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阅读能力提升策略探究

2020-03-24薛晓燕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摘要:提升学生小说阅读能力可采取以下策略:将课本内容通过筛选、整合、重新规划,以小说不同的能力点为基准给篇目进行分类;让学生按能力类别进行批注式阅读;在对多篇课文的对比中获得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体验,梳理、整合出系统的小说理论知识;写读后感以求生发、深化;精读质疑以解小说中的玄妙之处。

关键词:创设情境;对比阅读;自主批注;读写结合;精读质疑

高中学生通常都是在高二阶段学习《中国小说欣赏》,此时学生已学过不少小说名篇,对小说阅读已有充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能力就需要对文本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分析。学生的阅读快感不应仅来自小说情节的曲折生动,更应来自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的鉴赏;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而应更多地进行自主探索;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不应只是孤立的单篇,而应是具有相同“点”的一组篇目。

一、创设情境,品味文本特色

一般来说,一部成功的小说往往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设计、环境场面的刻画、文学语言的锤炼、思想内容的表达等方面同时取得成功,可是又因作者的写作风格不同而在其中某一方面显得特别突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小说中的“亮点”将若干篇目进行分类,让其围绕一个能力点在类比中深入、细致地品味,以获得对这个能力点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体验。

《中国小说欣赏》共有9个单元,包括18部在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小说的简介及选段,按照“历史与英雄”“谈神说鬼寄幽怀”“人情与世态”“从士林到官场”“家族的记忆”“女性的声音”“情系乡土”“人在都市”“烽火岁月”的类目编排。这样的编排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小说的“大致模样”。

《中国小说欣赏》的编排风格对于提升学生小说阅读能力并无直接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尝试如下做法:首先,让学生按照课本编排顺序阅读整本书,使其对“中国小说”有个大致印象;其次,教师提出新的分类角度,即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小说语言、思想内容等,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角度重新编排课文;最后,让学生陈述自己的编排理由,教师也带着自己的编排结果参与讨论,最终制定出一个“最优新类目”。(如果只计划深度阅读部分课文,也可以挑选理想篇目重新分类。如:语言——《匡超人》《兄弟阋墙》《围炉夜话》《高妈》;形象——《曹操献刀》《李逵负荆》《情真意切释猜嫌》《家族的学堂》;主题——《李逵负荆》《高妈》《兄弟阋墙》《小团圆媳妇之死》等。)

二、梳理整合,建构理论体系

学生在鉴赏小说时有时不知该从何入手,有时有了感受又不知该怎样表达。针对这种困境,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中纳入理性分析。进行理性分析不能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因此,教师帮助学生建构小说理论知识体系必然会对其小说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以鉴赏小说的语言为例。学生往往只能感受到小说语言的效果,却不知这种效果是如何产生的。如果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整合鉴赏成果,建立关于鉴赏文学作品语言的理论知识体系,那么,学生在鉴赏小说乃至所有文学作品的语言时就可以找到落脚点。

(一)遣词造句

1.精心锤炼的词语。动词表现动态美;形容词描摹形态,使人如临其境;数量词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叠词使语言有节奏感,在内容上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事物具体形象,栩栩如生;表色彩的词能增强描写的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等等。

2.用心安排的句式。整句有整齐的形式美、和谐的音乐美,感情浓郁,气势磅礴。整句和散句交错使用,可以使语言既整齐和谐又富于变化、参差错落、摇曳多姿。长句严密精确,细腻典雅。短句简洁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能表达出紧张、激越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倒装句、反问句、被动句、双重否定句皆起强调作用。

(二)語体色彩

口语生动活泼,亲切自然;书面语严谨典雅,富有表现力;文言简洁凝练,意蕴深厚;文白夹杂使语言富有情趣或具幽默调侃意味;方言使小说富有地域色彩或民族特色。

(三)语言风格

因作者的个性气质和文学追求不同,其文学作品的语言总是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清新淡雅、质朴自然、冲淡平和、闲适静穆、淡泊深远、含蓄深沉、绚丽浓艳、直率明快、苍劲雄浑、雅健雄奇、沉郁悲慨、放任旷达、幽默诙谐等。

(四)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常常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可以把平淡、抽象的内容表达得生动、形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整饬、和谐、有气势;对比、衬托、渲染等表现手法可以使事物的特征更突出,使小说的语言更有艺术感染力;等等。

(五)语言效果

其人说其语,使文学语言个性化;避免说教,观点、情意皆通过形象表达,使文学语言形象化;为了活灵活现、脍炙人口,文学语言追求生动;为了给读者留下想象、思考的空间,文学语言追求简洁、隽永;对音乐美的追求使文学语言重视节奏和韵律;等等。

