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散记
2020-03-23易蓓
经过“两公示一公告”,贫困户终于定下来了,接着便是确定帮扶人员。很荣幸,我也加入了云盘梁村的帮扶。
王阿姨
那是一个温晴,秋高气爽的上午,熟人吴福把我带到了王阿姨家。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门边,补着一口洁白的牙齿,笑呵呵地向我们打招呼:“你们早,快坐嘛,哦,板凳好脏,我去擦擦。”
“幺婶,这是帮扶你的老師,他是我们中学的易老师。”
“做啥子的,啥子老师?我耳朵简直听不到,才烦人哦!”
“中学易老师,是来帮扶你的。”老吴大声地说。
王阿姨笑着说:“易老师,我就是耳朵听不到。”
“王阿姨,你身体好吗?”
“我就是耳朵听不到,脚痛,没有力。”
“你吃的粮油哪里来的?”
“我幺儿子给我拿的。”
“房子漏雨吗?”
“村上才盖了,不知道漏不漏。”
“有电视看吗?”
“那倒好,就是没有。”老吴插话道:“在她幺儿子家住了一个月,就是看电视的瘾太大,饭都不吃或边吃边看,晚上也不想睡,媳妇看不惯,就喊她回来了。”
王阿姨的耳朵确实不好使,很多事情还只有问村上。我问了她的一些基本情况,就准备离开。
老吴又对我说:“领导,党的扶贫政策好呀,我想向你反映个情况,怎么我们这湾里就不修公路呢?这些钱是不是干部吃了?”
回家的路上,我老想着老吴的话,他是怎么了?
“吴村长,王阿姨的户口没有与儿女在一起,就可以评成贫困户吗?”
“分户口是2012年,阿姨家是她和她的老伴两个人。认定贫困户是以单独的户口簿为单位。2016年前,他幺儿子房子修在他媳妇家,全家户口又迁出了,她因残因病无劳动能力,村社是这样评出来的。”
“王阿姨的各项监管谁负责?”
“她的幺儿子。”
我帮扶她,开始真的有些情绪:这么多子女,怎么会成为贫困户?这些社会现象都该甩给政府吗?国家评定是不是有问题哟……但也依旧按着扶贫政策走。针对她的情况,我只能多去看望她,关心她。每次去,老人总是笑着,露出满口的白牙,很少提什么要求。我觉得像这样孤独寂寞,自理能力这么强,又没有过分要求的老人,帮扶起来也是一件幸事。
2017年春节,我给她送去一部电视(那是镇上统一买的,叫帮扶人送去),后来又叫广播电视站同志去安了电视收视器。
“阿姨,电视好看吗?”
她笑着,点着头,手不停地点着。我大声地说:“阿姨,听得清电视的声音吗?”
她笑着,不停地摇着头。阿姨活像一个小孩一样。2017年5月,我到她家,她急切地抓住我的手:“易老师,不晓得是怎么的,不来水了。”
“阿姨,别急,我看一下再说。”我查看了离家30米的岩石水源,那水清澈,凉爽,充盈,水源应该没有问题。我把电线和水泵背到街上,找专业人员检查,结果是水泵烧了,电线老化。我买了新水泵和电线,送到她家,给她安好。清澈的水放进了水缸,王阿姨笑得十分灿烂,她使劲拉着我的手,说:“老师,麻烦你!”
老人每次看到我,是那么的亲切,临走时,又是那句“老师,又麻烦你来看我”,最后是把我送到路口。
不知不觉到了10月份,“阿姨,天气凉了,有没有需要添些过冬的衣物?”
“老师,你买了那么多东西,我怎么还好张口要国家和你们的东西了。”
“别这么说,有什么需求就说,这是党的扶贫政策好。”
“怎么好说嘛,如果有一床棉被就好了。”过了几天,我给她送了去。
在帮扶中,我是2018年4月才见到他的幺儿子和媳妇。
那天,风和日丽,我去时,见她儿子媳妇在给她拆草棚。
“易老师,拆这棚,我妈又吵又闹。”
“村上说这个棚陈旧杂乱,拆了之后换个彩钢棚,她就是不听!”
“易老师,我妈那个性强,脾气倔,动不动就骂人。”她媳妇气愤地说。
“妹子,听我说,你妈妈八十多了,她身体好,就是你们儿女的福气。八十多了,耳朵听不到,腿疼,四肢无力,拿什么东西确实吃力,你们可以尽量地放在该放的地方。她个性强,脾气倔,你们不跟她计较。我们换位想想,我们八十多岁会怎么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好不好?”
