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法在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0-03-24廖祥凤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护理带教内科应用

廖祥凤

【摘要】目的:分析目标管理法在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将内科实习护生作为对象,选取的护生数量为60名,要求选取时间是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将60名护生分成两组,按教学方式的不同进行分配组别。接受常规教学方式的30名护生编排为对照组,进行目标管理法带教方式的另外30名护生设定为实验组。针对两组护生取得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护生综合素质评分均较差,而实验组较优,P<0.05可以证明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接受目标管理法带教方式干预的内科护理实习生取得的学习效果较好,可使护生和带教老师在带教进程中树立精确的目标,不仅便于护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还可促使带教老师对其各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目标管理法;内科;护理带教;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R4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233-02

临床实习是护生对护理专业接受教育的接续,亦是培养护生全面能力的紧要环节,同时也是护生从学生转变为护士的一个转化过程。近些年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改变,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员显得尤为紧要。然则常规的带教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今护理的需求。鉴于此,本研究中,选取我院内科实习护生60名,作为本次调查分析的样本,旨在探究目标管理法在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具体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实习的60名护生,作为本次调查分析的样本,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使用传统带教方式的护生设定为对照组,实验组则采用目标管理法,每组样本数均为30名,对照组中男护生2人,女护生28人,均为15名,护生年龄最小的17岁,年龄最大的23岁,平均年龄为(20.1±2.5)岁;实验组中男护生3人,女护生27人,护生的年龄为17-22岁,平均年龄为(19.1±1.4)岁。将选取的60名样本的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予以计算,结果发现组间差异较小,符合正态分布,P>0.05,符合本次研究前提。

1.2方法

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使用传统带教方式,护生实习第一天,引导其对科室环境进行参观,并将内科的相关制度进行告知,与护生创建较好的沟通关系,带教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护生进行理论和实习知识的讲解,教师可通过社交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纠错。实验组则使用目标管理法进行带教,在护生进行病区之前,由带教老师和内科病区护士长对教学要求进行交流,待学生进病区之后,和带教老师、病区护士长一起依据实习大纲要求及科室特征将临床技能、理论知识等依照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制成表格,定出每7天学生应事先的目标(表1),将整个实习阶段护生应完成的教学目标进行数字化分析,同时将其发放给护生及带教老师。之后带教教师依照每周目标涉及的知识点对临床实践活动进行安排,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表1 目标管理法的教学目标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护生带教后的综合素质,具体有基础操作、理论基础、健康教育及专业技能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其学习效果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25.0)处理研究数据,资料描述形式:计数字资料为n(%),计量资料为(x±s);差异检验:计数资料为x2,计量资料为t;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

2结果

实验组30名护生的综合素质评分均较优,而对照组较差,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评分对比(x±s)

3讨论

目标管理法主要是通过全面评估事件完成的进程,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使整个计划的过程变得更具备全面性和目的性。既往常規的带教方式,教师只能对护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大致的预计,而护生没有合理划分知识点的水平,整体均在模糊中探索,但经梳理目标之后,不管实践操作,亦是理论基础,都能更具备针对性,使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便护生能够精确地掌握相关的知识,对其和谐学习氛围的构建比较有利,以免被动学习。目标管理对护生和带教教师间的沟通具有较高的要求,若要完成设定的目标,不仅需要学生对知识的及时吸取,更需要带教教师自身技能及专业素质过硬。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护生的综合素质评分均较高,而对照组较低,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方式的有效性。综上,将目标管理法使用在内科护理带教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应被积极使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护理带教内科应用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神经内科护理带教中路径式教学法的运用及价值评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