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3-25韦佳君
韦佳君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 柳州)
0 引言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多见的消化系统疾病[1]。主要症状包括:餐后上腹部疼痛、食欲不佳、腹胀等。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黏膜炎性病变,属于慢性胃炎多见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出现,慢性胃炎病人的病情严重,生活水平明显的减低[2]。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报告中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效果,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常规信息
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对照组包括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为(44.5±5.6)岁。研究组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44.8±5.7)岁。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存在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如下。
1.2.1 心理干预
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主动和其交流,全面的评价心理情况,进而开展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解除焦虑、害怕等不良情绪,提高克服疾病的勇气,详细的解答病人的问题,可以有效消除顾虑,尽可能的赢的病人的依赖感,增强治疗与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1.2.2 健康宣教
对病人全面的讲解慢性胃炎和反流性食管炎出现发展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不良症状与相应的处理措施。告知病人少食多餐,进而有效的缓解胃黏膜的损害。告知病人睡前2 h内禁食,饭后0.5 h内禁忌卧床休息、下蹲或举重物等活动。
1.2.3 饮食指导
(1)为了有效的控制食物残留与胃膨胀,应少量多餐,减轻食管的刺激,饭后与反流后饮适量的温开水,每次低于200 mL。(2)纠正饮食习惯,脂肪含量大的食物会增多胰液的分泌,胰液具备抑制胃液分泌的功能,极易诱发食物反流,因此,坚持低脂饮食,吞咽困难时,进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必要时禁食。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鸡蛋清、瘦肉,适当摄入维生素。(3)睡前3~4 h禁食,为了加快食物消化,饭后可慢走30 min,进食后禁忌弯腰,下蹲等动作,减少食管括约肌张力的药物。
1.2.4 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口腔干预
反流的食物残渣进入口腔后,会出现腐败滋生细菌,诱发口腔溃疡,所以,必须做好口腔护理,指导病人早晚刷牙,饭后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给予不能自理的患者适当的口腔护理溶液。
1.2.5 对于反流较重病人的体位指导
餐后帮助病人选择半卧位或直立位,入睡时将床头抬起15~20 cm,减少强烈的运动,加快食管对酸性食物的清除,降低反流,通过重力作用与良好睡姿。
1.2.6 服药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按量、按时服用药物。减少服用咖啡因、多巴胺、酚妥拉明、前列腺素等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的药物,及时中和胃酸可在睡前或饭后1.5 h服用抗酸剂,服用胃酸泵抑制剂和组胺M受体拮抗剂,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加强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胃排空和食管收缩可选择服用胃动力药。
1.3 结果判断
采取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给予评价[3]。具体包括:躯体疼痛、躯体功能、躯体职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情感职能、社交功能、总体健康等,分值越大说明生活质量越好。按照文献报道的给予判断[4]:显效,镜下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面与症状发作次数减少超过50%;有效,症状彻底消失,显示镜下局部黏膜炎症明显缓解,取得良好的效果;症状与镜下局部黏膜没有改变,说明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所有患者×100%。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准,说明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的分析
治疗和护理前,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相对比,差异不大,P>0.05。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表1 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
组别 例数 治疗与护理前 治疗与护理后对照组 32 48.67±1.04 68.21±1.31研究组 32 48.54±1.52 89.77±1.99 P>0.05 <0.05
2.2 两组的治疗效果分析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论
按照病因与表现的差异,食管炎包括放射性食管炎、化脓性食管炎与反流性食管炎等,临床多见的是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中进而产生的食管黏膜炎症。反流性食管炎属于一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多见的并发症。具体症状包括:胃脘部烧灼不适、泛酸、吞咽困难等,少数病人会发生食管狭窄或溃疡[5]。目前,伴随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方式的改变,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越来越升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包括抑酸剂、促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临床上抑酸剂主要是铝碳酸镁等。可以缓解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减轻胃黏膜的炎症程度、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等功能。莫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可以明显的增强胃肠蠕动能力,减少胆汁反流入胃、刺激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强上消化道平滑肌的运动功能等效果。胃黏膜保护剂具有在胃黏膜上生成保护膜、提高消化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轻胃酸、胆汁对胃黏膜的刺激。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应用以上药物治疗后,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预见性护理模式即为“以病人为出发点”作为根本宗旨,以整体改善护理工作的质量作为重要目标,对于病人可能产生的症状与体征,进而对其开展预防性干预的护理方法[6]。临床文献报道[7],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可以明显增强治疗效果。临床实践证实,对此病病人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还能够全面提高其进行护理干预的积极性与配合度,明显提高其生活质量[8]。笔者认为,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与慢性胃炎病人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的慢性胃炎病人通常忽略往往自身的健康状况,对相关疾病知识的认知不足。所以,在对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对其加强积极的健康宣教与心理疏导,以帮助其形成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等情况,研究组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证实了,对于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胃炎并发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的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