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蛋、菜价格波动规律研究

2020-03-25张夕德淄博市统计局

消费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鲜菜猪肉波动

张夕德 淄博市统计局

肉、蛋、菜作为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食品,其价格变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而且也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淄博市居民消费价格调查数据为依据,对猪肉、鸡蛋、鲜菜价格波动情况进行研究,揭示其波动规律及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稳定本地生鲜市场价格提供决策参考。

一、2016年以来肉、蛋、菜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

(一)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

1.猪肉价格波动特征:一是年度内周期性变化:两头高,中间低。以一年为一个时间段,气温变化和我国传统节日决定了年度内猪肉价格呈先高后低再高的“U”型走势。一般每年的1、2月份,天气比较寒冷,同时又值元旦和春节两大传统节日,居民对猪肉需求量较大,其价格多处于当年高位;从3月份开始,随着气温升高,居民猪肉消费逐步减少,有效需求下降,促使猪肉价格开始下降,5 、6 月降到当年最低点;下半年,中秋、国庆两节来临使猪肉消费进入一年中的另一个高峰,肉价也应声而涨;到四季度,随着气温逐步走低,居民对猪肉需求逐渐增加,猪肉价格总体上稳步上扬。二是年度间周期性变化:猪肉价格上下波动犹如坐“过山车”,约2-3年一轮回。在学术领域被称作“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简称“猪周期”,即业内普遍认为的猪肉产业发展规律:猪肉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量增加―猪肉价格下跌―养殖户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再次上涨。

2.猪肉价格波动原因:一是饲料、人工等生猪养殖成本刚性上涨导致猪肉价格在周期性波动中不断走高;二是生猪生产的周期性较长、途中难改变的特性,是猪肉价格波动的重要原因;三是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不高及市场信息不对称使生猪生产波动较大;四是近年来多发的猪瘟疫情进一步加剧猪肉了猪肉价格的波动。

(二)鸡蛋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

1.鸡蛋价格波动特征:一是从长周期来看,鸡蛋价格总体呈周期性波动运行的态势。2016年以来,鸡蛋价格持续下行,到2017年5月份达到最低点,定基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下降达28.1%,普通鲜鸡蛋价格为5.7元/千克。2017年下半年鸡蛋价格才开始出现上涨趋势,最高点在2018年2月,定基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增长14.2%,普通鲜鸡蛋价格为10.1元/千克。二是从年度周期来看,每个年度内,鸡蛋价格受到季节性和节日因素影响而波动。一般春节过后鸡蛋需求量下降,价格开始回落,而每年9月份,受开学季和中秋节因素影响,价格开始明显上涨。

2.鸡蛋价格波动原因:一是养殖成本不断上升。随着粮食饲料价格、人工管理费、电费、运输费不断攀升,使得蛋鸡养殖成本不断增长,其中尤以玉米等饲料价格的上涨表现突出,进一步推高了鸡蛋的生产成本,客观上导致鸡蛋价格持续走高;二是受禽流感疫情影响。近年来经常发生的疫情,导致养鸡行情较差,饲养效益不高,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受挫,蛋鸡补栏不足,产蛋鸡减少,鸡蛋供应紧张;三是季节性影响,一般夏季天气炎热,蛋鸡产蛋量下降,供需紧张导致价格上涨。

(三)鲜菜价格波动特征及原因

1.鲜菜价格波动特征:一是长期呈波动上行趋势。根据居民消费价格调查资料来看,近年来鲜菜市场价格呈波动上涨趋势。2016年至2019年,各年份鲜菜价格定基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分别上涨10%、-5.5%、7.8%和2.6%,鲜菜价格虽然有的年份出现下降,但总体呈上涨趋势。二是短期波幅大频率快且季节性波动明显。从各月环比价格指数看,价格波动具有幅度大、频率快的特征。鲜菜市场价格短期波动,一般情况下主要因气候因素而呈现季节性波动规律:每年3月份前,或因春节因素,或因雨雪天气,价格涨幅就相对较大。每年4-6月,气温上升且以晴好天气居多,价格下降。每年7-9月,雨水天气增多,鲜菜上市量减少而价格上涨。

2.鲜菜价格波动原因:一是灾害性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导致价格波动。近年来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干旱、洪涝、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增多,导致蔬菜生产受到影响,供应量减少,蔬菜价格上涨。二是成本持续上升是蔬菜价格长期上涨的基本原因。近年来蔬菜生产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农业生产资料和雇工费等都在刚性增长,这些都是近年来蔬菜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推手。另外,油价上涨也增加了运输成本,变向地提高了蔬菜价格。

二、肉、蛋、菜价格波动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肉、蛋、菜价格波动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消费者、生产者、饲料供应商、分销商和深加工企业。其中,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应为消费者和生产者。

(一)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在我国食品的消费结构中,猪肉、鸡蛋、鲜菜占的比例很大,为85%左右。虽然政府和群众对其价格频繁波动有一定预期和心理承受能力,但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在一定时期对群众生活,尤其是城市低收入群众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在肉、蛋、菜价格暴涨的情况下,群众要么花更多的钱购买,要么抑制需求。反之,肉、蛋、菜价格下降,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喜闻乐见的利好。

(二)价格波动对生产者的影响。对于养殖户和种植户来说,其养殖盈利情况主要取决于出售价格和养殖成本,养殖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成本、仔猪成本、雏鸡成本、人工成本、防疫成本、水电成本以及固定资产摊销和损耗摊销等,其中饲料成本占到总成本的60%以上,由于当前饲料、人工等成本一直处于刚性上涨态势,所以最终的销售价格的波动使得近年来生产者的利益基本上是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

三、稳定肉、蛋、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近年来物价的上涨主要的推动力是来自于食品价格,而食品价格的涨跌事关百姓的生活,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是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调控保障机制,建设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形成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农民稳定增收、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是进一步减免农产品流通环节税费,完善产销衔接机制,支持建立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新型的流通模式,减少流通环节,来降低流通成本,有效防范投机的介入,同时还要切实降低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摊位费和入场费。

(二)加强肉、蛋、菜等重要农产品和重要商品的生产和市场供应。增加肉、蛋、菜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品市场供应,是从源头上稳定价格的关键举措。一是要稳定生猪、蛋禽养殖和蔬菜生产,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国务院促进生猪、蛋禽、蔬菜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情况,提高农资综合直补标准。三是做好重要农产品储备工作,增加临时存储的肉、蛋、菜的投放,组织好重要农产品和国内供应相对紧张的商品进口,保障市场供应。四是积极做好疫病防疫工作,要加大对养殖户的防疫培训和指导,提高科学防疫水平,引导养殖户科学饲养,尽可能减少养殖户损失。

(三)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合理引导生产。一是整合发改、农业、统计等政府部门资源,建立统一的生猪市场信息、蔬菜市场信息和蛋鸡市场信息发布平台,定期公布生猪、蛋鸡、鲜菜的市场供求、市场价格等信息,为养殖户提供可靠参考,引导养殖户适时调整养殖规模,按市场规律发展生产,防止生产盲目性;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供销方面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帮助政府主管部门及时分析研判市场价格走势,并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将合理正确的市场导向信息传输到养殖户、种植户中,增强他们对风险的抵御能力。

猜你喜欢

鲜菜猪肉波动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国家统计局回应水果蔬菜涨价:价格上涨不具有持续性
羊肉价回稳 后期不会大幅波动
微风里优美地波动
2019年国内外油价或将波动加剧
蔬菜供应充足 售价持续下降
干湿法SO2排放波动对比及分析
猪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