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护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2020-03-25包菁菁
包菁菁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管供血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且多发,多数患者都存在后遗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本文观察健康教育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男66例,女34例,年龄51~73岁,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14例。经CT和MRI检查,所有患者均为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健康教育。
1.2.1 对照组
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早期进行肢体活动,把握溶栓治疗的药物剂量和效果。密切观察意识和血压的变化,同时观察好患者的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1.2.2 观察组
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时,由专门的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熟悉病房布局,讲解陪护制度及常用药使用原则,让患者尽早适应医院环境,责任护士实行24 h连续责任护理,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计划。
心理护理:脑梗死患者常因语言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忧郁,心理负担十分重。护士应多加关心病人,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饮食指导:指导病人以低盐、低脂、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选用植物性油脂,禁食肥肉、内脏、鱼卵、奶油等胆固醇高的食物,可选择脂肪含量较少的鱼肉、鸡肉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可以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胆固醇,日常生活注意戒烟戒酒,适当饮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居住环境:病室应保持整洁、安静、舒适,可同种病种收治同病房,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温度和湿度。出院后所居住的环境应远离噪音,有适当的健身器材的场所。
用药指导: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服用药物期间,要按时服药,不可自行服用多种降压药或自行停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药物。在院期间,使用溶栓药物时,严格遵守用药指征,用药后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有无并发症等,注意监测生命指征及化验数值是否正常。
康复指导:脑梗死患者卧床期间,应该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患肢的功能恢复,为预防肢体发生肿胀,患肢可以垫高,以促进静脉的回流。失语者应尽早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从简单的字句开始,树立信心,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字句,反复练习,家属则要有耐心,积极给予鼓励,使其逐步恢复语言功能。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锻炼强度,切记不可过量,以不劳累、不疲劳为度。
平时生活的注意事项:注意危险因素的控制,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兴奋、激动、焦躁、易怒等能加重疾病进展的不良情绪,以预防疾病复发,始终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恢复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应循序渐进。
出院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少食动物油,饮食清淡,避免大便干燥,克服急躁、易怒的性格,学会控制情绪,保持平衡心态。对有行动不便的患者,需有家属陪同,切勿猛走猛蹲,防止摔伤。用温水浸泡患肢,以促进气血通畅,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来我院复查,以观察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生活规律及遵医行为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规律及遵医行为比较[n(%)]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较多,在护理过程中,对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更要求护理人员,强化自身的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用新的全方位的知识向患者进行更有效的健康宣教,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规律的饮食,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且能控制自我的不良情绪。认真对待疾病,按时回院复诊。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注重自我保健,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2]。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愈信心。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3]。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比常规护理效果更显著,能促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使得护理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