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效果
2020-03-25汤继斌
汤继斌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九三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黑龙江 黑河)
0 引言
心脑血管疾病依然成为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严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疾病之中,并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以及反复率[1]。因此为了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进行了本次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特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中3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50~69周岁,平均(58.67±3.61)周岁;观察组中35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50~70周岁,平均(59.02±3.45)周岁,两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比较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先进行基础治疗。
对照组患者应用拜阿司匹林[商品名称:拜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100 mg×30片;生产厂商: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71021]进行治疗,本药物为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剂量选择为1次/d,100 mg/次。
观察组患者则应用氯吡格雷(商品名称:帅泰,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规格:25 mg×20片;生产厂商: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进行治疗,本药物为白色薄膜衣片,剂量选择为1次/d,75 mg/次。
1.3 效果判定
收集两组患者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的PAG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有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观察患者复发情况最少应当随访3个月。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2.0软件进行计算,其中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G变化情况对比
通过有效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PAG得到了有效控制并且控制效果要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1。
表1 PAG 变化情况对比
表1 PAG 变化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0 0.53±0.11 0.36±0.09观察组 60 0.52±0.12 0.28±0.07 t 0.476 5.435 P 0.034 0.000
2.2 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有效的治疗以及用药后3个月的随访情况,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复发率都远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参数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n(%)]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应用的拜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都是目前较为常见的药物,早期由于拜阿司匹林价格便宜应用较为广泛。拜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血栓效果,并且也是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之中,并且药物为肠溶片,相较于基础药物,其药效更加持久且有效,但是对于患者的消化道影响极强,具有较为严重的刺激性,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凝血功能,并且妊娠期以及哺乳期的妇女严禁使用;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常用于预防血栓的治疗之中,此类药物能够选择性及特异性地干扰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目前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治疗效果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要求,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对于其他器官以及组织的影响是目前众多医患所追求的,在保证同样能够对疾病起效的同时,氯吡格雷克服了拜阿司匹林的不足,增加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保障了患者的预后效果[2]。并且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观察到使用氯吡格雷后的复发率得到了明显的控制,避免反复发病增加患者身体损伤,但是可能由于本次研究随访时间较短,研究效果不够具象,应当增加在临床中对于此药物的研究。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时应用氯吡格雷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反复发作的可能,有效抑止血小板的聚集,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之中大力推广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