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规划方法浅析
2020-03-25刘雷宋吉贤赖齐贤
刘雷,宋吉贤,赖齐贤*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村发展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2.浙江农科乡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6)
1 农业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强劲依托。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国内专家学者纷纷对其做出了解读(表1),这些解读可为后续农业产业规划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表1 相关学者对产业兴旺的解读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规划原则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推进产业振兴,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农村产业规划,是指导农村产业实现振兴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农业产业规划要统筹考虑现状特殊性、规划科学性、群众主观能动性、思路创新性,以及党建引领性等方面,具体原则如下。
2.1 要坚持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就是要考虑现状特殊性,包括气候、地形、传统产业、经济情况、从事人员规模等条件,从实际出发,推动产业发展。通过正确评价和分析当地农业特有基础和潜力,选择和培育产业发展方向,扶持特色产业,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同时,积极培育符合当地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构建当地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乡村美丽经济,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目标。
2.2 要坚持规划先行
乡村产业发展要坚持科学的规划引领。农业产业规划的编制必须坚持多规合一,体现乡村各个层面相关规划的和谐共生。编制科学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要统筹推进农林业相关规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布局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规划的“多规合一”,与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乡村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增强产业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2.3 要坚持群众主体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是群众。乡村群众是实施农村产业规划的主要力量,乡村产业发展一定要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充分调动起当地基础群众的积极性。通过实施人才振兴战略,出台一系列人才相关政策,做好农业产业相关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工作。积极吸引鼓励群众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群众的力量来共同促进乡村产业规划目标的实现。
2.4 要坚持改革创新
贯彻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的方针政策,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健全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各类资源要素保障。加大乡村人才振兴力度,创新引才、用才、育才体制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政策措施,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
2.5 要坚持党建引领
基层党组织是产业兴旺各项政策的最终执行者[5],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实施和产业发展规划落地的重要力量。推动农业产业规划的落实要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开展党组织对农村新领域、新业态的“双覆盖”。推动党组织与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深度融合,引领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等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活动,共同带动乡村产业发展。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规划方法解读:以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青梅产业园为例
3.1 进化镇概况
3.1.1 产业发展概况
进化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东南部,东邻绍兴,南接诸暨,山区丘陵地形。进化镇青梅的种植历史已有1 000多年,有些梅树有几百年历史,碗口粗的梅树比比皆是。“十里梅海”是进化镇特色的生产性景观,有人形容它是“十里梅花香雪海,疑是九寨落天乐”,与“乐园狂欢”“钱塘观潮”等景点,一同被评为“萧山十景”。
3.1.2 进化镇SWOT分析
进化镇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十分明显,机会与挑战并存。对进化镇的优劣势,以及机会和挑战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有助于规划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特色,促进区域合作与竞争,整合各类资源,走出特色化发展之路。
优势。交通优势:进化镇位于萧山、绍兴、诸暨三地交界处,从绕城线到临浦出口仅5 min车程,从萧山城区到进化境内车程不到20 min,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到进化境车程30 min。杭金衢高速公路和03省道东复线穿境而过。生态优势:进化镇春有桃花、夏有荷花、秋有桂花、冬有梅花,四季花常开[6]。全镇森林覆盖率达64.3%,拥有大岩山、青化山、曹山、城山4座风景秀丽的名山,层峦叠翠,云雾缭绕,让进化镇宛如仙境一般。人文优势:进化镇的城山经考证可能是越国的古都;进化镇还有民族英雄葛云飞、“布衣都督”汤寿潜等名人故居;有岳飞笑饮欢潭水的“欢潭”传说。
劣势。管理体制不顺;资源整合不足;旅游管理经营人才匮乏。
机遇。在杭州“打造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以“世界旅游联盟”永久落户萧山为契机,萧山区以“全域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城区国际化”三化联动为突破口,推动高质量的都市农旅融合发展。进化镇作为“杭州南花园”的秀美之地,积极响应萧山区“旅游南进”战略号召,以打造高品质旅游风情小镇为抓手,全面落实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正努力争创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建设的模范生,让“来大美进化,让心灵净化”旅游宣传口号得到传播、推广和认同。
挑战。各类资源与周边地区相比,资源单体知名度相对较低,竞争力相对较弱。
3.2 青梅产业园总体规划
3.2.1 定位和目标
