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麻醉中预注射瑞芬太尼对呼吸抑制的影响

2020-03-24王鹏飞宋伟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瑞芬太尼

王鹏飞 宋伟

【摘要】目的:就临床麻醉中注射瑞芬太尼对患者呼吸抑制的影响效果展开论述。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的72例下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病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在临床麻醉中进行预注射瑞芬太尼加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对照组采取持续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分析临床资料并得出结论。结果:观察组呼吸抑制情况出8例(22.22%),对照组呼吸抑制情况出現19例(52.78%),临床资料显示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中预注射瑞芬太尼相比较单纯持续输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降低手术风险,建议临床应用。

【关键词】呼吸抑制;临床麻醉;瑞芬太尼;预注射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90-01

患者在临床麻醉期间,生命体征仍然会受到药物和手术影响,尤其是伤害性刺激会导致外周和中枢神经过于敏感,如果不妥当处理,患者术后恢复困难,疼痛剧烈,影响生活质量。通过预注射的方式减少后续麻醉药物的用量,能够使身体对麻醉药物产生一定耐药性,减缓手术和不良情况对中枢神经造成的伤害性刺激的同时起到镇痛作用,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的频率。文章基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的72例下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究临床麻醉中预注射瑞芬太尼的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接收的72例下肢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患者病床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年龄范围在35-78岁,平均年龄(48.56±4.27)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在34-79岁,平均年龄(47.84±4.43)岁。所有患者排除心脏功能、肝肾系统等重要器官疾病,无精神疾病,对药物无过敏反应。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深入研究。

1.2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开放上肢静脉输入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行持续硬膜外腔阻滞麻醉,静脉输注泵为患者推注瑞芬太尼。

观察组患者采用预先注射瑞芬太尼的麻醉方案,预注射的诱导剂量保持在0.55-0.60μg/kg,注射速度为0.5μg/s,之后观察患者麻醉效果和实际情况,记录患者呼吸变化情况并根据体征调整诸如剂量和速度,最终保持在0.05μg,(kg*min)持续输入,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采用持续注射方式,在手术过程中一直以0.05μg/(kg*min)持续输入。在患者用药期间,不再给予任意镇痛类药物和氧气吸入。

1.3呼吸抑制标准

判断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的标准主要为满足以下任意一种情况:①血氧饱和度低于94%;②呼吸频率低于每分12次;③患者呼吸骤停超过15s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由于前期预注射的诱导剂量和推注速度,使得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抑制情况15例,但是后续麻醉过程中,部分患者逐渐体征逐渐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上升,呼吸抑制情况消失,余下呼吸抑制患者仅有8例。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案的临床麻醉后,观察组呼吸抑制情况出现8例(22.22%),对照组呼吸抑制情况出现19例(52.78%),临床资料显示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瑞芬太尼是临床麻醉中的常见药物,但是由于药性较强,在用药期间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以呼吸抑制为常见表现。瑞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类阿片止痛剂,药理作用同吗啡相似,镇痛作用强,但是由于持续时间短,所以在麻醉过程中需要持续输入,由于可控性强,预后良好,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但是瑞芬太尼的缺点就在于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有负面影响,发生呼吸抑制的原因是瑞芬太尼作用于μ受体,当脑干中的μ受体受刺激后,会影响大脑中枢神经,呼吸频率不稳定,甚至出现呼吸骤停的情况,并且对二氧化碳敏感性也会明显抑制作用。但μ受体在传导信号时,会对传导过程中的各环节进行调节,如G蛋白、配体一受体水平、效应器,而且μ受体磷酸化时,会使受到诱导的受体发生脱敏现象,使患者体内对瑞芬太尼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从而在确保瑞芬太尼产生药效的同时,降低对患者中枢神经的伤害险刺激。

文章数据显示,观察组呼吸抑制情况出8例(22.22%),对照组呼吸抑制情况出现19例(52.78%),临床资料显示观察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瑞芬太尼预注射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呼吸抑制的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强、作用时间短等,此种麻醉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

总而言之,在临床麻醉中预注射瑞芬太尼相比较后续注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降低手术风险,改善预后,建议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联合表面麻醉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评价
小儿先天性唇腭裂修补术的麻醉临床分析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对比分析
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的效果观察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全身麻醉维持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