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古白文

2020-03-25翟佳敏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献

【摘要】白族在历史上除了官方通行的汉文字之外,还存在过自己创造的文字,史书常称为“僰文”“白文”“汉字白读”等,说的就是这种方块白文。本文将从历史上是否存在白文出发,探讨白文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古白文;文献;产生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白族碑刻语料文字范畴研究”(项目编号:2019Y0204)。

一、“白族有文字”说

在20世纪,对于白族是否存在文字,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白族存在文字;二白族不存在文字。但随着对白族文字入研究,现在学术界主流的看法是,白族存在区别于汉字的白文。对白文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滇载记》,明代学者杨慎在这本书的自跋中说明这本书就是根据“僰文”的《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译写成的,“僰”又写作“白”,是同音异写;清代寂裕和尚在《白国因由》的自跋中表示僰文难认,所以将《僰古通》一书中有关宗教的部分翻译为汉文,以期得到广泛传阅。

对于持“白族存在文字”观点的学者,最具代表性的是石钟健,他在《民族研究文集》中认为白族有自己的文字,不仅从古代文献中找到对白文的记载,还举出他在大理喜洲对白族碑刻的发现,从考古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白文的存在,并且他认为白族的文字产生于宋大理国时期,流行于宋末元初,到明中叶明代。段伶在《论‘白文》一文中,对于白文的存在持肯定态度,在考证资料上与石钟健的大同小异,也是从白族碑刻入手,但是两人在白文的产生年代上略有分歧。段认为,白文形成于唐南诏时期,盛行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林超民在《漫话白文》同样引证碑刻文献资料证明在南诏时期已经存在用汉字写白文、表达白语意义的白文了。杨应新在《方块白文辨析》中列举文物文献资料,如白文残瓦、碑刻、大本曲等,佐证白文的存在;王锋在《方块白文历史发展中的文化因素》《从书写符号系统看古白文的文字属性》中以白族碑刻为研究对象,提到白文是在汉字的基础上于唐南诏中晚期形成的,对于白文的文字分析需要用传统文字学的理论;韦韧《方块白文流传现状及其趋势分析》一文中提到,从发现的碑刻等文献中可知,在南诏中后期,民间已经存在通过仿造汉字而书写的白文;侯冲在《白族白文新论》中,以石钟健先生考证的白族碑刻为基础,论证白族有白文这一事实,虽然他承认并支持白族有白文,但他质疑白文的衰落和流行。他认为,白文并未在整个白族地区流行通用,并且也没有衰落消失,一些地区至今仍在使用白文。

二、古白文的产生与发展

(一)古白文的产生

“白文”产生在大理国时代。北宋时代,以苍山再海为中心的大理国,已经进入了发达的封建社会,国内农业发达,手工业也相当发展。大理国实行和平外交,同四邻国家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因之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在商业关系上,大理国和北宋及南海诸国均有密切的联系;它同北宋的“互市”在商品上的交流尤占极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们统治阶级中的上层知识分子强烈地要求提高文化,尤其需要他们自己的文字。由于白族与汉族长期悠久而密切的历史关系,使白族的统治阶级上层知识分子在吸取进步的文化时,不能不首先重视汉族与发展生产有直接关系的进步文化,相反吸取过多的印度佛教文化。在他们拟制文字的时候,便不能不特别借重汉字,因而产生了以汉字为基础的“白文”。

南诏与唐朝的关系,一向是很密切的。南诏时期通行的是汉文。在南诏宫廷里,从王到大臣,多能使用汉文,有的且能作很合标准的唐诗。大理国时期,上至国主及贵族,下至普通百姓,常常通过官方及各种民间渠道来学习内地的汉文化。人们渴望得到内地的儒家经典、诸子百家著作及历史、文艺、医学等书籍。1103年,大理国主派使臣高泰运到宋朝延求书:“求经籍得六十九家,药书六十二部”。1173年,大理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若般师等到广西横山卖马,他们开列书单,要求购买《文选五臣注》《五经广注》春秋后语》《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广注》《五藏论》和张孟《押韵》《切韵》《玉篇》《百家书》等书籍,对经、史、子、集甚至佛经都兼收并蓄。由此可见,白族文化的厚重绵长与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二)古白文的流行

