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艺术教育趋势的转变

2020-03-23刘欢

牡丹 2020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艺术

刘欢

随着互联网时代进入白热化阶段,各行各业对互联网的概念不再固化于原有的功能上,而对其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广泛的认识和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趋势,纷至沓来。同样,“互联网+艺术教育”也在各类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集合和构建下应运而生,为社会提供了更加多元、多层次以及更有针对性的高品质教育服务。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重视艺术教育的国家。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西周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艺术教育的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两千多年前,中国儒学创始人孔子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近代,王国维、蔡元培等人更是大力提倡美育,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影响深远;之后,还有很多对艺术教育有着卓越贡献的优秀艺术教育家,如梁启超、鲁迅、徐悲鸿等人,他们都功绩卓越,值得后世敬仰。由此可见,中国艺术教育根底深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艺术教育在“互联网+”的带动和引领之下,将开拓出一条更加健康、优质的发展道路。

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

腾讯首席执行官马化腾2014年4月21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第一次公开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他认为“互联网+”是一个趋势,“+”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在2015年的两会上,马化腾提出了加快推动“互联网+”的建议。在这份建议中,他对“互联网+”的解释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连接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已成为全世界广泛传播的文化词汇,这一词汇建构在信息革命浪潮下互联网发展的新态势之中,不断地在开拓和打造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搭配所构建的以互联网技术为前提的新领域。它可以与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相结合,艺术教育也不例外。进入21世纪,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同时存在诸多问题。教学资源的独有化与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使其教育过程逐渐僵化。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家战略发展的支持,“互联网+艺术教育”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道路。

二、“互联网+艺术教育”对教学模式的重构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云计算、网络储存、虚拟化等概念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与生活中。庞大的网络体系、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网络设备、计算机、终端,使人们的信息能够共享,互联网能够将信息瞬间发送千里之外,这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如今的互联网不仅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为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的发展依靠科技,科技的发展靠教育,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联网的深度发展和广泛应用颠覆了人们对教育传统、固有的观念。

首先,互联网的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与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形成了呼应,艺术教育正是需要一个这样的平台来更好地展示和传播。因此,“互联网+”为艺术教育提供了适当的舞台。可以说,当下的艺术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技术的更新换代,日益催化着艺术的变革与创新。在艺术教育方面,互联网无疑是为人们带来了艺术创作、艺术传播、艺术接受、艺术赏析的便利。声音、图像、元素等在互联网媒体的介入下,复制粘贴并且展示了其动态形式,加强了艺术的传播功能。

互联网时代,知识是共享的,每个人都能很快地吸收到千里以外的养分;学习是自律的,在这个超智能化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条件去进行艺术创作。互联网上的作品丰富多样,奇异古怪、别出心裁的作品层出不穷,互联网上新奇的经历和体验都会带给人创作图像的灵感和动机。艺术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开启了它的大众化传播,艺术欣赏、艺术熏陶、艺术升华不再是小部分人的特有属性。全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社区艺术等活动展都会以互联网作为主要路径,及时进行更新传播。课本上枯燥无味的知识也能够跳动在荧屏上,作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形象,使艺术的传播更有效、更有价值。

其次,互联网为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丰裕、渊博的教学资源库。互联网就像是潘多拉的魔盒,在百度、谷歌、火狐等浏览器的搜索条框里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搜索、学习。互联网通过对资源库的整合与更新,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庞大而丰硕的资源库。因为艺术的研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它更加依赖于图像与影音,例如设计、创意等艺术作品的图像化,更多时候人们都需要去直观浏览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存在与意义,为人们带来创意与灵感,包括现在比较常见的“远程教学”方式,其涵盖了丰富的专业教学技能,教学的时效性和跨境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但是因为网络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以及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导致资源信息凌乱,信息良莠不齐,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人们还需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资源库,以便进入更深的研究领域。

最后,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以及参与学习的方式,当下告别了只通过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模式。互联网的出现更加鼓励和提倡为学生建立自发性、开放性的交流式学习方法,师生之间可以随时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并且探讨与研究是当下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逐渐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模式和艺术创造的灵感,使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自己的创造能力,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而言之,教育信息化带动了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三、“互联网+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可以看出,“互联网+”显然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近年来,“互联网+艺术教育”呈现风生水起之势,然而冷静观察形形色色的新产品新业态,人们可以发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成熟的“互联网+教育”模式迄今还没有产生,“互联网+”并未给艺术教育带来太多的实质性变化。当然,这并不妨碍人们设想和探索“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

在整个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各个行业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下处于交互、共融的状态。互联网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发展的催化剂,智能终端全面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网民数量的激增和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将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在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最终要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2015年,1.10亿网民通过互联网实现在线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艺术教育已经从封闭走向开放,艺术教育教学模式上的革新不但丰富了艺术教育的传授途径和方式,而且也为艺术教育的教学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储备。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趋势,人们应该去思考在知识的交互与融合上如何与国际接轨。在国际化的语境中,人们能够便捷清晰地看到国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作品。人们要充分互联网带来的前卫性与科技性,不断挖掘和丰富本土文化的资源。

互联网的便捷吸引着众多的年轻人,比起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老师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和以固定教材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他们更喜欢在网上进行面对面交流。在互联网平台上,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主体与受教育者都可以即时对话、深层交流、相互探讨。褪去了言传身教的外衣,学生更享受开放、合作、共享、讨论的积极学习氛围,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可以表达自己的创新点。

四、结语

今天,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艺术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其传播方式和物质载体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工业革命颠覆了技术,技术颠覆了艺术。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也从原有的精英式培养转化为大众式培养。艺术教育作为认知世界的方式之一,其普及化也体现了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互联网的多功能性使艺术教育内容更加多元、形式更加丰富,并且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这并不代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完美性,它同样需要不断地革新和改善。教师网络授课的质量是否能与线下授课保持一致的优秀以及学生是否能对老师保持传统课堂上的敬畏心,这些问题都是值得人们去认真思考和逐步改善的。

纵然互联网给艺术教育带来了机遇,但也带来了挑战。面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人们是否能够趋利避害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人们应该以更加规范化、体系化的教育资源为“互联网+艺术教育”创造出一条健康优质的发展道路。

(浙江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学模式艺术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爆笑街头艺术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