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未来工作的可能性

2020-03-24张菁

山东青年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工作

张菁

摘要: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使更广范的工作安排和组织成为可能,以远程工作、众包等形式组织的工作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未来雇主可以根据需要寻找全球最优秀的和最适合的人才,而雇员也更像自由人。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工作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项目,可能转包至独立的专业人士和专家 ,或重新配置成跨国境和跨时区的集合物理或虚拟团队的项目。这样未来工作可能变得更去中心化和虚拟化。

一、背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全球社会对未来工作的探讨。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4月7日至11日举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家厂商参展。在为期五天的展会中,“工业4.0”概念受到关注。舆论认为,作为工业领域的全球领先展会,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推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1]

这是一场全新的绿色工业革命,它的实质和特征,就是大幅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经济增长与不可再生资源要素全面脱钩,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脱钩。以历史视角观察,用工业化的角度观察,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即绿色革命已经来临。

那么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未来工作可能是怎样的呢?

(二)全球社会发起了对“未来工作”的探讨。

2015年 11月,德国联邦劳动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重新设想工作,工作4.0绿皮书”报告,在德国社会发起一场有关于“工作4.0”时代的工作——即未来工作的探讨。

2016年6月,欧洲政治战略政治中心应欧委会要求,也对欧洲的未来工作社会进行了研究,发布了“未来的工作”报告。[2]

2017年8月成立的工作未来全球委员会标志着劳工组织百年工作未来倡议第二阶段的开始。每一期所列的六个专题组简要地集中讨论了如果未来的工作是一个提供安全、平等和繁荣的工作,就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二、 讨论:未来工作可能发生的变化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可能给未来工作带来的影响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首先要实现碳排放的“脱钩”,在此基础之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使生态资本相关要素的“全面脱钩”,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等。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实现生态资本要素的“盈余”。

2.实现无纸办公的可能

在不久的将来,交通瓶颈可以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被逐步解决,因为人们不用把时间浪费在通勤上,而是有可能畅享在家或在公园的虚拟办公室里办公。虚拟办公就会大大减低对纸的用度,这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途径。专家预测,2020年的纸消费量将比2000年的水平多一半。虽然说无纸办公不一定会受到人们欢迎,但是未来工作虚拟化的趋势可见一斑。

3.工作岗位将得到极大调整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测箅 ,工业4.0将使生产线上的岗位减少61万个。同时,另一项欧盟的数据显示,自动化将导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爱尔兰、芬兰、韩国、加拿大、比利时、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奥地利15个发达经济体减少超过510万个岗位。部分岗位的消失和减少并不意味着整体工作岗位的减少,因为知识型资本投资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只不过劳动力所需技能与过去相比将显著不同,人类工作已逐步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这也将引起教育和培训的相对改革(在后文对于未来工作自我调节的“教育支持”将会提到)。

4.企业模式和工作性质发生改变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使更广范的工作安排和组织成为可能,以远程工作、众包等形式组织的工作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未来雇主可以根据需要寻找全球最优秀的和最适合的人才,而雇员也更像自由人。企业在进行项目开发时,工作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项目,可能转包至独立的专业人士和专家 ,或重新配置成跨国境和跨时区的集合物理或虚拟团队的项目。之前第2点已经提到未来工作的虚拟化趋势,这样就进一步论证到未来工作可能变得更去中心化和虚拟化。[2]

(二)以中国为典型预测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几大行业——未来工作聚集在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更顺应世界格局变化的服务性行业中。

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又是适用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未来发展大好的行业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都是可借鉴的。根据相关专家机构预测,未来中国将在农业、养老、健康管理行业、生物医药行业、核电行业、互联网服务行业、信息安全分析行业、人工智能行业和教育培训行业前景大好。这些行业在清洁可持续能源、城镇发展、世界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分布、国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要求等众多未来科技、环境、政策的因素影响支持下成为了未来可能吸引力最强、利润最高的行业。[3]

三、未来作机制分析

(一)主动求职行为

在未来优胜劣汰的竞争性时代,人们需要扮演更加主动的角色以获取理想职位。Strauss,Grifin和Parker(2012)提出未來工作自我(futureworkself)的概念,认为个体对未来职业期望的自我表征为个体的职业行为改变提供了动力,引起主动求职行为。在这个主动求职行为中,工作情境变量(即调节变量)起调节作用。主动求职行为 (proactivecareerbehavior)作为主动性行为的一个分支,是指在职业生涯中个体 表现出的具有主动导向的行为 (Seibert,Kraimer,&Grant,2001)。与其他主动性行为不同,主动职业行为可以超出固定的工作界限,不局限于当前的工作领域。由此理论可呼应未来工作的性质和企业模式的变化。[4]

(二) 未来工作自我

Strauss和Parker(2012)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主动求职行为,提出了未来工作自我的概念。未来工作自我是指个体对未来工作希望与职业期望的自我表征。那么个体拥有清晰的未来工作自我可为人们提供主动求职目标和动力,促进主动求职行为的发生。[5](未来工作自我、求职目标清晰度和主动求职行为以及各调节变量的机制如图3.1)

(三) 进一步举例阐述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机制——即各调节因素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支持作用。