规划拟通过5 a建设,把园区打造成集青梅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休闲农业旅游新高地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以青梅为主导产业,兼顾茶叶、桑葚、草莓、蔬菜等辅助产业,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建设无公害、绿色青梅产品原材料基地,打造“千亩青梅标准化示范基地”;打造以龙头企业为带动的青梅全产业链,青梅产业产值占园区产值60%以上。在科技示范方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省内外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年引进先进技术或品种10项以上,年开展技术培训班与讲座5次以上,服务农户2 000户以上。在文旅休闲方面,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开展青梅文化主题活动2次以上;建设至少2处农旅休闲观光园,创建3A级景区村庄2个以上。
3.2.2 空间布局
以场地现有资源为基础,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打造“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图1)。一心:青梅展示交易中心。一带:田园景观风情带。四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青梅产业生产示范区,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乡村文化旅游集聚区。
图1 青梅产业园的空间布局
3.2.3 分区规划具体建设内容
具体建设内容如表2、图2所示,概述如下。
表2 青梅产业园具体规划建设内容
图2 青梅产业园建设内容的分布
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规划方向:建设青梅种质资源圃、阳田农业科技农业园和阳乐湾休闲农场。青梅种质资源圃(面积约6.7 hm2)收集国内外优良青梅品种进行培育保存,打造我国青梅生产发展的一个宝贵种质资源库。阳田农业科技农业园包括智能温室农业技术展示区、“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蓝莓种植区、藏红花种植区、植物工厂、数字农业示范区等建设内容。阳乐湾休闲农场分为休闲采摘区、野奢住宿区、研学体验区、乡土餐饮区、森林游乐区等休闲功能区,对住宿旅客赠送景观果园门票,并可免费参加民俗活动。休闲采摘区里四季皆种植特色的原生态天然有机果蔬,并有解说服务项目。园区内还有一些手工DIY草编、彩绘活动,重现农村生活的娱乐。
青梅产业生产示范区。规划方向:兼顾青梅标准化生产、展示、休闲观光3大功能。该区规划面积为124.2 hm2,依托现有的国家级青梅基地,引导扶持农户集中成片种植,大力推行规模经营,打造青梅标准化示范基地。引进“微生物优产技术”等青梅增产技术,促进青梅增产增收和青梅品质的改善。引进各种加工梅、观花梅、鲜果梅品种,改进与青梅亲缘关系相近的杏、李优良品种,优化树种、品种结构。依托青梅生产基地,打造“十里梅海”特色美景。
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区。规划方向:发展农业观光、劳动体验、青梅制酒。该区规划面积为105.7 hm2。发挥农业观光与劳作体验相结合的优势,增进旅游者对农村活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民生活的体验。在青梅生长期间,差异化发展其他农业观光体验项目,规划建设青梅品种分类园、耕读体验基地、自然生态教室、生态农业采摘园等休闲农业项目。利用当地大量的青梅鲜果销售滞销果实发展青梅制酒业,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
乡村文化旅游集聚区。规划方向:融合乡土文化、森林康养和民宿经济。该区规划面积为333.3 hm2。结合《进化镇华家垫村美丽乡村提升村创建规划》《进化镇吉山村美丽乡村提升村创建规划》等已有规划,同时考虑吉山村、华家垫村、东山村等乡村发展建设,打造人文观光、乡村度假、山林休闲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集聚区。推进村容村貌的治理,打造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文化工程。依托传统节庆,举办系列民俗活动。挖掘萧绍古道文化内涵,依托丰富的山林资源开展森林康养休闲项目。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发展民宿、农家乐经济,培育特色精品民宿,带动村民致富。
3.3 农业产业规划策略
3.3.1 策略一:建设全省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
以青梅为主导产业,在规模化种植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
第一,做大做强青梅实体产业链,助推青梅产业发展。依托当地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路线,打造绿色、有机、无污染、无公害的原生态青梅种植基地,推广无公害青梅生产技术,根据不同加工用途合理采收,在采后加强分级等措施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第二,打造现代农业科技高地,带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依托浙江阳田农业科技、梅子微笑工厂等大型企业引进先进农业科技技术,带动果蔬、青梅产业的转型升级。规划引进“微生物优产技术”,促进有机青梅示范基地增产增收和青梅品质的改善。第三,积极发展创意观光旅游业,让世界共享“梅”好。依托青梅主导产业,打造多种果树、果蔬等相关农旅产业,推动特色产业多元化经济发展,振兴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引领特色食品崛起,深化创意农旅文化产业,形成以“青梅小镇”为特色品牌的聚集产业区。
3.3.2 策略二:建立青梅全产业链产品体系
如图3所示,建立青梅全产业链产品体系,从技术研发到青梅种植、加工,再到农旅融合,对产业链所有环节都做到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图3 青梅产业体系形成的结构
第一,依托政策扶持、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咨询等农业产业相关服务,推动青梅全产业链基地建设。从引进或培育人才、新技术、吸引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强化和完善青梅全产业链功能,推动青梅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青梅产业展示平台,推广青梅产品,扩大青梅品牌影响力,反过来维持青梅产业体系的稳定。第二,夯实青梅第一产业发展基础,通过有机种植与设施农业并存的多元化种植高质量发展精致农业,通过开展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创新,为青梅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丰富优质的品种和技术库。第三,科学延伸青梅第二产业,推进青梅果脯、保健材、药材、果酒等加工农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开展与青梅全产业链品牌相吻合的品牌营销与产品包装设计。第四,拓展融合青梅第三产业,打造集农业科普、休闲农业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青梅产业园。
3.3.3 策略三:健康有序打造精农强旅发展格局
前期由青梅产业带动旅游,发展大农小旅;中后期由旅游反哺农业,实现精农强旅发展格局。
初期,以青梅种植为依托,以农业田园风光为主景,适当植入部分的农业休闲业态;远期,在旅游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更多的景观化的农业设施项目可以逐步增加,甚至最终由生产转向旅游功能(图4)。
图4 农业功能比重的变化
分区域植入主题不同的旅游体验项目,形成农业休闲旅游节点,然后通过景观的打造、游线的组织、活动的策划,把各个特色节点串联成具有青梅小镇标签的主题游线(图5)。以4A级旅游景区品质为标准建设,增加特色餐饮、品质住宿、特产购物、文化娱乐等相关业态,通过项目的体验品质吸引、多元化产品体系,远期形成精农强旅的发展局面(图6)。
图5 农业休闲主题的游线
图6 精农强旅格局的变化
4 小结
农业是广大农村的主要产业。产业要发展,规划需先行。农业产业规划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科学的产业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群众主体、改革创新、党建引领的基本原则,在深入分析项目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合理构建农业功能格局,扎实开展相关农业系列项目建设,以此带动和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保护和功能拓展,努力打造成为规模适宜、布局合理、产品多样、经济持续、景观优美的农业产业园区,创造乡村特色美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