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爱情友情的大一初体验

2020-03-25姚思雨

大学生 2020年2期
关键词:寒假友情走路

姚思雨

每周末的早上八点多,我妈妈的例行“查岗”电话会如时到来,虽然偶尔会因为睡懒觉接不到。

燕归巢——亲情就在身边,不管走多远

“吃过了吗?”

“刚吃过了,你和我爸呢?”

“我和你爸也刚刚吃了,你爸爸出去锻炼了,我准备去买菜。你最近学习怎么样?”

“你一个人在外,要照顾好身体,有什么就跟爸妈说……”

这段对话似乎已经成为了我和妈妈之间的一种“默契”,我听了一句就知道下一句要说什么。

而“吃过了吗?”已经成了每次打电话的第一句问候,有时候会回答吃了,但有时候也会因为太忙而忘记吃饭,然后习惯性地说一句吃过了,让妈妈放心。

小时候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每次父母给老家打电话不会说太多家里的事,永远只说“挺好的”“啥都好”“不用操心”,现在我才明白,原来只是自己出门在外,报喜不报忧,总想让家里放心。

我从大理来到北京上学,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回家的念头有时就会非常浓烈,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一上学期,半年没有回家,没有吃过家乡的东西,没有呼吸过家乡的空气,第一次回家特别开心。早上六点的班机,可能是兴奋过头了,我一个晚上没睡,顶着黑眼圈去赶飞机。

化身孤岛的鲸——远离挚友

“公交,还是走路?”

“走路。”

“好。”

这就是高三时候,每到星期六我和我朋友的对话。因为我俩的家离得很近,所以每次都会问:怎么回家?从学校到我们家走路只要半个小时,但我们两每次都能走一个小时,因为是吃回去的。四条街,每条街我们都会买很多好吃的,每次都是两只手都拿满了,还想吃。那段时间虽然是高三,但因为有彼此的陪伴也从来没感到孤单。我能容忍她的小脾气,她也会包容我的坏毛病,虽然有时候她也会被我气得跳脚,但朋友嘛,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她真的是最了解我的人,我爱吃的、想要的、想做的、喜欢的她都知道。毕业前,我們用最原始的方式,给对方写了一封毕业信。我到现在都记得,我们当时正在闹小脾气。虽然我也一样是最懂她的人,但我们却同样强势,谁都不低头。如果不是那两封信,可能我们的友情会到此为止。

我因为成绩不好选择复读,而她考去了成都。

又是高三,我真的很忙,所以除了寒假出来吃了个饭,其他时候我们俩就跟不认识一样,我忙我的,她忙她的。如果不是寒假看到她拄着拐杖,我竟然不知道她骨裂进医院做手术,我阑尾炎发作动手术她也不知道。这在以前很难想象。

十天半个月不联系,但我知道,她很忙!忙着上课,考试,不联系不代表不想念。有人说,朋友能熬过三年的挺多的,熬过五年的就珍惜吧,熬过七年的就已经不是朋友,可以算是亲人了。在我们的青春里,陪伴我们最多的不是亲人,也不是爱人,而是朋友,欢乐、痛苦、迷茫,都是他们陪着走过来的。

你是此生最美的风景——放下爱情

记得小时候有一句音乐点评:在你还不懂什么是爱情的时候,那些情歌已经给了你最好的答案。

“唐人街3寒假上映,去不?”

“去,大年初一吗?”

“应该是。”

“好。”

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方式,认识三年的时间,让我从喜欢他到可以和他和朋友一样相处。

我仍然记得他喜欢的东西,也仍然记得他讨厌的东西,当初高考,本来想去他在的地方,终究还是决定远离他。但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他的名字已经落在了心坎。可能是我给他发消息,说蒸米饭,但把米饭做成了稀饭。他调侃了一句:不是你的错,是电饭锅的错;也可能是在最难过的时候她的一句,别哭了,擦擦眼泪。

猜你喜欢

寒假友情走路
为什么鸡走路时一直在点头?
向美好友情进发
当友情遇到禁忌
快乐寒假
快快乐乐过寒假
我有友情要出租
我们的友情
会走路的树
寒假留学攻略
学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