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汲取文化力量 赋能辽宁振兴
——专访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晓冬

2020-03-24宋晓冬

侨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满族辽宁文化遗产

非遗是国之瑰宝,将其发扬光大,需要群策群力,更需要创新,应时而变,以开放共享的心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之道。一言以蔽之,承载着匠人匠心之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巧夺天工之技的非遗项目,亟需在时代的版图上,找到专业化与大众化的完美契合点。一群有识之士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彰显出非同凡响的动人风采。

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们一时无法实地采访更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典型人物。今后,我们将对更多非遗传承人和非遗保护工作者进行宣传报道,以飨读者。

宋晓冬,现任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是国家、省非遗保护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自2008年任中心主任以来,宋晓冬全身心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秉承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理念,在工作中提出了“因地制宜、因类制宜、因项制宜”的保护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下形成了非遗保护的“辽宁模式”,带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努力拼搏,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奖”“2010年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专刊》:辽宁地处祖国东北,有众多民族生活于这片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辽宁省非遗资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宋晓冬:“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四个自信”阐述时,对“文化自信”给予的高度认同与评价。作为身处辽宁的一名文化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艰巨。

辽宁地处辽河流域,悠久灿烂的辽河文明是辽宁非遗的源流和母体。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乡土文化、移民文化构筑了辽宁非遗种类繁多、风格别致的特点。具体来说,辽宁非遗资源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多民族文化融合。辽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区域内人口的来源与构成有多民族、多地域、多层次的特点。汉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锡伯族、回族等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和谐共生,成为辽宁地域文

化的杰出代表。乌力格尔、蒙医药、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朝鲜族花甲礼、锡伯族喜利妈妈信俗等,均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满族文化特色突出。在辽宁众多的民族文化中,尤以满族文化特色最为突出。明末,建州女真辗转迁至辽东长城外;清初,大批八旗子弟来辽东戍边,辽东地区的满族人口激增,成为满族的重要聚居地。由于满族先民迁徙到辽东后改事农耕兼渔猎,因此,其文化形态兼具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的双重特色,这些满族传统民俗和大量活态文化仍在辽东地区生生不息。其中,满族民间故事、满族剪纸、满族民间刺绣、满族婚礼习俗、满族祭祖习俗、满族清明节插佛托习俗、满族传统小吃制作技艺、满族传统医药等较有代表性的满族传统文化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遗名录。

鲜明的移民文化烙印。辽宁地理区位独特,是“闯关东”移民来到关外后的第一站,大批移民携带着中原文化的优秀基因在辽西、辽南地区落地生根。这些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交汇,孕育出丰厚的人文土壤,滋养了无数具有鲜明移民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皮影戏、剪纸、高跷、社火等。凌源皮影戏、庄河剪纸等作为皮影戏、剪纸的扩展项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专刊》:针对这些独特、丰富的非遗资源,辽宁省多年来都开展了哪些主要工作来促进其传承保护,取得了哪些成果?

宋晓冬:一是采取形式多样的精细化保护工作举措。数字化保护方面,我省自2013年起参与了国家非遗中心两批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通过该项工作采集的非遗数字资源在数量与质量上均位居试点地区前列,受到充分肯定。整体性保护方面,2014年,省文化厅将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列为年度重点工作。省中心成立调研组,深入抚顺、本溪、丹东3市26个乡镇的44个村屯,调研区域内的自然生态、文化遗产、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节令习俗、精神信仰等文化事象,完成《辽东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的编制及上报工作。抢救性保护方面,从2015年至今,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向国家提交的22个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验收,累计音视频资料近412个小时、图片6万余张、口述史文字稿400余万字,且有4项成果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参加了全国优秀成果展映和非遗影像展。

二是将田野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科学合理地制定保护计划,自2010年起,省中心每年都组织专家、业务人员组成

调研小组深入田野,开展实地调研。目前已完成省级以上传承人,以及刺绣、剪纸、秧歌、皮影等多个项目的调研工作,掌握了丰富翔实的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省中心将调研资料编辑整理,出版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概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古渔雁民间故事精选》《辽海绣色》《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黄振华民间故事精选》等非遗保护成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为提高大众的文化自觉和保护意识,我省利用“文化遗产日”、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等契机,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开展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非遗保护氛围。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省中心紧跟时代,开通“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账号,借助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宣传推广非遗,目前已累计推出节俗知识、传承视频、遗产赏析等各类宣传信息500余条,吸纳关注人数4万余人,收获点击量近千万人次。

《专刊》:通过多年的工作,是否摸索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保护举措或创新方法?

