丰硕成果。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童趣盎然。有诗文朗诵、舞蹈表演、器乐演奏等等,体现了我校文艺活动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其中,民乐演奏是本次艺术展演的最大亮点,古筝表演繁弦脉脉蔓佳音,二胡演奏琴韵鸣啭双弦间……古筝、二胡、笛子、琵琶、葫芦丝、唢呐、扬琴等演奏各美其美,乐韵萦绕,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在艺术展演这个舞台上尽显艺术的魅力,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期之夜。目前,我校民乐教学已达到“生生会演奏、班班成乐队、校级有乐团”的程度,学校民乐团更是声名鹊起。
器乐教学在我校已经初显特色,如何深度开发民乐校本课程,形成学校文化,创建闪亮品牌,这既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我校民乐特色教育必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往开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