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之原典
2020-03-25左建军
□ 左建军
我有着数以百计的对联书籍与杂志,而且大都翻阅过,有的还精读过多遍。随着光阴的流逝,自己也有了点长进。阅读,是一个积累、增长,能使人提升的过程。不阅读,视野不开阔,思维易僵化。不同作者的文字,展现不同的生活阅历,不同的思维方式,也能呈现不同艺术风格及人生品位,这些都可以增加阅读者的见识,丰富其精神生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开卷有益。
读书过程有如走进一处风景名胜,奇花异木,亭台楼阁,给人以新鲜感,因陌生,下一步的未知而产生惊讶、期待等丰富情绪。一本书读完就是景区走到尽头。欲回头再看的,定是最精美、最有价值的部分。有的书读过,不会再拾取,正像有的地方去过,不会有再去的欲望一般。
据湖南唐意诚先生、北京常江教授等广泛搜集的资料显示,从古到今,中国对联书籍汗牛充栋,我之所涉略,也不过万中之其一。然而,回头看自己读过的这些书籍,多少还是有些失望。正好比曾到过的很多地方,让人回味的也只有不多的几处。
梁章钜的《楹联丛话》一书,堪称清代道光以前楹联的集大成者。作者是清代的高层官员,做过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任过两江总督,身份显赫而有地位。老师是一代大儒纪晓岚,有良好的师承渊源。朋友有林则徐等,类聚者均为学界精英、社会名流。加上梁章钜自己的楹联创作水平极高,所以其书中收藏作品均是佳作妙品。
其次是吴恭亨的《对联话对联话》。收录民国前后作品,作者是《慈利县志》总纂,南社诗人。声名虽不甚显,见闻却是极为博洽。亦是难得的好书。
后来大收藏家张伯驹编撰有《素月素月楼联语楼联语》,文辞雅致,资料丰富,却未出先贤苑囿。
陆家骥先生所编著的《对联新语》文辞颇佳,在港台影响广泛,亦未能后来居上。
倒是晚年旅居台湾的喻血轮先生所著《绮情楼杂记》,文笔清丽,不落窠臼,收录民间、政坛史实、逸闻、联语甚富,且多为大陆书报所不载,亦堪称难得好书。
此之可谓联鼎之三足。
要想写出精妙对联,除了多观察、体验生活,汲取其中营养外,还需取法乎上。其中要诀,便是回归原典,品读佳作。
剪 纸:牧 归 (陕西 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