宋晓冬:省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实践中探索,努力提高保护水平,科学有效地开展保护和传承工作。经过几年的积累,形成了四点认识:

一是要有保护理念的前瞻性。非遗保护所采取的路径和方式基本就是保护理念的体现,因此,保护理念具有前瞻性往往会令工作事半功倍。以省中心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为例,省中心早在2010年就认识到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并确立了数字化保护的指导方针。我们利用开展传承人和项目调研的契机,全面收录相关图、文、声、像资料,并建立省级多媒体资源库,对数字资源加以保存和管理。2013年,国家非遗中心开展第一批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时,中心已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多媒体数

字资源,这为我们后续快速推进试点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要有科学准确的学术定位。非遗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涉及民俗学、人类学等专业知识,要想科学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离不开强大的专家团队。省中心在培养专业化团队的同时,特别重视专家的力量和作用。无论是调研,还是抢救性记录,都坚持以“专家+业务骨干”的组合作为团队核心。在这里,专家不是以咨询者,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切实融入工作,严格把关各个环节。比如在抢救性记录工作中,辽宁省艺术研究所的李威老师作为学术专员,跟随我们前后七下凌源,每天都要根据访谈情况调整提纲,正是这种“沉下去”“扎下根”的态度保证了记录成果的真实性和学术性。

三是将文化惠民与文化传承相结合,创新非遗传播、传承的方式。从2015年起,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被省政府纳入惠民实事工程,划拨专项经费,每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活动300场。省中心利用此契机,连续五年在全省进行深入持久的“文化输出”,通过策划高校剪纸巡展、非遗大讲堂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增进大众、特别是青年人对非遗的认识,将“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目前有很多学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已与传承人建立联系,邀请传承人定期授课。

四是开拓思维,积极创新,探索“非遗+”模式。近年来,省中心通过一系列“非遗+”活动,传播文化之美,讲好辽宁故事,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具体来说:“非遗+芭蕾”:在集团的统筹安排下,中心选调7个非遗项目随同辽宁芭蕾舞团远赴俄罗斯海参崴,圆满完成赴俄罗斯展示交流任务,得到使领馆领导和俄罗斯观众的一致赞誉。“非遗+志愿服务”:受省文旅厅委托,中心选调10个非遗项目,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成功开展“春雨工程”辽宁非遗川南行志愿服务活动。“非遗+文物”:中心与沈阳故宫博物馆联合举办“宫中邂逅——当青花遇见剪纸”展示展览活动,并被广州博物馆引进,我省18位剪纸传承人创作的46幅作品在广州展出3个月,部分传承人受邀参加“辽宁剪纸日”活动。这是我省首个输出的非遗创意展览项目。“非遗+企业”:组织开展“BMW中国文化之旅”辽宁探访活动,大力推介辽宁手艺、讲述辽宁故事,其中4名传承人受邀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系统学习。

《专刊》:对2021年的保护工作有哪些计划和想法?

宋晓冬:2021年,省中心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审核机制;二是完成《北镇庙修缮工程报告》的出版,启动《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的编撰工作;三是结合省文旅厅“全省文化旅游资源普查”,筹划开展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和阐释工作;四是围绕建党百年、九一八事变90周年、国庆等重大时间节点,策划开展专题展示展演活动,用传统文化的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五是根据疫情防控形势调整工作重心,通过“常态+主题”“线下+线上”等多元化活动形式,持续策划开展宣传展示和展演活动,进一步巩固文馨苑阵地建设,打造文化惠民新品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局之年。我们要为辽宁全面振兴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数字辽宁 智造强省”建设实现文化担当、贡献文化力量。

强信心:坚定和提升文化自信,以“辽宁有文物、辽宁有历史、辽宁有文化”为依托,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扣中心: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全力服务发展大局,以非遗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助力“辽东绿色经济区”的开发,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守初心:加强辽宁人文历史资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充分挖掘和阐释辽宁文化精髓和文化价值,以“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的活字招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铸匠心:紧抓文旅融合契机,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做大产业融合、做强旅游项目、做精旅游线路、做优文化品牌,为“非遗进景区”“冰雪游”“沿边游”“民俗游”“红色游”等特色品牌建设聚力增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不断为辽宁文化繁荣发展赋能。

猜你喜欢

满族辽宁文化遗产
辽宁之光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Tough Nut to Crack
辽宁舰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