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3-24

时代经贸 2020年2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汪 涛

引言

银监会在分析以及探讨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相关内容后,积极地对其进行了优化以及改进,当前我国的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度增多,都对农村金融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村镇银行数量于2017年达到1600余家,农村商业银行于2017年数量达到1200余家,农村信用社于2017年达到900余家,真正意义上的构建了层次多、覆盖广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其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以及不足,对农村金融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凸显出了农村金融供给结构性问题,将更高的挑战以及要求传递给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本文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完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农村金融体系能够得到更加优质的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

(一)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优化城乡金融机制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及水平与之前相比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具有着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不良问题,要想使农村金融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就要积极地运营惠农政策,将更高的重视程度放置在投入“三农”信贷方面。将财政转移支出的功能全方位运用起来,能够使农村方面的补贴政策落实到实处。要对财税激励体制进行不断的优化以及改进,使城乡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得以切实有效解决。

(二)发展农村金融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

对于贫困而言,它主要是指经济贫困以及精神贫困。要想使农村贫困问题得以切实有效解决,就应该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及分析,挖掘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切内涵以及重要含义。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能够帮助农民提升自己的收入。要想更好更快地建设农村金融体系,就需要对城乡二元结构进行破解,使农村经济合理配置目标得以有效实现。

二、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健全

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进行深层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地区相应的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十分凸显,这主要是因为农村金融资金投入量不够多,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相对较少,乡村振兴经济环境不够良好等。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要素之一就是没有将更多的资金量投入到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上,这也就直接导致扶贫事业不能够得到有序性开展,农户在选择贷款方式时,基本上都会与农村信用社进行合作,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十分容易出现资金外流的状况。有一些银行在对网点设置过程中,并没有将更高的关注力度放置在农村地区,对农村金融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农村金融人才匮乏,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要想使农村金融在未来发展历程中呈现出更为优质的态势,不仅应该将更高的关注度放置在注入资金上,还要将金融方面的高质量人才传递到农村金融体系内,金融人才数量及质量与乡村振兴进程的效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虽然我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内容,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之中,没有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人才漏洞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填补。农村地区人才数量以及质量不够好对新型金融产品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工作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制约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良好落实,同时没有全面性、科学性、有效性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导致农产品结构呈现单一化,发展规模不大,核心竞争力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农村担保体系薄弱,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

当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农村担保体系薄弱,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建设农村信用体系以及担保体系过程中,没有呈现出很强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系统性。对于信用信息而言,它与风险评估以及风险补偿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农村金融体系与城市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性,征信体系没有得到良好形成。公民的信贷行为虽然能够被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进行及时收入以及了解,但是由于农户信贷行为不够多,导致其在进行信用贷款过程中贷款制约度非常大。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将不利于农村金融的良好稳定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中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的途径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要想使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更为良好的时态,就将更高的关注度放置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上。要对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投入更多的涉农资金,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要有效性、科学性、高效性监督管理涉农资金,同时要与金融机构进行紧密结合,让其能够真正意义上地参与到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工作上。要注重大力支持农村经济良好稳定发展。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域环境以及发展不平衡的地域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设置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网点时,要注重将其向农村不断倾斜,使农民金融活动的需求得以全方位满足。要出台相关政策内容,对乡镇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进行有效鼓励,进而使脱贫渠道得以不断拓宽。

(二)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人才体系建设

绿色经济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工作是我国大力倡导的内容,这就需要农村金融体系与社会时代发展新型潮流进行紧密融合,创新以及升级相关金融产品。金融机构要将更高的重视程度放置在农村实际发展上,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进行科学性结合,进而保障产品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及改良,使相应的服务效果得到提升。有很多一部分金融机构将自己将新型金融产品传递给广大农户,通过与农户生活实际状况进行结合,能够使农户贷款难,利息高的不良现象得以切实有效的解决以及优化。通过对立体化金融机构进行完善性、合理性、有效性构建,能够提升农户参与积极性以及参与热情。

(三)推动农村信用和担保体系建设

通过将更高的关注力度放置在信用体系以及担保体系建设上,能够使农村金融得到健康稳定发展,信用体系以及担保体系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完备性以及系统性,金融机构应该与农业农村部进行有机整合,使人民银行与涉农金融机构对接目标的有效实现,对农户消费数据违约情况进行深层次探讨及分析,将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全方位运用起来,进而对农业经营主体信用数据库进行更好更快的建立,这样不单单能够对金融机构贷款审查难,放贷审批难的不良问题的困难进行切实准确的解决以及优化,还能够更加科学管控以及监督金融风险,其具有着十分积极的重要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农村金融发展核心目标就是产品进行创新、对机构进行创新、对服务方式进行创新,使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得以更好更快的推进。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入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村金融发展历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应该科学性、高效性、有效性建设农村金融体系、政策支撑体系以及差异化监管体系,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不断优化以及改进,真正意义上地使农村金融体系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农村金融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The Great Unbanked
农村金融政策异化:问题、根源与法制化破解方案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论金融体系等级化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农村金融大变身
农村金融效率的界定与测度:文献综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