村上搭建了彩钢棚,粉刷了房子,粘贴了灶台,寝室里修建了厕所,电视坏了,又给她买了一台。
2018年8月后,我觉得她的儿女对她有些变化,王阿姨的生活、心情也有一些变化。
“老吴,王阿姨怎么没有在家?”
“走她二儿子家去了一周,她儿子和孙子来接的。”
“老吴,阿姨还没回来啊?”
“她大女儿从老二家把老人接到她家去了。”一个月多过去了,阿姨还没回来。
我找到了她大女儿的电话:“大姐,王阿姨身体还好吧?”
“谢谢老师,妈妈身体好。她如果想在儿女家耍,就多耍一段时间。我劝我妈妈在我们家多耍耍。国家和你们都这样关心老人,我们也该尽尽孝心。”
冬天到了,阿姨墙壁上的腊肉多起来了。
“阿姨,谁给你送的?”
她总是笑呵呵地说:“我的那些娃儿。他们都给我拿。老师啊,我给你拿一块,好不好?”
“阿姨,谢谢,我们有。”
快放寒假了,我去看望阿姨,正巧又遇上她的幺儿子。
“老师,辛苦你了!”
“老弟,你也辛苦!你们姊妹对老人很不错,我这帮扶人也感谢你们这些子女对我工作的支持!”
老弟脸红了红,低着头,好一会儿说:“老师,我们以前想错了:原来以为政府工程,老百姓该享受,不享受白不享受,我的母亲自身也有一些缺点。三年来,我们终于看到国家、政府、帮扶人是在真正帮扶,不是走过场,是真正为贫困户着想,找出路。我们惭愧,我们都有儿女啊!我也要教育我媳妇,不跟老人计较,她怎么说,我们都尽量听她的、依她的。感谢国家和政府,还有你们对我妈妈的关怀!我也要教育好读高中的闺女,让她好好学习报答社会。老师,谢谢你,春节快乐啊!”
我走出王阿姨家门,虽是寒冷的冬天,脸颊上却淌下了一行热泪……人性总是可以用温情来感化的。
吴 福
“吴主任,吴福怎么老是提修路的事?他家是贫困户吧?”
吴主任横着眼睛,生气地说:“老师,他神经有点问题。他们一社在这湾里只有他和王阿姨家,王阿姨八十多了。吴福家,我们决定让他家异地搬迁。他家的承包地在靠公路那边,他一直喊著让修路。他老婆常年生病,儿子残疾,贫困户写的是他老婆的名字……我们也不能浪费国家的资金,政府、村上决定不修这段公路。”
他家的帮扶人是张婷婷老师,我们常常一起去扶贫。每次去,几乎都听到他那些永不更改的话:“上面扶贫政策好,关心老百姓,帮扶老百姓。你们看看我家的房子,我的路。我跟我老婆分开吃,分开住都是十多年了……”
“老吴,你和你的老婆是一家人,凭什么分开吃住?到底是谁的责任?”我反问道。
“她不跟我睡,不喊我吃饭,也不给我洗衣服。我们哪里是一家?你们帮扶她与我无关。”他理直气壮地说。
“修公路的事,村社都给你说了,你还说什么?”
“反正我不同意。”
2016年冬天,县府、镇上有一个扶贫帮扶措施,由村上牵头,创建了一个300亩的桃园示范基地。村上给它取名为志强桃园,里面务工的主要是贫困户。村里还是把吴福算上,请他到园里。
“村长,多少钱一天?”
“八十,八个小时,吃自己的。”
“那我不来,我还有很多地要种。”
“那看你嘛,你忙不过来就算了。”
“那我想想……”
有人笑道:“老吴,你虽然脸皮黑,但是每场吃几斤猪肉,家里又有鸡鸭鹅,还有蛋,难怪脸皮下的肉这样红!买的东西给你老婆、孙子吃不?”
“那是嘛,吃都晓不得的人有什么本事?”吴福回道。
大伙在果园劳动,吴福总是说个不停,“技术员,我觉得这个土应该这样翻”,“树应该这样栽”,“肥应该这样施”,“枝该这样裁……”
不过,有老吴在一块干活还真行。2017年春天,村上派了五人参加了县里的种桃等相关技术培训,老吴是组长,是骨干。的确,在农业技术方面,他爱看书,爱琢磨,爱实践。
2017年,他家异地搬迁。那天,我和张老师又去贫困户家,张老师欣喜地说:“老吴,修新房子,你要多多出力哟!”