1.科技支持

第四次工业革命把人工智能带来了,大多数情况下,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业务流程或全新的商业模式,而是对现有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造,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改造。未来10年,不仅仅是高科技领域,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尽早为自己的业务流程引入“AI+”的先进思维方式,就很容易处于落后的追随者地位。

2016 年 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就联合制定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35。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国家将加快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和转化。在国家层面进行科技支持绝不是一件过于超前的事。[6]

2. 教育支持

同样,要驾驭这些技术为我们所用来从事未来工作就需要大量的教育支持。在未来的职场中,技能短缺将是就业的最大阻碍。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出发点上,中国与发达国家正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人工智能发展涉及科研向产业转化的诸多挑战,在各行业应用 AI 提高生产效率、改进生产流程也需要更高层面的信息共享和整体规划,未来因人工智能引发的产业革命则亟待新一代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与再培训机制、新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的建立和完善。[6]理论纵横

论未来工作的可能性

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率先做出相关教育改革,值得借鉴:美国政府早已经认识到,未求的工作将大量地出现在STEM (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为此,2013年,美国政府对以往的STEM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推出了联邦STEM教育五年战略计划,全面推进美国的未来人才培养。

欧盟在2014—2020年,通过欧洲社会基金和欧洲域发展基金投入超过 300亿欧元支持技能发展。

澳大利亚教育委员会则通过了“澳大利亚国家课程:数字技术”课程大纲,为学生提供优质的ICT教育。[2]

3. 经济支持

麻省理工学院的Andrew_Mcafee教授在TED上关于《未来工作是怎样的》的演讲中指出:“迄今为止的 200多年,人们一直在热议关于“技术性失业”的时代已经来临——始于卢德派(反科技人士)在英国捣毁织布机。这发生在大约两个世纪前,但他们的预言错了。我们一路至今的经济发展几乎是接近充分就业。

第四次工业革命带动人工智能的极速发展是地球上最好的经济新闻。第一是,技术进步使得我们继续维持令人惊叹的产出随着时间推移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物价却开始下降,数量和质量都持续上升;第二个主要原因,一旦机器人开始承担工作,我们可以从辛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转向知识型工作。

例如,手艺人和业余爱好者变成决策者,负责大量的创新工作,受到各种限制的艺术家可以尝试前所未有有的创作远胜先人。所以这是一个伟大的经济时期,面对一个充满机器的世界经济体,我们很难去提供人的劳动。在过去的几十年资本收益——即企业利润,我们看到它们在增长, 而且目前正是历史最高水平。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劳动力,换句话说在经济体中,总工资的发放,我们看到这一数据是空前的低,两者非常迅速地朝着相反方向偏离。 另外如果商家想要卖出数量巨大的昂贵商品,就需要一个大型的、稳定的、繁荣的中产阶级。这些都是未来工作中经济改变并带动的方面。”[7]

4. 环境支持;

未来工作的环境趋向于环境友好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共生的一种社会形态。在环境友好生态下,其所建立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企业、产品、产业、学校和社区等组成的,并包含着有利于环境的生态和消费方式,以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没有不良影响的各种活动等。

支持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必然是走高科技、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以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可以从七个方面实施:一、以环境的保护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二、将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建设内容;三、经济发展中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对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生态化的改造,将生产中消耗量和污染量比较大的建设项目合理的给予限制和禁止;四、工业生产中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以降低产品在单位产值中的污染物排放和能源物损耗等。[8]

5. 政策支持。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在以上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未来工作就业。各国都寻求制定有效的政策,为未来工作社会铺平道路,创造就业机会,兼顾标准就业与灵活就业的工作体系,保障工资公平与社会平衡,并且在就业政策的弹性化方面寻求创新。

四、结束语

所以未来工作应该是求职者自我主动性强,各方驱动支持雄厚,前景一片光明的产业工作。并不存在所谓的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只是人工智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大部分取代人类劳动力工作,而以色列作家尤瓦尔·赫拉利称为智人(Homosapiens)的我们转而从事科技、知识型工作。所以为了对未来工作越来越清晰的人类社为了掌握更多的主动求职性,在各国政府政策、经济、环境、教育、科技等要素的支持下,我们的未来工作将可能是更具有挑战性、更高科技、更分散化、更虚拟化、更自由化的工作。

我们每一个人终将追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步伐,拥抱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更主动努力地深度学习,顺应未来工作自我,推动创造人类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词条.第四次工业革命[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019.

[2]乌云其其格.未来工作形态的变化及其启示[J].中国人才, 2018(1) :58-59.

[3]好爸爸.未来发展前景最好的十大行业[OL].豆丁网: http://www.docin.com,2017-10-01 12:22.

[4]刘琛琳,张博坚.未来工作自我、求职目标清晰度与求职行为:环境支持、环境阻碍的调节作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 (12) :60-72.

[5]高洁,林燕滢,崔佳,温忠麟.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学探新,2018(38/5):475-480.

[6]李开复,王咏刚.人工智能[P].电子书大全内酷网:www.neikuw.com,2019:300-360.

[7]Andrew McAfee.What will future jobs look like?[OL].TED: http://www.ted.com/talks, 2013-02.

[8]888999没戏了.环境友好生态与可持续发展[OL].百度文库: https://wenku.baidu.com, 2014-01-24.

(作者單位: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418)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人工智能工作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不工作,爽飞了?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