从宋末元初到明代中叶前后,在大约二百多年里,是“白文”的普遍使用时期。当时统治阶级的上层知识分子都喜欢使用“白文”,有名的云南禅宗雄辩法师,也曾用“白文”作佛经的注疏。许多“白文”著作,如《白古通玄峰年运志》《西南列国志》以及诗、文、墓志之类,都产生在此时期。但从明清以来,很多作品都遭到人为的或自然的损坏,大部已经失传。若干有名的用“白文”写成的诗词,足以说明当时一些历史情况的作品,又经过明代汉族学者的编写和改写,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貌,因此,要想说明“白文”怎样被普遍使用和流传,几乎是不可能了。我们现在只可根据一些残余的资料作些推测而已。例如元末大理第九代总管段功,在他打败“红巾明玉珍”之后,蒙古梁王很感念他的功绩,曾将阿褴公主许配与他。但他在新婚之后,情意浓厚,不肯再回大理,他的原配高夫人从大理遥寄一首词来,劝他回去,这首词就是用“白文”写的。但是原词在杨慎的《滇载记》和阮元声的《南诏野史》里,都被改编过了,因此,我们便无法知道它本来的词句。所幸两个本子保留的字句还不一样,从仅有的句子里我们仿佛还能领会出来这首词原来是用“白文”写成的。

(三)古白文的废弃

元朝灭了大理以后,云南事实上已经成为大元帝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与内地联成一体。明朝以后,云南与内地的关系更加密切。由于明朝施行汉化政策的结果,白族中没落的统治阶级和上层知识分子為要博取高官厚禄,不能不放弃使用“白文”,而把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和使用汉文上面。“白文”被废弃的另一原因,即由于文字本身的缺点:“白文”继承了汉字的缺点,所以,它既不能完全表达白族的语言,又不能完全代替汉文,因而遭到废弃。

古白文在白族的历史上,确曾起过一定程度的促进文化发展的作用。首先,古白文给白族保留下来许多古老的历史传说,这些宝贵的传说是我们今天研究白族历史的重要史料来源之一;其次,古白文曾经大量采用了汉文的词汇和汉文成语,这些词汇和成语自然变成了丰富白族语言的一个源泉;第三,由于“白文”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这些加过工的文学语言必然会不断地丰富着白族口语;第四,这些“白文”资料,在今天整理“白族的语言史”时,当然是语言学者所特别宝贵和重视的。

三、古白文流传的趋势分析

方块白文是一定时期历史文化的产物,虽然还幸存于民间,我们在大小曲本、白文瓦片、宗教经书中还可以看到白文,但是其在民间使用的频率和范围越来越小。究其原因,一是白文文献保存状况堪忧,许多文献资料因没有及时保护,使得資料发生破坏等;二是曲本的传承方式单一主要为师徒相传,这也导致白文传播受限;三是白文自生身缺点以及汉字和汉文化的冲击,使得无法大面积使用;四是方块白文辨识度逐年降低,白文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这也是传播时的阻碍。

虽然方块白文流传的现状不容乐观,但由于它自身的特点,仍能继续流传下去。大小曲本、宗教经书、民歌等领域依旧可以看到方块白文文献。它们的传承依旧是质朴的师徒传授,一代代传抄下来。但近年来,各界对于白族文字的关注增多,方块白文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投入到白文的整理研究中,这为白文的继承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人龙.创制白族文字刍议[J].大理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63-67.

[2]甲斐胜二.关于白族的白文问题[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2:530-537.

[3]赵黎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白语研究概述[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06:474-516.

[4]赵衍荪.白族语文研究工作杂述[J].下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49-58.

[5]杨应新.方块白文辨析[J].民族语文,1991(5):51-59.

[6]杨政业.论“白(僰)文”的形态演化及其使用范围[J].大理师专学报(综合版),1997(4):52-58.

[7]杨世钰.大理丛书·白语篇[M].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8]马曜.白族教育史(序)[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5.

作者简介:翟佳敏(1995-),女,汉族,研究生在读,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 brief analysis of building waterproof materials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and Hook Lace in Fashion Design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Bellarosa Connection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