三、深度批注,读写有效结合

阅读能力是在实际阅读中通过体验文本、调取知识、发展思维而获得的,是在教科书和教师的引领下自主进行语文运用实践而获得的。脱离了自主阅读,无论听教师鉴赏过多少篇小说,学生都不可能真正获得小说阅读能力的提升。而在自主阅读鉴赏中,批注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一)在批注中追求语感和语理的相互促进

高中阶段学生对母语的直觉已经形成,要想进一步提升语感就需要用语理来辅助。如围绕“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这一能力点批注《曹操献刀》《李逵负荆》《情真意切释猜嫌》《家族的学堂》时,可以要求学生分析小说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和对比、烘托手法,在此基础上梳理、整合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小说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而且可以理解这种栩栩如生从何而来,探究文学效果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出理论性的认识,就是一次从语感到语理的提升。有了语理,学生对语感的积累和习得也会更加自觉。

(二)在批注中追求吸收和探究的相互补充

教师提出让学生愿意想、有得想、能深入想的问题,鼓励学生尊重自己的感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培养学生在原文中寻找蛛丝马迹证明自己观点的意识,既注重精华的吸收,又肯定学生对某些传统观点的合理质疑。

(三)在批注中追求感悟和生成的相互激励

随着阅读的深入,教师可指导学生从“书间笔痕”上升到“篇后悟语”,再上升到写读后感,以及对小说内容进行质疑、评价,对自己独特的阅读成果进行梳理、表达。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会调动知识储备,运用相关能力,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归纳演绎。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把所学知识内化成为能够在各个场景使用的能力结构的过程,也是一个发挥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在围绕“鉴赏小说的语言”这一能力点批注《匡超人》《兄弟阋墙》《围炉夜话》《高妈》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以下两篇读后感:

1.对比《围炉夜话》和《高妈》,论述整句和散句、长句和短句的不同表达效果,说明书面语和口语不同的语体特征,体会含蓄典雅和诙谐幽默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感悟王安忆追求的语言的陌生化和老舍追求的语言的个性化,进而探究作家个人的语言风格。

2.对比《匡超人》和《兄弟阋墙》,论述“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的区别:前者的描写比较含蓄,对社会的态度比较客观公允,对人物有所体贴,笔调也相对温和幽默;后者的描写比较夸张,对社会的态度更激愤痛恶,对人物毫不留情,笔调更加恣肆。

四、精读质疑,探究玄妙之机

平庸的小说以情节吸引读者,只经得住浅阅读,也只能引发读者转瞬即逝的阅读快感;优秀的小说处处有隽永的意味和值得推敲的细节,懂得深度阅读的读者在质疑、探索的过程中会获得巨大的思维和审美的双重享受。

(一)矛盾处的深度

前后矛盾的故事情节往往能揭示人物性格最复杂、最隐秘之处,其中也常常蕴含着最丰富的思想内容。如《李逵负荆》中作者既刻画了李逵不顾私情、不畏强权、主持正义的一面,也刻画了他粗暴凶残、嗜杀成性的一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探讨这种矛盾性格在当时存在的合理性、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多了好不好以及怎样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等问题。

(二)闲笔处的趣味

意会文学作品中不着痕迹、信手拈来的趣味是一种高级的审美享受。故事情节中的游戏笔墨常常能透露作者对社会、对人生诸多现象的调侃。如《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中嘲笑败家的“红百万”变做“红十万”,讽刺亲戚之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的世态炎凉,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三)平常处的悲凉

作者在小说中表现恐惧、愤怒等激越的情感时,往往采用跟这类情感一样的方式,即有冲击力地、直接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而悲凉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莫泊桑形容它就像“内心深处又细又长的创口”。作者在表现这种有渗透力的,沉默、浓黑又无处不在的悲凉时,常常也把它藏在平常处。《中国小说欣赏》中选择了王安忆的《长恨歌》中《围炉夜话》一章,主人公们在夜里围炉而坐,做着好吃的,热情地谈论着衣服,似乎温馨而有趣,可是“这是火炉边最温情脉脉的时刻,所有的欲望全化为一个相偎相依的需求,别的都不去管它了”“外面的冷和黑,都是在给这屋内加温加光的,雪还是不要化的好,要是化尽了,这炉火便也差不多到时候了”,“悲凉”在平常处确凿无疑地流淌着。

五、优质推送,强调整本书阅读

阅读名著的经典选段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学生由一斑而神往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作品向学生进行推送,鼓励学生阅读整本书。课本中编选的作品的时代背景与学生所处的时代虽然已经很不一样,但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探讨的是永恒的问题。在阅读整本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任务与情境,关联学生已有的语言经验,引入富有驱动力的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寻求佐证、形成成果的鲜活的体验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小说阅读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黄少文.用好教材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探索[J].语文教学之友,2018(12).

作者简介:薛晓燕(1979—),女,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為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读写结合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