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动手操作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
2020-03-25覃韵诗
覃韵诗
【摘要】计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是目前的计算教学却没有达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目标,归根到底是没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其实为“填鸭式”的教学。动手操作是一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相结合的活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计算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推向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深刻理解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我们希望能通过动手操作,一步步向素质教育迈进。
【关键词】动手操作;思维;算理;算法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影响着学生观察、注意、记忆、思考、解决问题等各种数学能力的发展。但由于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正处于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而传统的计算课堂往往比较中规中矩,侧重知识技能的教授以及计算题的反复练习,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学习,导致学生对计算的学习越来越没兴趣,对计算的学习也越来越困难。
新版的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正是考虑到学生对于计算学习的年龄特征,将部分计算内容往后移了,例如,将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后移到一年级下册;将三年级上册“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后移到三年级下册……另外,教材还特别注重小棒、计数器、方块、数线等学具在计算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理解算力。例如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小棒为主要的学具,鼓励学生借助小棒进行自助探究,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材已经为学生的学习作出了调整,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应该也要作出调整?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尽可能将课堂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在思考中发展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可以概括规律,总结计算方法,如此一来,动手、动脑、动口在计算教学中都能全部体现出来,这样的计算课堂将成为学生最乐意的课堂。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动手操作对计算教学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但是大部分的计算课堂往往过于注重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反复进行計算练习,这不但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作用,反而造成了计算课堂气氛刻板沉闷,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倦怠的情绪。长期下去将会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导致学生学不好数学,不想学数学,老师教得也越来越吃力,两败俱伤。
作为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我们的首要使命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当前的素质教育着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由老师教转为学生学,由学数学转为“做”数学。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让原本枯燥无味的计算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更能接受新知识,掌握计算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计算能力的目标。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吃西瓜(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由于这一课的知识点浅显易懂,学生观察情境图列出算式后,极大部分学生能马上说出答案,可是当教师追问: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这时,教师并没有急于直接向学生讲解如何算出结果,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利用学具(一张圆形的纸)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画出相应的分数。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活动,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又会停下来思考,与同伴交流想法,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涂一涂,得出答案的同学们所流露出来的喜悦和骄傲,我相信,将会成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在原本枯燥的计算课堂中,插入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大部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都能自己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这一节课堂将原来的老师讲学生听,变成了学生做学生学老师引导,将学生推向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真正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无论是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动手操作能力,都大大得到了提高。
二、动手操作,发展思维
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感性材料,同时由于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不仅仅要眼看、手做,还要脑想、口说,使外部的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联系,如此一来,学生的动作思维就能转化成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就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形成数学思想。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四课时《长方形的面积》,大部分教师可能会通过课件直接引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套用公式进行反复地练习。重复的练习能让学生把面积计算公式熟记于心,至于公式的推导过程,学生可能一无所知。教师着重知识的应用固然重要,但是让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的过程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重过程,学生才能学会知识,而不是记住知识。
为此,教师课前准备若干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和一些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教师出示长方形学具,并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可以用小正方形来测量。”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动手摆一摆,观察并说一说发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探索得到下面的摆法:在大长方形里每行摆4个小正方形,可以摆3行,一共摆了4×3=12个小正方形,也就是说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怎样知道长是4分米,宽是3分米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每行摆了4个,表示长是4厘米;摆了3行,所以宽是3厘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摆正方形的方法继续求出其它长方形的面积,并将活动数据记录下来,看看有什么发现。通过动手摆,记录数据,观察表格,学生提出了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长乘宽。
本节课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得出结论,学生“摆”正方形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动手摆,动脑想,动口說,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丰富了感觉、知觉的经验,实现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有机结合,使学生的动作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并有序地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许多学生对算理模棱两可,知之甚少,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老师们总是疑惑:“为什么同一类型的计算题,重复练习还是有学生不会做呢?”要使学生会算,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算,也就是要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只有理解算理,才能在万变的题目中找到不变的规律,才能真正掌握计算方法。动手操作则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能让学生在脑海中将抽象的算理转化成具体形象,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的特点。
如,在教学北师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分橘子》时,为了突破“十位上除后有余数”的难点,教师巧妙地利用学具小棒,创设了“摆一摆”的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算理。首先出示算式“42÷3”,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竖式计算方法,当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42÷3时,发现十位上商1后有余数,这是本节课要突破的教学难点。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竖式中的余数1表示什么。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学具小棒摆一摆,分一分,4捆(表示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捆(表示1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商1;剩下1捆表示1个十,拆开之后和2根合并成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表示4个1),所以在个位上商4。“分一分”活动结束后,让学生重新思考问题“竖式中的余数1表示什么?”学生经历摆小棒的活动后,明白了余数1表示还没分的1捆小棒。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指出:我听过了,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学生亲身经历动手操作活动获得的体验,才会是最牢固、最深刻的体验,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手,还要动脑,思考该如何开展下一步活动,还要动口,与同伴交流想法,如此一来,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算理,拓展思维。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我们不能让教成为数学课堂的全部,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学对象,还是学习的主人。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放手课堂,把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要改变惯有的计算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创设一切条件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在操作中发展思维,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师只是一名导演,一位引导者,课堂上我们要大胆放手,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在做中学,学生的思维不再被固定在一个框框内,而是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课堂也将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