“我才不管,与我无关。”他漠不关心地回答道。
“你五个人的房子,好大,好漂亮,你确实该去看看,帮帮忙吧!”张老师边说边比划着。
“我帮啥子忙,是我的吗?”他生气道。
“老吴,新房修好了,你这儿必须拆,这是政策,你知道吗?”我提醒他说。
“领导,要拆我的房子?让我住石洞?这是扶贫政策吗?”他义愤填膺地反驳。
十月份,他家的新房子落成了,残疾的儿子出了一部分钱,出嫁的女儿出了一部分钱,房子装修得很漂亮。出去五六年的儿子回来了,女儿、外甥女回来了。老吴谁都不怕,可就偏偏遇到一个钉子——外甥女。
“外公,外婆叫你吃饭了。”
“我不去!”
“敢——”
“那……那……”
“那什么那,外婆叫你多带几件衣服,该洗的要洗,新房子住着,不能邋里邋遢!”
“那我就更不去……”
“敢——”
一家人像迎接贵宾一样,总算把老吴迎回家了。大家欢天喜地,儿子在大门上贴着对联“坚定信念跟党走,脱贫致富奔小康”。
女儿拉着爸的手:“我们先上楼看看客厅和卧室,这客厅电视不够大,先凑合着,等有钱了,我们就马上换。卧室的衣柜是新的,衣服以后干了就直接挂上,床一米八,够宽了吧,下个月寄点钱回来买两床棉被。楼下洗衣机才买的,这灶屋,我们是按照城里人的设计搞的,一定要整洁、美观、大气。”
两杯酒下肚,老吴黑黑的脸上慢慢地涨红起来,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女儿欣喜地说:“爸妈,这125平方米的一楼一底的小洋房,在城里就是一座小别墅,不是国家的扶贫政策,我们家可是不敢想吧!”
2017年冬天,桃园扩大规模,增加新品种,还要增加梨子园,这次老吴第一个报名要去学习技术。
“何书记,吴主任,你们给徐老板商量一下,我能不能承包那片新桃园的管理权。”老吴还是第一回这样谦逊地问。
“好啊,老吴说说你的想法。”何书记也喜出望外。
“我有技术,有力气,我儿子残疾,在外我也不放心,老婆在家帮我们煮煮饭,洗洗衣服。这样既种了庄稼,照管了家,又挣了钱。你看可以吗?”
“不给老婆分开吃,分开住了?你不吃独食习惯吗?”吴主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
“这还不是你们这些政策,你们这些人精给我老婆吃了什么软食,让她天天来讨好我;给娃儿们吃了什么迷魂药,叫我要有一个家的样子,给后人做表率,看看其他的贫困户是怎么在国家扶贫政策中兴家的,发财致富的……哎呀,说得我……说得我……”
“好吧,老吴。我们回头找一下徐老板,看他什么情况。”
2018年春天,老吴带领一家人,战斗在田间,战斗在果园,总是笑声朗朗……
朱青清
“张小兰怎么不在果园干了?”老吴在茂密的桃林里摘着第三批果,向同事老杨问道。
“唉,她家老公的肝癌又扩散了,怎么能来?”
“这个女子的命运也苦啊!生个儿子是傻子,好不容易才把房子从半山腰搬到河下,丈夫又得一个癌症,女儿朱青清马上要读高中,全家就靠她一个人支撑。”朱老师边修枝,边对大家说。
2018年3月4日,我们又到贫困户家去走访。当我们到张小兰家时,朱青清给我们端了板凳,很快就上楼了。张小兰随后小声告诉我们说:“老师们,朱青清不念书了,说要出去打工。她说她要出去挣钱,给她爸爸治病。我给她说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你爸爸的病尽量医治,你要努力学习!家里都要靠你,是家的唯一希望!她跟我哭啊,吵啊,她说她不读了。我啊,真的,什么都能挺过,唯独她说不读书,我就觉得我们家的天要塌下来了。求求你们,帮我劝劝。”
卢老师看着张小兰红红的眼圈,赶紧拉着她的手,说:“张姐,要坚强,你放心,我们来做朱青清的工作。”
张小兰脸上绽放喜悦的泪花,激动地说:“谢谢卢老师,谢谢卢老师!”
“喂,李书记,朱青清的帮扶人是哪位老师?”卢老师在电话里问着。
“邹倩倩老师帮扶的朱青清,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能让一个学生失学!教育扶贫政策你们是知道的!有什么困难需要学校解决的,及时反映,我们好及时处理。拜托了!”李书记有些着急地说。
“好,我马上找邹老师。”
“朱青清,我正有事,想出一趟门,你陪我一下。”邹老师一边说着,一边去开车。
黄昏已近,节日的花灯映着静谧的天空,像银河里闪耀着的无数星星。邹老师的小车慢慢地驶向乡村小道。
“代发宾,在家吗?”
“哦,邹老师,新春快乐!快请进屋。”一米七左右的小伙子,从客厅里跑出来,腼腆地站在邹老师面前,显得十分热情。
“代发宾,你们家好漂亮啊!”
