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礼仪教育和日常教学的融合

2020-03-25夏立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1期
关键词:以身作则礼仪教育家庭

夏立凤

【摘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一种礼仪规章,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在现代教育中,礼仪教育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营造健康、有序、积极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学生;礼仪教育;以身作则;家庭

早在战国末期,伟大的教育家荀子在《荀子·修身》中就提出了对于礼仪的认知,他认为人们的容貌、仪态、疾走、慢走都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往长远看还关系到为人处世的成功,国家民族的安宁。在小学教育中,礼仪教育是当前我们小学教师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每一个人的语言、形态都是自我修养的一种表达。教师要以身作则,才能够引导学生成为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因此,在推动小学生礼仪教育和现代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文明”的发展理念,让他们能够在礼貌的语言和行为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礼仪仁义信的德育理念融入现代教育学习之中。

一、坚持常规教育,紧抓日常规范

我校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外来人口、本地人口混杂,文化水平较低,道德修养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汲取。例如,在教室里、校园楼梯,经常能够看到被同学随手扔掉的纸屑、食品袋。对于这种情况,我校利用班会课、品德课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有关小学生礼仪常规,向学生详细介绍礼仪的意义、礼仪规范,等等。结合学生的日常实践,让他们能够利用各种机会,了解礼仪对一个人思想品行的影响,引导学生在细节之处注重日常学习和生活礼仪。

例如,组织学生在校园之中进行垃圾大清洁,带领他们感受劳动的辛苦,让学生能够形成理解人、尊重人的思维状态。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为了深入推动礼仪教育的开展,我校还开辟了礼仪教室、礼仪教育长廊。同时,开拓校本教材培养,围绕学生常见的一些礼仪问题,编写了学校的《礼仪歌》《文明礼仪伴我行》教材、《养成教育》教材,并相应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黑板报”比赛、“寻找身边的礼仪细节”“文明礼仪手抄报”“争当文明使者”等形式多样的礼仪活动。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对礼仪文化的重视,在校内、校外,在学校教育和家庭生活中,都能够树立知礼仪、讲礼仪到行礼仪的良好风气。此外,我校还将礼仪教育作为思品课重要课程,纳入校内课程常规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时间上予以保证,明确规定全校各班每周轮流到礼仪室上课,每天的值日班级派驻礼仪队在校门口迎接全校师生,重大活动由学校礼仪队出场。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教师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向学生传递文明礼仪的实施价值,教师坚持推进常规礼仪教育,紧抓日常规范,让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师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和教育学家陶行知所提出的“以教人者教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为他们开辟什么样的道路,学生就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应该积极践行礼仪实践,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在学习中,应该通过以点带面,着力打造一支恪守理念共同参与礼仪建设的教师队伍,作好学生的表率。

著名作家冰心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记得有一次,校长在校园里巡视,突然,校长弯下腰,当大家都以为校长在系鞋带的时候,原来他正在捡一个食品袋子。孩子们看见了,都觉得不好意思。过后我听见有孩子们说:“连我们的校长都可以为我们能有干净的学习环境而弯下腰,我们怎么就不可以为了自己有干净的学习环境而不乱丢垃圾呢?”由此可见,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以身作则,才能够做好孩子的表率。

“我的孩子每天早上在校门口和教师打招呼的时候,都会大声的说老师好,但是教师往往都不会给孩子一个表情,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很生气,真的很生气。”这是几年前的一位家长关于“老师冷漠门”的帖子,记得这帖子一发布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因此,学校要求教师们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是非常必要的。当学生对教师报以微笑时,教师也要回以微笑;当老师出错时,也应敢于向学生道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借助于这些良性的互动,能够通过文明、友善、温暖的日常细节,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获得更加积极的力量。

三、构建家校合力,引发学生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仅仅要在学校内形成文明的礼仪风貌,还要在家庭生活中延续讲礼貌、懂文明的优良传统,让学生能够学会思考生活中的为人处世,对尊老爱幼、谦和礼让等良好传统进行较好的吸收,此外我们还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学校微官网、微信群等形式,形成家校一体教育网络,教育学生养成礼仪习惯,共建文明和谐的快乐家庭。

俗话说:“生活环境,是孩子品德最好的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背景下,可以看出小学生禮仪教育的推进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路径,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快乐、文明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民主开朗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为学生构建有爱的家庭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礼仪教学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推动家庭礼仪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礼仪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文明礼仪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能够始终以微笑面对人生,自觉成长为懂礼、尊礼、守礼的学生,继而营造讲文明、懂礼貌的良好风气。

综上所述,小学生礼仪教育和现代教学的融合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成,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礼仪教育活动。从生活和学习细节上入手,拓展学生对礼仪文明的认识深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养成更加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品行。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礼仪金说[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2]周红渲.名句用法词典[M].上海古籍出版社.

[3]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人民出版社,2008(12).

猜你喜欢

以身作则礼仪教育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创新班级管理方式用心引领学生成长探究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