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甲环酸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药学分析

2020-03-24于海洋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上消化道出血

于海洋

【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药学分析。方法:将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设计分为A、B两组各28例,A组患者仅使用西咪替丁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药学机制和药学原理。结果:B组治疗有效率96.43%明显优于A组78.57%,且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均低于A组P<0.05。结论:使用氨甲环酸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内部成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关键词】氨甲环酸;西咪替丁;上消化道出血;药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021-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3月~2019年4月56例与我院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设计分为A、B两组各28例,所有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2例,24例,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45.67±2.65)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器质性病变,患者中不存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P≤0.05的统计学差异值,即P>0.05,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治疗方法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保持平卧位,抬高下肢,头侧偏,禁食,并记录患者出血量、血压等,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血容量干预。A组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将0.2g西咪替丁注射液置入250m1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次/d。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患者口服氨甲环酸片,1g/次,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4d。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胃内容物颜色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偶尔有恶心呕吐症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迹象。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20.0)進行辅助,对应以(x±s)、(n)%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B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6.43%;A组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78.57%,B组明显优于A组,且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和输血量均低于A组,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消化器官病变引起的出血,进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也是上消化道出血,其患病诱因较多,多为胃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溃疡等,临床多见呕血、黑便、头晕、口渴、四肢发冷等。西咪替丁本身可以抑制胃酸分泌,降低体内胃酸水平,继而阻止胃酸继续损伤胃粘膜,增加胃粘膜防御能力,缓解病情。但单独使用西迷替丁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基于此联合氨甲环酸治疗。氨甲环酸作为一种人工合成的赖氨酸类似物,与纤溶酶原或纤溶酶的赖氨酸结合区更为贴合,其和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能够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继而止血。联用氨甲环酸和西咪替丁,能够加强患者的平滑肌收缩能力,改善局部水肿,协同止血,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经研究,B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P<0.05)。

由此可见,使用氨甲环酸联合西咪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内部成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康复,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上消化道出血
755 nm皮秒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氨甲环酸联合引流管夹闭4 h在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