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后角膜绷带镜的应用
2020-03-25黄炳才
黄炳才
作者单位:阳春市人民医院眼科,广东 阳春 529600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睑裂区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的纤维血管组织增生过度穿过结膜角膜交界处,累及角膜并形成翅膀形状的胬肉[1-3]。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日光、风沙长期的刺激有关[4-5]。巨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是目前新兴的胬肉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单纯胬肉切除相比可以降低复发率[6]。有多种方式可以缓解术后的眼部刺激症状,其中角膜绷带镜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7]。笔者选取了48例巨大翼状胬肉患者,在术后分别对其应用角膜绷带镜和金霉素眼膏进行术后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2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巨大翼状胬肉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1)临床及影像学确诊为巨大翼状胬肉;(2)临床资料完整且随访完成;(3)患者均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已接受其他影响本研究的治疗;(2)身体条件不适合研究或不配合研究;(3)存在心、肺等严重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32~59岁,平均年龄(43.53±11.73)岁,巨大胬肉17例,复发胬肉7例;对照组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4.78±10.10)岁,巨大胬肉18例,复发胬肉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范围、平均年龄、复发胬肉占比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巨大翼状胬肉切除术及自体结膜移植术。在显微镜下操作。自胬肉头部前1 mm处划界从而将胬肉头部与角膜充分分离,深至角膜前弹力层,避免有血管等结缔组织的残留。随后进行胬肉体部的分离,小心进行钝性分离直至胬肉尾部分离成功,自距泪阜3.0~3.5 mm处将翼状胬肉剪除。于病眼上方取面积略大于植床的带蒂的球结膜组织,上皮面向上平铺在巩膜上,并使用10-0尼龙线进行间断缝合,将线结埋藏于角膜缘面。移植的结膜组织游离端与创面结膜游离端缝合,术后2周拆线。
1.2.2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典舒,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97,规格:5 mL/支),每日三次,四周。观察组患者连续应用纯视绷带式隐形眼镜(博士伦公司产),7 d后拆除缝线并取隐形眼镜。对照组患者则应用5%金霉素眼膏涂眼(新乡华青,国药准字H19983006,规格:2 g/支)每日2次,用药1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和胬肉复发率;胬肉复发的定义[8]为随访半年内,患者翼状新生物长入角膜缘内,且结膜局部有充血。(2)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干涩、疼痛、视力模糊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完成, 计量资料用(表示,两组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和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水肿发生1例,胬肉复发0例,对照组则分别出现5例和5例。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胬肉复发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水肿发生率和胬肉复发率的对比 [例(%)]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干涩、疼痛、视力模糊等。观察组分别出现1例、0例、0例,而对照组则出现3例、2例、1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
3 讨论
3.1 翼状胬肉的治疗难点
翼状胬肉是结膜组织纤维血管化增生并侵入透明的角膜的疾病[9]。患者不仅眼部外观受到影响,病情进展后可影响视力、角膜散光及不同程度的眼部不适感[10-12]。目前对于胬肉的治疗方法虽多,但其具有易复发的特性,严重影响临床治疗的疗效[13]。有研究显示,翼状胬肉颈部与正常角膜缘上皮交界处的角膜缘干细胞层数减少,形态扁平,证明在翼状胬肉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角膜缘干细胞的缺陷,给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球结膜移植提供了理论依据[14]。
3.2 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的优势分析
(1)绷带式角膜接触镜由硅水凝胶制成,特性是柔软、水润、舒适,避免角膜组织在闭眼,眨眼和动眼过程中受到摩擦从而引起不适,有利于术后的愈合。(2)可连续佩戴,避免长期摘取引发的角膜损伤或眼部刺激感。(3)绷带式角膜接触镜覆盖于角膜表面时,可以作为感染的保护屏障,避免炎症细胞在角膜表面对于末梢神经的刺激,形成生物支架,进一步减缓患者疼痛、促进角膜的愈合。
3.3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后,两组患者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胬肉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nami K 等[15]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有利于降低疼痛VAS评分,提升上皮部位愈合率,患者的睁眼困难、流泪、烧灼感和异物感等舒适度亦有所改善。本次研究与以上研究结果不谋而合。因此,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可保护创面暴露的三叉神经感觉支及缝线,可有效规避摩擦或炎症感染的发生。积极运用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有利于缩短翼状胬肉术后角膜上皮缺损区的修复时间,提升术后正常组织的愈合速度,改善眼部不良症状、提升主观舒适度,促进医护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绷带式隐形眼镜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并降低术后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