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2020-03-24张锐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张锐

【摘要】目的:实验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痛心力衰竭行补肺益肾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补肺益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后两组患者均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3.3%,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西医治疗相比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更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补肺益肾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77-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上也称之为肺心病,是由于肺组织以及肺部的动脉血管出现病变,所引发的一系列肺功能异常的病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肺动脉压力会明显增高,常伴随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何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病情继续发展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方式较多,多是西药治疗,治疗效果差异性较大,本文基于中医的角度,分析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45例:男性和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25例和20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是78岁和60岁,年龄均值为(67.46±3.18)岁,患病时间(7.86±3.28)年。对照组45例:男性和女性患者数量分别为24例和21例,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分别是79岁和59岁,年龄均值为(67.82±3.65)岁,患病时间(7.41±3.5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实验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治疗,患者主要服用抗感染、止咳平喘、纠正电解质絮乱的相关药物,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补肺益肾汤进行治疗,药汤的主要配方如下:丹参20g,熟地、党参、黄芪30g,陈皮、炙甘草6g,桃仁、法半夏、赤芍、莪术、葶苈子、地龙10g,山茱萸、泽泻15g。加适量水进行煎煮,每天服用1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1.3对比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对肺功能进行检验可明显发现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得到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变,对肺功能进行检验发现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得到一定的优化;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没有明显的变化,病情继续发展,出现了恶化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1.0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计数资料,对其进行检验的时候采取X2检验,对比分析上述所有数据之后,若是最终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下表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30例,治疗有效的有12例,治疗无效的有3例,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的有15例,治疗有效的有17例,治疗无效的有13例,治疗有效率为71.1%,组间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讨论

诱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因素是肺部血管慢性疾病,促使肺部结构出现异常,肺血管的阻力不断增加,肺动脉压急速升高,导致右心室出现扩张。老年人群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高发人群,近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严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也逐渐提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在临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时,心力衰竭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西医治疗主要是进行对症治疗,止咳平喘、利尿、纠正电解质絮乱等,治疗反复,预后效果不佳。现今中医学开始重视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研究,基于中医的角度来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属于肺涨,是由于长期不合理饮食、感染反复、情志抑郁所导致的痰浊、淤血,促使心、肝、肾、脾等多个器官出现障碍,因此中医治疗需以温阳利水、温肺祛痰为原则。

本文研究认为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补肺益肾汤中含有丹参、熟地、党参、黄芪各、陈皮、炙甘草各、桃仁、法夏、赤芍、莪术、葶苈子、地龙、山茱萸、泽泻等多种中药,其中法夏、陈皮等药物可起到健脾祛痰的效果,黃芪具有利水消肿的效果,茯苓、泽泻对于利水去浊有较好的效果,而葶苈子具有平喘宣肺的效果,莪术可舒缓淤血的情况,地龙具有平喘利尿的效果,多种药物有机结合可有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本文将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补肺益肾汤进行治疗,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1.1%,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之,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补肺益肾汤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猜你喜欢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BNP、甲状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婴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分析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冠心病心力衰竭应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疗效分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观察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硝普钠微量泵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衰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卡托普利联合依姆多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15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合并肺栓塞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