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优化策略分析
2020-03-24峗怡刘红霞
峗怡 刘红霞
大学生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教育是大学生提升健康素养的有效载体,能促进大学生掌握健康管理和决策的基本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有效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1]。我国健康素养的研究更侧重于个体健康知识的储备、个体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养成[2]。健康素养教育课程包括健康素养的教育教学,截止到2016年,全国已有500余所高校展开了健康素养教育课程,但普遍存在健康素养教育学科边缘化,教学体系不健全,内容欠全面,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3]。为了普及健康素养教育,建议增加健康素养教育网络教学的模式[4],从完善健康素养教育的教学体系、方法、手段、评价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5],以期优化大学生有关健康素养的教育课程,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素养。
1 国外高校健康素养教育情况
1.1 国外知名高校健康素养教育课程情况
从国外知名高校中选取几所典型院校,对学校官网资料及相关健康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整理,见表1。
国外健康素养评价体系主要包含4大类别:视读类健康素养测试、理解类健康素养测试、理解运用类健康素养测试和健康素养快速甄别测试[6]。有学者[7]归纳健康素养教育研宄的内容主要涉及健康素养教育概念的发展、健康素养教育理论与课程现状、健康素养教育的教学实践这3个方面。美国的健康素养和健康教育研究,更强调对健康信息的获取、理解、甄别和应用能力,以及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判断能力,偏向重视学生健康素养、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以及评判探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健康知识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1.2 国外健康素养教育教材情况
国外优秀教材参考数据库(Overseas Excellent Textbook Reference Database, TBRef)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普遍使用的教材参考数据库,收集了国外优秀外文教材参考20万余种,在TBRef检索自2000年以来“health literacy”为主题词的教材,共有37本。其中,31本教材来自美国出版社,仅美国National Academies Press就出版了26本,其余有德国、英国、荷兰和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社。其中31本教材名包含“health literacy”,表2例举了10本典型的健康素养教育的教材。
通过对37本教材名称进行主题词统计分析,发现国外课程教育关注重点聚焦于对健康素养理解与教育的实施框架,健康素养的测量方法、调查创新;关注点不仅仅在对健康素养本身的解释,其他还包括社区健康素养、情绪素养、环境素养、健康保险、慢性病治疗、医疗处方、药物标签标准化、初级保健、互联网健康保健、患者知情权、健康传播的实用方法、口腔健康、安全使用倡议书以及医学的精准性等观点表达与健康素养的关联性;通过组织变革、健康交流探讨如何提高健康素养以及健康素养对改进临床实践、公共卫生组织、卫生保健组织的影响等方面。总体而言,国外教材涉及健康多维度促进和健康素养的实用性问题,并注重通过卫生系统和组织的影响来实现更大范围的群体健康素养促进。
表1 国外知名高校健康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概况
表2 TBRef数据库中10本典型的国外健康素养教育教材
2 国内高校健康素养教育情况
2.1 国内知名高校健康素养教育课程情况
《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指出健康素养是高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组成部分[8]。我国关于健康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对特定人群尤其是对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的研究值得重视[9]。从国内重点高校选取几所典型院校,整理学校官网资料发布的相关课程建设情况,见表3。
我国现有的健康素养教育主要采用以课程和活动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开设的课程主要有生理健康课程、运动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3类。其中,生理健康课程主要以选修课的形式;运动健康课程通过体育授课,应试教育效果明显;心理健康课程大多以阶段性课程或讲座形式出现,无法实现有针对性且具体的心理指导。相较而言,国内注重知识传递和学习兴趣培养,其教学形式更多样化,比如清华大学运用了心理测验、手语操、视频演示、案例分析、理论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协和医科大学注重新媒体、健康科普,设置了健康传播工具“小发明”实习课等。
2.2 国内健康素养教育教材情况
我国健康素养的研究更侧重于个体健康知识的储备、个体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养成。国内大学生教育素养教育相关教材,除了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有大学体育与健康、大学生性教育、大学生心理教育等书籍,还有一些公民健康素养教育针对全人口进行健康宣教、健康素养测量和评价等。相较于国外教材,国内健康素养教育课存在着教材不统一且覆盖面较窄的问题,教材大多偏向于对健康素养政策的解读,缺乏培养有关健康素养具体的社会实践能力。主要是以健康教育或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单一形式出现,主要属于公共卫生专业,近年来出现与传播学的互动,但仍缺乏多学科参与。
3 对我国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的建议
高校的健康素养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健康素养教育理念和健康行为,也会影响国家层面的健康教育环境的形成和健康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得健康素养教育的重要来源。
3.1 明确制定高校健康素养政策以提供课程行动指南
国家将培养学生整体健康素养明确作为学校教学目标,纳入国家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当中。为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学校有义务,且应有能力指导相关的教育工作重点、行动指南以及标准和规则。健康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到健康素养具有综合性、多维性、互动性、终身性等特点[11],尊重大学生心身发展规律,设计健康教育课程。
3.2 丰富大学生健康素养教育课程内容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对于健康素养教育大多处于应试健康教育阶段,缺乏与具体教学实践相联系。相比较国外而言,国内课程设置相对单一,仅包括卫生健康课程、运动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课程3类,建议丰富以健康素养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可增设学生情绪健康教育、外界环境健康教育、与医疗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等方面。不仅学习与健康素养教育有关的书本理论知识,也可与外界社区、医疗健康组织、卫生事业单位等相结合,进行具体的健康素养教育实践,打破传统的教学局限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学习。
表3 国内知名高校健康素养教育课程建设概况
3.3 发展以技能为基础的健康素养教育以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能力
以课程和多种形式授予学生健康知识、技能,重点强调学生的参与感,促进提高正确解决健康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积极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传播知识、应用知识、获得知识,使健康知识技能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延伸。作出合适的健康决策,进而提升自己的健康素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提供所需的理论和实践工具。
3.4 以大学生为中心探索教学改革方法
发达国家的健康素养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并关注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注意探索学生的好奇心;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应用教育,鼓励培养学生适应实践活动的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注重小班化与精细化教学;整体而言,建立当代“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多形式、主动吸收信息”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模式。一般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学术研讨、研究性论文等,以案例为先导(CBL),以问题为基础(PBL)的教学形式已被广泛采用,小组讨论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也倍受青睐。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可探索运用翻转式课堂、网络教学等进行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面,可以尝试通过课堂布置研究性议题,学生小组讨论,利用“翻转式课堂”的授课方式,定期开展健康素养相关的小组报告。通过邀请国外专家到学院讲座,或者通过引入在线课程,TED讲座、国外教授视频授课等形式,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教育,并促进其了解与健康素养相关的国际学术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