“谢谢政府,谢谢你们老师。”代发宾爸爸笑呵呵地说,他的妈妈已经为我们沏好茶,热情招呼我们坐下。
“代发宾,现在的专业怎么样?”
“还好,还好。这个假期他就在他表哥那汽修厂实习,里面的人都夸他,说他勤快、老实、肯学。那些修车的,有的见他做得好,还给他小费。过年他表哥还给他发了2 000元工资。”他妈妈滔滔不绝地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就好嘛,可以挣钱,给家里分忧解难了。那我们原来请你回学校读书,还是请对了的嘛。”邹老师欣喜地说。
“谢谢您!我读小学那时头脑特别笨,常常是班里倒数第一,自己穿得又脏又旧,家里又没有吃的,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也欺负我。我读了三年小学就不想读了,回来就在家里养牛、养羊。过了半年,我觉得还是读书好,又想到学校去读,但是自己成绩差,没有老师要,我也不敢再提。”代发宾斜着脑袋,笑着说道。
“邹老师,他一个三年级学生,怎么到初中来学习?”朱青清疑惑地问道。
“这个说来还真不好处理,按学习,他应该回小学,按年龄就该上初中。李书记他们和小学校长商量后,最终还是让他上初中。具体怎么学,你就问代发宾吧!”邹老师两手一摊,示意让代发宾说。
“一天下午,我在对面山上放羊,我爸爸把我喊回来,我看见家里来了很多人,他们对我爸爸讲,必须送我去上学,否则还要状告我爸爸。我爸爸被吓住了,只是呆呆地念着没有钱,送不起孩子。我记得是何校长说的:不要钱,生活费用都算学校的,只要孩子到学校来就对了。哎呀!我又可以回学校,我又可以读书了。那个时候我好像在天空中飘啊,心里像吃了糖,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第二天一早,我就到了学校,吴老师就把我安排在他的班上,第一天,我什么都好奇,从来没有想过什么听得懂、听不懂的,我上课都很认真。英语听得我好笑,物理、化学我听得新奇,数学是听天书,只有语文、政治、历史听得懂……晚上,我第一次住校,打灭灯钟后,宿舍里鸦雀无声,我好奇,睡不着,怎么学校的纪律那么好,学校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知识,看来我是来对了。第二天早自习后,邹老师找我来了。邹老师问了我基本情况,问我读书的想法,问我昨天听课的情况,问我吃得惯学校的饭菜,教我要立志,教育我要改变家穷,必须读书,教我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好好学习,要学会感恩,教我读书的方法……”
“代发宾,快喊老师吃饭,你们边吃边说。”他妈妈热情地招呼着我们。
“我们吃了才来的,你们吃吧。”邹老师撒着谎。
“邹老师,你们无论如何都要给个面子,代发宾他妈煮饭就是那个样子,没有法和你们比。那几年,你们要是来了,想吃,我们都不好意思请你们。所以请你们赏个脸嘛!”
“那就谢谢了!”
“代发宾,你接着说。”
“我当时听了课,又听了您的教诲,加上这两年在家的情况,确实觉得只有多读点书,才能改变命运,改变家庭。因为我听不懂理科,我就到圖书室借小说、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看。放忙假,我都不想给家里帮忙,而是在学校里读书。初中毕业后,我选择了职高,选择了汽修专业,我想它的潜能大,将来家家户户都有车,有车就得修车,只要技术好,就能挣大钱。”代发宾兴奋而又自豪地说。
“看来我们还是没有白教你!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学到真本事,我们学校老师的车可就交给你了,可要优惠!”邹老师打趣说道。
“那是自然的哦!邹老师,您还记得王长润吗?他现在也很不错。”
“邹老师,这个同学,是你的什么人?成绩一定很好哦!这些娃儿读书,现在的条件才好啊!一定要珍惜!你看,代发宾,如果没有教育扶贫政策,没有你们,他哪敢想有今天!”他爸爸深有感触地说。
“那也是邹老师你们教得好,那时代发宾在学校表现好,老师们舍不得他,都夸他……”他妈妈也跟着说。一家人都在争着讲代发宾读书时侯的事。
夜很深了,我们不得不依依惜别。
车在夜色里缓缓行驶。
“朱青清,今天代发宾的事,你怎么看?”
“邹老师,我还是回家先看看爸爸、妈妈吧!”
“朱青清,‘先看看是什么意思?开学了,还需要我来接你吗?”
“不会。”深邃的星空里,朱青清目送着邹老师的车渐行渐远……
六月中考,朱青清没有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以优异成绩考到县中学的宏志班,那是高一最好的班级。
(三河中学)
作者简介:易蓓(1993-),男,四川仪陇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扶贫。