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0-03-25郭晓婷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有近五十首,集中表现了艺术作品之美,将富有感染力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生动语言、抒情色彩等容纳其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古诗词的讲解,做好审美启蒙工作,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等,让学生受到古诗词的美的熏陶,体会诗词歌赋之美。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通过各种直观的形象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起到一个熏陶、感染的作用,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思想和观念等,起到的主要是内化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对审美教育的开展主要是通过教材来完成的,小学语文教材富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让小学生置身于课文美的环境中,在渗透着美的教学过程中,净化心灵,树立自己的审美观念。
一、 认识古诗词中的美
(一)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相比于现代课文来看,古诗词的用字比较讲究,用词比较精练,结构上讲究的是对仗工整,平仄相宜,只通过简短的几行文字就能带来无穷无尽的感受,有让人身临其境之感。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让人一目了然,比较简单透彻,“孤帆一片日边来”所表达的黄昏壮丽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力量之美等,給人以丰富的感官、想象与审美体验,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比较朗朗上口,内容也比较浅显,便于小学生理解,这种古诗词的语言之美,能给人带来力量与审美的双重体验。
(二)古诗词的情感之美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是诗人的有感而发,除了眼前所见的景象,还蕴含着当时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古诗词更富美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 古诗词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现状分析
(一)忽视了对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的内容为主,借助黑板、多媒体等途径通过口头语言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能够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但是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导致学生只会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等,虽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这种“满堂灌”现象有改善,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固守着传统模式,对古诗词进行简单的释义,将诗人蕴含的思想感情笼统地表达出来,再让学生去背诵就结束了古诗词的学习,整个过程对学生审美的教育少之又少,没有特意去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甚至一部分教师直接忽略了,这也成了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教育工作开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小学阶段收录的古诗词不管来自哪个朝代,都与现代有着较大的差异,如写作背景、语言风格上,有些学生难以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部分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将古诗词的内容释义作为课堂的主要教学内容,显然把古诗词的鉴赏课上成了翻译课,学生死板地做笔记,在还有剩余时间时,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词,这样的教学方式千篇一律,不管是对诗词意境还是情感的把握上,教师都没有将其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三)缺乏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说的审美鉴赏就是对某一对象通过直接感知,对其进行审美判断与评价,也就是评价这个东西的美与丑等直接感受,这是狭义上的审美鉴赏,而广义上的审美鉴赏主要是对审美对象进行更深层次的感受。以古诗词为例,这首诗在结构上很工整这是表面上我们对它的评价,去感受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思维活动,是对它更深层次的审视,二者有纵向上的差别。而审美鉴赏能力就是狭义上的一种概念,指的是学生对古诗词能够做出评价、赏析,并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其更多是来自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审美实践等方面的沉淀,对古诗词审美程度的高低、理解程度的深浅、与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有莫大的关系,而缺乏对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就会明显使学生偏离发展方向,以后若是想发展就会比较困难。
三、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具体对策分析
(一)反复诵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因为诗词的体裁特点,它本身就蕴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古诗词具有的韵律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朗读速度和节奏,音节、押韵也是诗人比较讲究的,这些印度能够愉悦人的感官,一些华丽的辞藻与古诗词比起来,还要稍稍逊色。一般的诗词就比较注重对仗和押韵的,所以读起来会比较朗朗上口,赋予了古诗词一种音乐美,教师应当要多引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的诵读,让学生感受其中的韵律之美。例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以小学低年级的《咏鹅》来说,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朗读一遍做个示范,再带着学生诵读,让学生找准节奏,反复进行诵读,在读熟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诵,让学生整体对这首诗有一个认识,再去感受是人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意境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二)逐字逐句分析,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古诗词大都具有画面感,颇有诗中有画的意思,将整首诗描绘出来,字里行间所呈现的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虽然古诗词看起来简单,但也是语文教学资源中比较丰富的一部分。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词为基础,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美。例如,在学习《小池》一诗过程中,诗人就呈现出中一幅鲜活的池水与小荷的画面,“泉眼”“小荷”“树荫照水”“蜻蜓”等景物串联着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池景象,仿佛置身其中,亲眼见到了立在荷叶上的蜻蜓,感受到了池水的生机等氛围。另外,《清明》这首诗,也是不错的教学范本,诗人不光是为我们呈现了清明时节的悲凉氛围,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在外游子遇雨时的画面,通过“行人”“纷纷”“断魂”等字眼,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切,思念已故亲人的感情等。诸如此类的古诗词数不胜数,由此可见,古诗词所蕴含的画面内容丰富,极其富有感染力,在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上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代入,感受到古诗词当中的情感美
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可以从情感培养的角度入手,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但是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学生能够将表面上所感知到的形象、意境等内容转化成主观意识上的情感,再将个人代入情境,感受古诗词所呈现出来的情感美。在实际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题材、体裁特征为突破口,先带着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字词的欣赏或赏析,体会古诗词传达的积极感情。例如,在教学《游子吟》一诗时,我们体会到的就是伟大的母爱,教师就可以做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与自己母亲的相处趣事,在读《示儿》这首诗的时候,感受到的是诗人的爱国情怀,就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伟大与爱国精神,并让学生讨论身边的爱国行为,提高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与爱的能力,真正将美育落实到生活实踐中。
(四)参透字词含义,感悟古诗词的哲理美
古诗词除了情感美、意境美等特征,在许多古诗词中还有着丰富的哲理可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感悟古诗词里的哲理,往往一些哲理性的诗词会带有诗人的人生哲理,这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这首诗表面上给出了庐山的意境,是在写美景,但是诗的最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却饱含人生哲理,这才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定位,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会不同,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要以大局为重,角度尽量要放得长远,不要主观行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做出指导。又如《登鹳雀楼》中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要学生明白登高望远的道理,也就是要学生在看待问题和考虑事情的时候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考虑得更加全面,怎么才能站得更高呢?就是要不断攀登,勇往直前。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古诗词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的教材上,除了教材收录的古诗词等,教师可以利用早读在课外背诵《唐诗宋词三百首》,积累优美古诗,每个学期举办古诗词大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通过举办类似的活动,不但能够发扬我国优秀古诗词,还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在培育学生美育知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四、 结语
小学是我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关键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在的科技条件,接触多媒体等教辅工具尽量满足学生的审美体验,充分开发古诗词中的美育因素,有效提升学生的全面审美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凤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研究[J].现代交际,2019(18):214+213.
[2]苏志恒.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75.
[3]张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策略研究[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一)[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4]覃华杨.浅议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5]董国来.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9(15):44.
[6]薛志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7]陈应喜.论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学周刊,2018(30):52-53.
[8]付斐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对儿童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8.
作者简介:郭晓婷,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回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