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效为本”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2020-03-24任嘉利
任嘉利
高职院校是向社会培育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场所,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不能与新形势下高职学校教学发展需要相脱离,将成效为本教育理念贯穿专业教学全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的同时,让学生学习到更多更全与更加实用的专业知识技能,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理论教育俨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应当加强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改革,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效,加速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步伐。
一、成效为本课程特征
(一)明确教学目标
成效为本教学理念预先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可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包括知识技能与素质等教学目标,学习经验贯穿各教学环节,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实用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课程设计、审核复核等全程都应当有企业专业人士的指导,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市场趋势密切连接,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不同行业对人才资历要求也存在差异,通过校企合作,划分岗位职能范畴,更利于专科学校根据能力级别进行课程科学制定。
(三)多种教学方式
基于成效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提倡创意与互动式教学等,要求教师发展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提高技能的同时活化思维。教师灵活转变协助者与引导者等角色,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平衡理论与技能操作教学比重,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投入到教学中。
(四)量化课程评价
传统考核评价方式不能满足成效为本教学理念要求,每项学习成果都应当有配套的评估方案,包括论文、测验、考试与调查报告等,以精准评估各项学习成果。每项学习成果都应当有配套的评分量表,不仅确保了评分客观性,学生也可以根据得分情况能够了解自身学习不足。
二、基于成效为本理念的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专业指导委员会展开了广泛的市场调研,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了解专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从事行业包括家具、互联网、建筑、室内与环境艺术设计等,应当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技能型与高职业素养的人才。
(二)优化课程结构
本着服务技能与素质的原则改革文化基础课,应用性课程面向专业大类,基础性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增强文化课服务专业课的功用发挥。本着综合化的原则革新专业基础课,强调实用与够用技能培养,开发综合基础理论课,以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本着模块化的原则革新专业实践课,夯实理论基础提出发展专业方向,根据企业规定的专业技能设定实践内容。课程结构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德育课程涉及入学教育军训、职业生涯指导、政治、就业指导。二是普通文化课程涉及体育健康、英语、语文、美术、數学。三是专业课程。
(三)因材施教
成效为本教育理念推动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步伐,也加大了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力度,远程等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与形象化,学生学习兴趣显著提升,实现了思维与情感自然过渡。教师本着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原则,灵活运用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不仅迎合了学生学习特征,更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2-3]。
(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传统结果性理论考核评价方式逐步被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取代,过程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除此之外,引入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方式,实现了社会评价与校内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价更加客观与全面,更利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除此之外,加大了实验室建设资源投入,夯实了实践操作基础。摸索性实施了多证齐发的政策,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技能操作考核等合格证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本着技能证书与实践操作相配套的原则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围绕技能鉴定工作培养学生技能,以证书形式彰显人才培养特色,更利于高职院校与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三、结语
成效为本教育理念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作为专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为突显高职院校课程特色,不仅需要加大课程模块化与综合化的研究力度,还需要注重实践教学与职业素养培育。在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实践中,不能忽视对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保证措施的落实,实现课程管理开放性、课程结构综合性、课程比例实践性与课程内容实用性等,从而夯实课程体系完善的基础。(作者单位:四川长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