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贝壳,打造环保教育实践基地
2020-03-24马丽霞王克燕
马丽霞 王克燕
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鲁第一实验小学位于中国北方最大的海中湾唐岛湾畔,毗邻金沙滩、银沙滩等著名风景区。近年来,我校结合青岛地域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大力推进海洋特色教育实践,培养学生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海洋特色教育落在那些绚丽多彩的贝壳上,赋予海洋生态课堂一抹灵动的蔚蓝。
资源融合:把“博物馆”搬进校园
青岛贝壳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科普教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海洋特色博物馆,距离我校仅有十分钟车程。目前,博物馆藏有68个国家贝壳生物标本12,000余种,贝壳化石2,000余枚,贝壳文物及艺术品1,000余件。师生在这里可以观赏到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贝壳,获取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打开通往蓝色海洋的大门,因此这里成为众多学校每年研学旅行的热门“打卡”圣地。
在一次研学后,我们发现学生对小贝壳的兴致浓厚,科普的平台与求知的学子促使贝壳博物馆与我校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磁场。经与馆长商议,我校决定将“贝壳博物馆”搬进学校。2015年7月,青岛贝壳博物馆在我校无偿设立国内第一座校园贝壳博物馆。建馆之初,耿直馆长带领团队从甄选展品到规划设计、从科学布展到科普教育亲力亲为,历时近三个月我校的贝壳博物馆正式落成。贝壳标本、贝壳化石、贝壳文物艺术品以及海洋科教四大板块为我校学生系统地展示了贝壳文化。2019年7月,青岛贝壳博物馆对我校贝壳博物馆进行了换展更新。
建馆三年来,青岛贝壳博物馆贝壳专家每周五下午准时到我校义务为学生们做贝壳知识讲座,培养了一批小贝壳的爱好者和义务讲解员,并给我校学生提供了诸多参与海洋教育、创新竞赛的实践机会。
每年,我校都会迎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领导参观,他们无不为这颇具海洋特色的贝壳博物馆所震撼,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校借助贝壳博物馆这把钥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走向海洋世界的大门,供学生更好地探究贝壳的奥秘、追寻贝壳的文化……
课程开发:用“小贝壳”构建课程
在青岛贝壳博物馆的支持下,我校成立校本教材编写组,积极开发“小贝壳、大世界”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STEM+SA”体系为主,将贝壳知识贯穿于科学、科技、工程、数学、国学和美学六大板块。
科学篇的四门课程:贝壳化石、贝壳的物理特征、贝壳的化学特征、贝壳的生物特征,供学生了解贝壳的生存环境、结构特性和自然世界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技篇的三门课程:解读“宇宙膨胀论”、螺旋的植物、飞蛾扑火的真相,带领学生掌握贝壳的螺旋规律,探索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结合身边的科技成果探索未来科技世界;国学篇的课程内容最为丰富:汉字起源、贝字族谱、六书七体、中国贝币、贝币计量单位、贝币种类、七万年的贝壳项链、云南贮贝器、贝壳“中国第一龙”,学生通过贝壳的文化现象,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结合贝币、汉字等案例培养学生国学兴趣;工程篇的五门课程:贝壳仿生、贝壳与武器、贝壳与引擎、鹦鹉螺潜水艇、贝壳与建筑,使学生详细了解贝壳的材料结构,结合仿生工程的案例,培养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动手能力;数学篇的三门课程:黄金分割、神奇的黄金比例、贝壳里的神奇螺旋,帮助学生掌握贝壳里的数学现象以及自然界的数学规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美学篇的四门课程:贝壳说美学、贝壳收藏简史、中国贝艺、西方贝艺,学生通过贝壳的自然形态,认识大自然的美学原理,结合中西方美学案例,培养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
我校“小贝壳,大世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既丰富了海洋教育的形式与内容,帮助学生认识了美丽的贝壳,拓展了与贝壳有关的多维度知识体系,也为青岛贝壳博物馆的研学旅行提供嵌入式的课程支撑,提升了研学旅行的育人成效。
研学旅行:用“小脚丫”丈量世界
研学旅行作为“行走的课堂”并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从行前周密的工作部署,到行中研学基地深度的探究体验,再到行后研学成果的评价展示缺一不可。
明确职责是我校每次研学旅行的必备功课。德育处及班主任要对研学旅行项目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估,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为参与研学的师生购买保险服务,落实研学旅行的安全责任。
青岛贝壳博物馆作为我校蓝色研学基地和优质“第二课堂”,每学年开展研学旅行之前,我校都会邀请青岛贝壳博物馆工作人员为学生们进行行前研学知识讲座。贝壳里的种种奥秘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神奇的海洋王国,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欲,满怀期待的学生们在顺利完成研学旅行前的知识“热身”后就可以步入青岛贝壳博物馆了。学生们走进斑斓的贝壳世界,本着“带着问题去研学”的原则,以自主探究为导向,根据个人喜好顺利结对成组,徜徉在钟爱的展区,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将一个个问号化为惊叹号,小小的研学手册载满了研学成果,让研学旅行特殊的教育意义得到充分体现。
青岛贝壳博物馆的研学之旅让学生们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贝壳,也了解到小小贝壳身上所蕴含的科学、数学、美学,甚至文学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让研学旅行中的“每一公里”都变得有意义。
深入探究:让“研学路”走得更远
青岛贝壳博物馆研学之旅的终点亦是学生们研究贝壳的起点。“贝壳对于水的净化有什么作用?”研学时,老师不经意的一问成为了学生们心底的谜。在研学导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们来到海边采集贝壳,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清洗、研磨贝壳。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学生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缺少检验贝壳净化功能的实验工具。耿子凡同学提议大家用废旧饮料瓶自制一个过滤器,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于是,学生们又沉浸在了自制实验用具的乐趣中。在实验即将结束时,贝壳博物馆的李宗鉴老师再次来到学校对学生们进行了悉心指导。历经一个月努力,学生们自制的贝壳过滤器基本成型,大家期待已久的过滤实验正式开启,通过反复测试贝壳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学生们得出一致结论:小贝壳真的可以吸附过滤海水中的重金属,对海水具有神奇的净化作用。作为研学成果的展示,“海水净化—贝壳吸附过滤重金属实验”也走进了世界水大会的现场,国际水专家对我校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品进行科学实验的环保精神大加赞赏。
随着我校与青岛贝壳博物馆展开深度合作,学生们在探索海洋生物时表现出的求知欲,还有对家乡的热爱让人非常感动。小贝壳陪伴着我校学生成长,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热爱贝壳的学生不断前行。在贝壳博物馆各位老师的指导下,我校已连续三年闯入由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青岛市广播电视台等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局等承办,青岛贝壳博物馆全程支持的“珍惜自然资源,让贝壳回家”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小学知识竞赛,并在2019年的巅峰对决赛上喜摘桂冠。
与贝壳的完美邂逅,促使我校积极探索、構建海洋环保课程,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让蕴藏巨大奥秘的小贝壳为学生成长插上科学的翅膀,引领他们为梦想扬帆起航。未来,我校将继续坚持校内校外合力,德育智育双育,让更多优质的海洋教育资源走进校园,为学生搭建起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马丽霞,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鲁第一实验小学校长;王克燕,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鲁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陈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