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
2020-03-24王慧
王慧
[摘 要] 高职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有复杂多变的应用场景,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因此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了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方法。介绍该方法的内涵和实施步骤,以及该方法所依托的典型工作项目,最后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该方法的实施效果及应用心得。
[关 键 词] 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Packet Tracer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4-0100-03
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是我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移动通信专业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电子类专业的高职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一项必备的职业技能。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各种实用技术,熟悉网络环境和网络基本操作,能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利用,能对常见的网络故障进行排除,初步具备网络设计和搭建能力,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开设这门课程之前我系开设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但是该课程理论性比较强,涉及的网络协议、网络标准较多,学生很难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联系起来,学习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对这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结合高职生动手能力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作为教学项目,在实验实践项目中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并将课程更名为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通过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开展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实施步骤
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的对接合一。我系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探索、修改、完善项目教学流程,每个项目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具体流程如下图:
该过程将每个项目分成三个阶段九个步骤。在任务准备阶段,学生随机组成小组,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每个项目都要重新进行分组,学生在一个新的团队中角色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承担的工种或任务也会发生变化,这样能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在不同的项目中与不同的合作伙伴协作,让学生之间都有沟通、协作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教师要下达项目任务书,明确此项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列出学生在该项目应该掌握的知識点。任务书下达后,教师要对任务进行说明,让学生清楚任务的各项要求及任务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组内讨论如何完成任务,需要用到哪些相关知识点,解决预留问题完成实践实验环节,进行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制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避免“说教式”传授知识,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融入项目,为了达到项目目标而努力。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教师要将抽象的网络知识融入实际应用中,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使教学环节相对集中。通过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在考核与总结阶段,学生完成总结汇报,教师按照知识点进行项目验收,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同时学生也进行组间的互评。在总结汇报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总结,理清脉络查漏补缺,再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行系统的回顾与复习。
在以上这三个阶段中,学生的成绩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即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行阶段性采分,将成绩汇总得出最终成绩。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个项目的分解、设计、制作、汇报都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的前提是要求有一套完整的项目案例,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具有综合性,而且有一定的难度,在项目的解决实施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技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通合一。
二、课程教学项目规划
课程项目内容是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中开发出来的,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是以项目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构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活动有直接关系,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而是着重于实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的项目内容,也是通过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进行构建,使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经过课程内容的整合与优化,以网络的TCP/IP协议为骨架,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任务为依托,将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项目。同时对完整的项目案例进行合理的分解,分解为独立的模块案例,这些模块同时兼顾功能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教师将分解后的模块融入每个项目的理论中,作为实践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每个项目的理论学习中都有对应的模块案例进行实践,便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具体的项目规划如下表所示。
以上四个项目围绕网络当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网络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展开,以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为案例,通过Cisco Packet Tracer网络模拟软件学习IOS的配置和故障的排查。Packet Tracer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与原理、设计和配置网络项目以及排除网络故障等提供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模拟环境,使复杂抽象的网络概念、网络协议的学习变得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协议。每一个项目都以动手实操内容为主,其中贯穿相关的概念协议,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典型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的能力。通过以上四个典型的工作项目,学生可以了解到他未来从事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其学习成果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职业能力的提高,合理的项目规划为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举例
确定了教学项目以后,对每个项目都依照理实一体的实施步骤展开学习,下面以虚拟局域网及VLAN划分这部分内容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学生随机组成小组,教师分解任务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理解VLAN的概念、特征和端口模式,掌握VLAN的配置流程,最终能够利用VLAN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学生对VLAN很陌生,可以通过两个对比动画引入课题,第一个是二层交换机连接两台同一网段的计算机,两台计算机能相互访问能够ping通,实现网络共享。现给二层交换机设置两个VLAN,之前连接两台计算机的端口分别属于这两个VLAN,此时再用ping命令去验证连通性,发现两个网络已经隔离。通过这个对比操作,引出了VLAN的神奇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任务实施阶段,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习,也可以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料,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引导讲解,补充完善学生的答案,最终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即理解VLAN的概念、特征和端口模式,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针对第二个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在Packet Tracer软件中完成设定的知识点操作内容,并且将拓扑结构规划图、代码配置截图上传到教学平台,教师当堂进行点评,学生再次对代码流程和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在实践中强化对VLAN相关概念的理解。学生具备以上能力后,提出具体的实际案例,即一小型平面设计公司所有的计算机都通过一台交换机连接,公司希望人事部和财务部的计算机在物理位置不动的情况下,相互隔离不能相互访问。学生需要在Packet Tracer软件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上内容。在最后的考核与总结阶段,教师按照知识点进行验收,学生进行汇报总结,再次巩固对知识的理解。在以上的三个阶段中,学生的最后成绩是由组内互评、教师对个人评分、组间互评和教师对小组评分构成,学生因此也得重视小组的分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通过理实一体项目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學习虚拟局域网及VLAN划分这部分内容。
理实一体项目化的教学方法将传统的“理论+实验”授课方式改为依托典型项目实现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消除了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分开学习所造成的时间和空间的割裂。通过项目驱动与过程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了系统化、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理实一体项目化教学使教师能对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计算机网络组建与维护的课程改革中,以4个典型工作项目为载体,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阿勇.计算机网络实验与学习指导:基于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2]屠葵葵,徐杨.新时代下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教育,2018(7):108-109.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