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原理过程类试题突破—以2019年全国Ⅰ卷文综第37题为例

2020-03-25张晓丽

考试与招生 2020年3期
关键词:意识

>>>张晓丽

(审稿:张星梅)

(本文责编:牟锋)

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选材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设问角度新颖,灵活多样;聚焦关键能力考查,助力素质教育发展。这些目标的落实,在近五年全国卷关于“原理过程类”试题的考查中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目前已经成为命题常态。

2015年全国Ⅰ卷37题关于“导热棒问题”如果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那么2016年全国Ⅰ卷7-9题关于“贝壳堤问题”以及全国Ⅱ卷7-9题关于“水量平衡问题”则更加成熟。2017年全国Ⅰ卷“原理过程类”试题再次出现在主观题中(37题关于“苔原带问题”)。2018年该类试题全面出现在三套全国卷中(Ⅰ卷37题关于“乌裕尔河”的考查;Ⅱ卷9-11题关于“植被水土保持”的考查,37题关于“龙卷风”的考查;Ⅲ卷37题关于“锋面”的考查)。所以,2019年“原理过程类”试题的出现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相信在之后的高考中,仍将延续这一命题趋势。

下面笔者以全国Ⅰ卷37题为例,谈一下“原理过程类”试题的突破。

一、命题特点

全国Ⅰ卷37题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立足学科本质,聚焦能力要求,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水循环、水量平衡问题,突出了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统一。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本题以湖泊演化为线索,充分体现了地壳、湖泊、地形、气候等各种自然体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理念,说明目前的区域特征只是自然地理过程的瞬间表现,展现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将区域联系和区域过程展示给考生,要求考生具有要素综合、空间综合与时间综合的能力。

二、考生暴露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高考答卷的分析,考生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原理不清

不知道调用什么原理,原理调用不全和原理理解不透是制约原理过程类试题得分的重要原因。

37题(3)问“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考查两个方面,一是“补给类型”发生怎样的变化,二是咸水湖的形成过程。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海洋的遗迹,另一种是内陆河流的终点。大多数湖泊都是河水注入的,在流动的过程中,河水把所经过地区的岩石和土壤里的一些盐分溶解;另外,沿途流入河流里的地下水也带来一些盐分,当江河流经湖泊时,又会把盐分带给湖泊。若有些湖泊排水不畅,且气候干燥,蒸发消耗大量水分,湖水就会愈来愈咸,变为咸水湖。当然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即湖泊位于荒漠和半荒漠环境之中,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水分大量蒸发,盐分逐年积累,湖水也会变得越来越咸。

那么,本题需要调用的咸水湖形成原理是哪一种呢?再看设问“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补给类型”变化此处指的是由冰雪融水变为河流补给,那么,里海由淡水湖转变成咸水湖的原理应考虑的是第二种。部分考生因为地理原理调用不准确导致失分。另外,该原理强调此时咸水湖的形成是盐分的积累,但部分考生只能答出材料中提到的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对于基本原理中盐分收入(河流汇入带来盐分)和支出(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的阐释方面丢分比较多,如图1。

图1考生主要失分点是对咸水湖形成原理调用不准而导致答题偏差。建议对咸水湖形成原理进行专题突破。

图2

图2考生调用原理正确但存在两个失分点:一是表达不准确。“河流”是以淡水为主的,虽然可以带来盐分,但是含盐量并不高,故“河流汇入带来大量盐分”不能给分。二是原理过程不完整。“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除”未能答出,导致失分。建议对相关原理进行专题突破。

2.尺度不准

现在的高考题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下解决问题,所以,对时空尺度的正确判断至关重要。例如(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这一问关于水文特征的尺度有些考生理解得就不是很准确。本题强调的是“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水文特征”进而“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这是对一个区域大尺度的考查,但很多考生仅从河流补给、含沙量、流速等角度回答,说明尺度把握得不是很准确,答题落脚点出现偏差。

3.思维不活

部分考生在答题过程中思维僵化,不能融入情景,很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将相关的答题模板要点进行罗列,缺乏逻辑推理过程。显然,这部分考生是抱着侥幸心理的,但是高考的阅卷是公正严谨的,这种情况得分一般不高。如图3。

图3

该考生的失分原因主要是答非所问,将“山脉隆起”对“地貌”的影响答成对“气候”的影响,从水文与气候两个角度答题仅是简单罗列,并未结合情景材料进行针对性作答。建议提高答题技巧和学科素养。

4.表达不准

语言表达不严谨导致失分是非常可惜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地理思维不完整,另一方面是答题习惯不够规范。例如(2)问关于“水量平衡”的考查,该淡水湖的形成要有补给(冰雪融水)和排水(蒸发)两个因素,最终的结果要落在“补给大于蒸发”上,这样才能体现出地理思维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但不同层次的考生在这方面失分都比较多。再如(4)问从材料信息获取答案“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很多考生因表达不准确,答成了板块碰撞或挤压而没有答出运动趋势导致失分。

三、应对策略

1.重原理

针对37题这样的地理“原理过程类”试题,得分的关键就是找准或调准原理并加以运用。这些原理可以是高中地理教材中呈现过的原理规律,也可以是材料给出的原理内容。本题以里海由海—淡水湖—咸水湖这个过程为载体考查相关原理,如果考生知道第(1)(4)问主要对整体性原理进行考查,第(2)(3)问主要考查水量平衡原理,得分率将会大大提高。当然,要想得高分,还得要求考生在高三复习中把高中地理必备原理过程以专题的形式理解透彻并灵活应用。

2.会表达

懂原理但表达不准确也很难得分,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最好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列出原理过程,这样既可以找准关键词又可以理解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加上缜密的逻辑思维、精准的地理术语,才能完美表达答案。

3.悟方法

原理过程类试题是对考生素养和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一种题型,考生多存在读不懂题、原理不清等问题,很多考生会直接放弃或者在最后作答。其实这类试题也是有方法的,关键是要入题境,审明题意,找准原理,注意做题步骤。下面以37题为例解读一下规范的答题步骤。

(1)审懂题意

首先要审图文材料明确里海的演变过程及影响因素:

①审文字材料: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淡水湖—咸水湖,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

②审图表资料:读图了解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重点看位置、河流和山脉。由于周边山脉隆起的影响,流域面积变小,且无流出的河流。

③审图文关系:结合图文理解里海演变的过程。

(2)分析设问

例如(1)问“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在答题过程中第一要明确角度有三个: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这就需要对地貌、水文、气候等基本概念有正确的理解。第二要在表达的过程中先答出特征变化再回答其对里海的影响,要注意表达的推理逻辑关系。由此可见,对于设问的审读不仅要对中心词、限定词和行为动词有很好的理解,还要有总体的把握。

(3)找出依据

寻找答题依据的过程是考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读图文材料或者调用所学的过程。例如(2)问“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审题可知本题问的是里海是淡水湖的原因,马上调用淡水湖的形成原理—收入大于支出,然后到材料中去找收入是什么,支出是什么,发现收入是冰雪融水,支出主要是蒸发(因为地势隆起没有河流的排出),从而得出答案。

(4)规范表达

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表达的逻辑性,一定要有关键词意识。例如:山脉隆起—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4.多研究

近五年高考试卷针对“原理过程类”试题的考查有很强的延续性。例如“水量平衡原理”以及“补给大于蒸发”的这种总分结构表达方式在2018年全国Ⅰ卷文综的“乌裕尔河”一题中就有充分的体现。所以,在平时备考中要针对“原理过程类”高考题进行专题研究。建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针对某个高频考点如“水量平衡类”试题的专题研究,针对不同考查方式的“原理过程类”试题的专题研究,针对原理表达的专题研究,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考生会对“原理过程类”试题有一定的思路,但要强调的是,思维和能力素养是练出来的,在理解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反复对经典试题进行训练,不断进行反思感悟才是最终突破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中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强化“四种意识”提升“四种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